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改善地域景观文化缺失问题,本文就当前云南傣族地区的地域景观文化创新设计教育提供实践思路。论文总结了调查、整理、分析、总结傣族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等教学步骤,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三条设计路径,并提出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融合开展设计,应用于地域文化景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云南省景观设计教育发展走向新高度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文化景观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教育
引言
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现有的知识、思维模式和物质条件,以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为目的,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传承与创新是推动景观进步的重要力量,对文化景观设计的创新思考更是有益于推动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发展。笔者利用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的契机,尝试将傣族剪纸作为文化景观创新设计的重要元素开展设计实践,本文将实践中的思考和体会进行总结,期望能对云南地域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傣族剪纸与文化景观创新设计教学
傣族剪纸已经流传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最早见于云南傣族地区。傣族剪纸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的总和,与自然景观不同,它反映的是包含独特文化特征和地理特征的城市、建筑、村落和田野等生存空间,还有语言、音乐、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景观,以及在空间中活动的人多种文化表象的复合体。从景观的物质要素来看,文化景观由建筑、构筑物、公共设施、公共艺术和小品等构成,这些物质要素需融入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因此,开展文化景观的创新设计可以从以上层面、元素着手。
一个地方的景观不只是提供栖居的场所,也是展现当地文化的场所,因此在景观创新设计中关注当地文化是不可回避的。在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傣族地区的景观地域特色丧失的现象十分明显,景观形象单一,雷同化问题严重。将傣族文化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既是景观发展的需要,也是傣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本文探讨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剪纸中获取最佳素材作用于景观创新设计中的具体路径。
传承优秀中华文明,是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因此,笔者利用云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在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设计领域积极开展教育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基于傣族剪纸元素的文化景观创新设计教学实践准备
(一)调查、整理传统剪纸艺术的题材、表现方式、材料及工艺
傣族剪纸题材多样,大体可归纳为动物类题材、植物类题材、建筑类题材、生活类题材、宗教类题材五大类。傣族剪纸艺术中常见的动物题材有龙凤、孔雀、大象、麒麟、游鱼及各种奇兽异鸟,还有姿态各异的莲花、玫瑰花、茶花、牡丹花等植物花卉,也有佛塔、龙亭、亭台楼阁等建筑题材,还有人们农活劳作、婚嫁、节庆等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盛会和重要的佛教节日。此外,剪纸被广泛用于装饰用于供奉佛祖,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故事和教义[1]。金水漏印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上特有的建筑装饰[2],其展示了傣族本土文化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融合下赋有独特性的民间美术工艺,带有傣族民族艺术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宗教特色[3],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传统的傣族剪纸常用单色纸剪刻,工艺分为阳刻和阴刻,阳刻是指在创作时保留形态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线线相连,行云流水。阴刻则是剪掉原始形态的轮廓,保留了空白部分,画面整体感强,艺术效果强烈。第三种工艺是前两者的结合--阴阳结合刻法,根据画稿里的图案造型,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方法,此方法是剪纸匠人们实践创新的结果,要求更高的剪纸技艺,虚实结合提高了画面表现效果,主次更为分明。
(二)分析、把握傣族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
宗教文化对傣族剪纸的影响很大,传统的剪纸最早应用于傣族人的赕佛、祭祀活动,后融入中原文化逐步充实发展,广泛应用于节庆丰收、婚嫁、丧葬等日常活动中,逐渐形成如今的傣族剪纸艺术。傣族剪纸分为传统祭祀剪纸、连环画故事剪纸、金水漏印、立体剪纸等八大类。
