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曹植作为建安时代的文学大家,诗歌风格由前期的慷慨激昂、建功立业转变为后期的幽怨哀婉,与其由贵公子转为阶下囚密切相关。诗歌类型分为抒发愤懑、怨妇诗、述志诗、游仙诗四类,都体现了兼具阳刚和柔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曹植;建安风骨;魏晋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曹植的文学造诣和文学创作能力受到了魏晋时人的高度评价,其诗歌创作更是成为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和魏晋精神的杰出体现。作为当时诗歌创作的典范和文学创作的高峰,曹植的诗歌可谓风格突出、表现精妙,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一、曹植诗歌风格的转变
  诗以言志,诗歌艺术作为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和诗人抒发内心、排解忧愁的主要手段,诗歌的风格特色与诗人的人生境遇和处境变化紧密联系。对诗歌的研究必须以对诗人个人人生经历的了解为前提,这在曹植的诗歌研究之中也不例外。蔺文龙指出:“曹植的个人经历,其人生境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其兄曹丕称帝为分水岭。”[1]在此之前曹植身为曹操的重要继承人之一,有着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在曹操去世、曹丕称帝之后,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曹植难免要仰人鼻息,处事小心谨慎,最后仍然难逃一死。
  在曹植的诗歌也能明显看出前期与后期的风格差异,前期诗歌之中洋溢着乐观昂扬的情绪,作者以王侯公子的富贵生活为主要内容,抒发自己在走马斗犬、郊游踏青等娱乐活动时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昂扬的人生态度和潇洒的处事方式。同时,曹植早期的诗歌之中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心怀天下的胸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精神,《白马篇》、《送应氏》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以曹丕称帝为转折,曹植的人生境遇陡转,从王侯公子变为俎上鱼肉,其后曹植名为王侯实为阶下囚,过着软禁、监视、小心谨慎的生活。生活的转折和待遇的落差使得曹植诗歌创作的后期充斥着幽怨哀婉的情绪,郁郁不得志和伤感落寞成为曹植后期诗歌创作的主要色彩,《赠白马王彪》、《七步诗》是典型代表。
  二、曹植诗歌创作的类型
  纵观曹植的诗歌作品,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虽有着类型上的区别,但整体风格一以贯之。在曹植的诗歌创作之中,主要有着以下四种类型,各有其突出的特点,但都体现了曹植本人诗歌创作之中兼有阳刚和柔美的特色:
  1、抒发愤懑
  这类诗歌是曹植后期诗歌创作的典范,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身的不幸遭遇或是为朋友遭遇的政治迫害鸣不平。例如《赠白马王彪》,就以自己的感情波折为线索,抒发作者本人屡遭迫害而深埋心底的痛苦和苦闷。此诗同时还自己对和兄长曹丕之间的关系做出回应,指责是小人挑拨离间影响了兄弟之间的感情,是作者政治苦闷之下的合理反应。
  2、怨妇诗
  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有以弃妇、怨妇自比的传统,以怨妇喻己,表面上抒发怨妇遭弃的苦闷彷徨,实际是描绘自己壮志未酬、不得赏识而在政治上苦闷的心境。曹植的诗也体现了这一传统,在其诗歌创作后期写作了大量怨妇诗。冯晓玲说:“(它们)或以青春正好却未有佳偶抒发自己年轻却壮志难酬的苦闷,或以妇女无辜遭弃抒发自己政治上的苦闷和幽怨。”[2]这类诗歌在曹植后期的创作之中占据了重要的篇幅,在抒发心境的同时力求含蓄委婉,哀而不伤,给曹植的诗风带来幽怨灰暗但又委婉动人的色彩。
  3、述志诗
  同样是抒发心志,曹植的述志诗相比怨妇诗更为坦率直白,以直抒胸臆的笔触和直率大胆的口吻叙述己志表明心意,以心怀天下壮怀激烈作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主旨,这类诗上承曹植早期诗歌之中关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情怀,一以贯之,成为曹植诗歌始终不变的主旨。
  4、游仙诗
  苗晓丽说:“现实生活的平庸无趣和处处碰壁的可悲现实往往会将人导往幻想世界之中去,这种情况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魏晋之世并不鲜见。”[3]不仅是贩夫走卒,豪门高士和帝王将相之中也弥漫着对现实社会的逃避情绪和对神仙世界的憧憬和幻想,这直接导致了魏晋之世的诗歌创作之中弥漫着幻想奇幻的色彩,是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创作历史上神仙诗集中出现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的曹植亦不例外,在诗歌创作之中特别是其创作生涯的末期写作了不少神仙诗和游仙诗,于此体现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悠闲自在的心境的渴望。
  三、结语
  曹植在曹操、曹丕父子兄弟之中被公认为有着最好的文学水平和创作能力,并被认为可以代表“建安风骨”,这是由于他的诗歌之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于曹操的苍凉悲壮和曹丕的婉约娟秀,曹植的诗歌兼有父兄二人所长,将慷慨悲歌和温婉含蓄融为一炉,既有着愤懑不平和幽怨悲苦,也有着壮怀开阔,兼取两者之长熔铸出自身的诗歌特点,并在自身的诗歌创作之中一以贯之。曹植的诗作骨气奇高、情兼雅怨,阳性的刚健之美和阴性的柔婉之美构成了完美的融合和和谐统一,浑然天成而又不落俗套,确实体现了曹植本人高深的文化造诣和诗歌创作天分,被认为是魏晋诗歌的高峰和古今诗人的典范可谓是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蔺文龙. 论曹植的诗歌创作对中国诗歌文人化的奠基作用[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
  [2]冯晓玲. 曹植诗歌主基调的成因[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3]苗晓丽. 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浅谈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其他文献
摘 要: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受社会与家庭环境影响,立志杀敌救国,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其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可是仕途不顺满腔抱负不得施展,只能通过文字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和郁气,故其作品又透露出了不合于时的孤独、不被重用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之将老的忧虑。笔者结合辛弃疾的人生变迁和情感经历,对辛弃疾的词作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其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背后的人生隐忧。  关键词:辛弃疾;
摘 要:李清照词风婉约,风格多元化,词文中处处流露着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凤毛麟角的卓越女作家。本文从李清照婉约词着手,探讨了其多元化风格,并就词文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加以解读。  关键词:李清照;婉约词;多元风格;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风有着少见的
摘 要:本文试从《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结构入手,深入分析归纳其特点,以更加全面的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为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叙事结构;双线;呼应;详略得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一、前言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共有357 句,17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大观园中,最有佛缘的两个女子,一是妙玉,二便是惜春。但是从结局上看“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的惜春怕是才唯一从佛终老的人,可是让人叹惋又不解的是“缁衣顿改昔年妆”便是真正的皈依佛门了么?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是曹公初次对惜春的评价,没有黛玉的精
0摘 要:苏轼与李清照同为宋朝词坛上的明星人物,在中国词作史上,苏轼开创了一条“自成一家”的创作道路,李清照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别是一家”的创作风格,所以本文就对苏轼与李清照的创作异同来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苏轼;李清照;宋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词”这种文体自五代十国时期兴起以来,始终不能与处于
本文讨论、说明了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内容、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