傣族传统剪纸的构图大气丰满,造型浑厚简约,图案匀称得体,线条变化流畅,工艺细腻精湛,人物特色鲜明,其内容与宗教活动及对生产生活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多用孔雀、大象、金塔、花鸟鱼虫等自然界存在的动植物作为创造元素,体现出傣族人对自然美的追求。色彩选取上也有讲究,在喜庆节日中多用金、红、黄等明快的颜色;紫、蓝等低沉的色彩多用在祭祀活动中。
三、以傣族剪纸为素材的云南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创新教育
(一)沿用传统题材,创新表现形式
开展文化景观创新设计可以挖掘丰富多样的传统剪纸题材,提取传统题材中的符号元素,结合景观环境的客观条件进行重组、再创,在传统表现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景观空间融入剪纸符号的特色元素,增强其地域文化内涵,达到一定地域可识别特性。
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景观表现手法来创新性地表达傣族剪纸中的传统故事。如傣族剪纸经典作品“树包塔”,将佛像、佛塔、菩提树三部分巧妙地构思在一个画面中,让三者相互牵连,相互影响,且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效果,淋漓尽致地表达傣族人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信仰。又如傣族剪纸经典作品“吉祥如意”,以孔雀为题材创作,三只孔雀展翅开屏,周边盛开的牡丹相伴,构图大气饱满,线条疏阔流畅。挖掘这些传统经典傣族剪纸作品的精髓,用现代景观体现其艺术精神和文化价值。无论是“树包塔”还是美丽孔雀开屏的“吉祥如意”,方寸空间的纸上世界背后是各种民俗、宗教、生活故事。在把我传统剪纸题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材料和工艺手法来打造傣族当下的景观,是地域文化景观创新的关键。可以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面材质、植物材料等进行材料和工艺的创新。 镜面材质材料现代感十足,兼具可塑性和自身表现性特征,已成为景观的常客,常用于景墙装置、景观小品和景观雕塑的选材,以及景观周围建筑空间的立面及顶面。它能反映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观世界,与环境融为一体,可打破当下地域景观空间的僵化和呆板。将傣族剪纸的传统造型与镜面材质结合,不仅可以展现剪纸造型特色,同时还反映周围影像、延展空间,更能与游客互动起来,制造一系列视觉游戏。其次,镜面材质所产生的光影效果具有强烈视觉震撼感受,是传统材质所难达到的。如傣族剪纸“大象”“孔雀”等动物纹样可通过镜面材质塑造,傣族泼水节等特色节庆纹样可应用多种彩色镜面材质塑造。
利用立体绿雕来传达剪纸艺术形式也是创新使用材质的方法。从剪纸本身的平面化属性特征出发,运用植物立体造景手法从艺术性、功能性及生态性角度还原传统剪纸造型表达创造,将傣族剪纸造型特征突出,保持统一性和协调性,营造出丰富有趣、具有当地人文意蕴的的景观空间。
(二)提炼传统剪纸的艺术特征,創新题材或造型
提炼传统剪纸的艺术特征,解构重组符号元素,在剪纸符号中融汇当代审美情趣,创造“形变意犹在”神韵。不再局限于具象的剪纸形式,不再遵循传统意义上的构图法则,而是打破传统剪纸固有的观念,重新提炼关键性元素符号,进行元素重组,融入现代世界对于传统剪纸的崭新理解,采用新的造型来传达当代的美,展现当代世界故事。如当代发展迅速的三维立体剪纸,国内外剪纸艺术家热衷于在传统剪纸文化基础上,结合自身艺术研究和对生活的观察,创新创造出多种形式的三维立体剪纸作品。
此外,还可以从剪纸中提炼色彩、题材、技术手段、平面构图等元素整合重组,将传统剪纸的深层人文精神运用于新的形式中,传神而不求形似,形成崭新的傣族剪纸符号造型。从剪纸工艺角度出发研究,傣族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技法的镂空形式给人以透空的视觉感觉,利用阴阳刻技法,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分解重塑,创造现代剪纸艺术形式,整合提炼后可以应用于现代景观小品、景墙、景观雕塑的设计中。
(三)保持传统题材不变,创新其使用方式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傣族剪纸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傣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现代化生活需要傣族剪纸的文化价值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更好地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傣族剪纸独有的造型、工艺、情感、故事题材等人文元素融入景观设施、景观小品设计中,不仅能使人们从多角度去体会景观空间设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更能实现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运用傣族剪纸的镂空符号和工艺特点,采用明快的色彩、灵活有趣的布局来设计景观雕塑,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也可以采用傣族剪纸中常见的动物题材来设计景观雕塑,孔雀开屏象征吉祥如意,传达出积极乐观的情感。傣族剪纸还可应用于教育传播、国家庆典活动等各领域。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是我国传统民间生活的剪影,传承和发展需要并驾齐驱。挖掘傣族剪纸特有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代文化,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融合开展设计,应用于地域文化景观中,可以帮助傣族传统剪纸文化在当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也是云南省景观设计教育发展走向新高度的必然之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了解傣族剪纸的现状和景观创新设计前沿,进一步开展创新设计实践,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郭建耀.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内涵辨析[J].大学(研究版),2018(05):29-33.
[2]索昕煜.民族宗教文化视域下的傣族剪纸艺术及其传承[J].世界宗教文化,2014(6):95-98.
[3]方伟洁.傣族剪纸的图示意义及其生产性保护[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27(6):35-39.
[4]沙凯.苏珊·朗格符号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5]何继业.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体现[J].设计,2019(19):150-151.
作者简介:
郭亚雯(第一作者),女,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张慧聪(并列第一作者),女,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包蓉(通讯作者),女,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景观。
基金项目:2019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傣族剪纸设计演变与创新”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文化景观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教育
引言
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现有的知识、思维模式和物质条件,以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为目的,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传承与创新是推动景观进步的重要力量,对文化景观设计的创新思考更是有益于推动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发展。笔者利用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的契机,尝试将傣族剪纸作为文化景观创新设计的重要元素开展设计实践,本文将实践中的思考和体会进行总结,期望能对云南地域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傣族剪纸与文化景观创新设计教学
傣族剪纸已经流传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最早见于云南傣族地区。傣族剪纸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的总和,与自然景观不同,它反映的是包含独特文化特征和地理特征的城市、建筑、村落和田野等生存空间,还有语言、音乐、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景观,以及在空间中活动的人多种文化表象的复合体。从景观的物质要素来看,文化景观由建筑、构筑物、公共设施、公共艺术和小品等构成,这些物质要素需融入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因此,开展文化景观的创新设计可以从以上层面、元素着手。
一个地方的景观不只是提供栖居的场所,也是展现当地文化的场所,因此在景观创新设计中关注当地文化是不可回避的。在国际化浪潮的冲击下,云南傣族地区的景观地域特色丧失的现象十分明显,景观形象单一,雷同化问题严重。将傣族文化与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既是景观发展的需要,也是傣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本文探讨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剪纸中获取最佳素材作用于景观创新设计中的具体路径。
传承优秀中华文明,是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因此,笔者利用云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在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设计领域积极开展教育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基于傣族剪纸元素的文化景观创新设计教学实践准备
(一)调查、整理传统剪纸艺术的题材、表现方式、材料及工艺
傣族剪纸题材多样,大体可归纳为动物类题材、植物类题材、建筑类题材、生活类题材、宗教类题材五大类。傣族剪纸艺术中常见的动物题材有龙凤、孔雀、大象、麒麟、游鱼及各种奇兽异鸟,还有姿态各异的莲花、玫瑰花、茶花、牡丹花等植物花卉,也有佛塔、龙亭、亭台楼阁等建筑题材,还有人们农活劳作、婚嫁、节庆等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盛会和重要的佛教节日。此外,剪纸被广泛用于装饰用于供奉佛祖,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故事和教义[1]。金水漏印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上特有的建筑装饰[2],其展示了傣族本土文化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融合下赋有独特性的民间美术工艺,带有傣族民族艺术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宗教特色[3],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传统的傣族剪纸常用单色纸剪刻,工艺分为阳刻和阴刻,阳刻是指在创作时保留形态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线线相连,行云流水。阴刻则是剪掉原始形态的轮廓,保留了空白部分,画面整体感强,艺术效果强烈。第三种工艺是前两者的结合--阴阳结合刻法,根据画稿里的图案造型,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方法,此方法是剪纸匠人们实践创新的结果,要求更高的剪纸技艺,虚实结合提高了画面表现效果,主次更为分明。
(二)分析、把握傣族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
宗教文化对傣族剪纸的影响很大,传统的剪纸最早应用于傣族人的赕佛、祭祀活动,后融入中原文化逐步充实发展,广泛应用于节庆丰收、婚嫁、丧葬等日常活动中,逐渐形成如今的傣族剪纸艺术。傣族剪纸分为传统祭祀剪纸、连环画故事剪纸、金水漏印、立体剪纸等八大类。
傣族传统剪纸的构图大气丰满,造型浑厚简约,图案匀称得体,线条变化流畅,工艺细腻精湛,人物特色鲜明,其内容与宗教活动及对生产生活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多用孔雀、大象、金塔、花鸟鱼虫等自然界存在的动植物作为创造元素,体现出傣族人对自然美的追求。色彩选取上也有讲究,在喜庆节日中多用金、红、黄等明快的颜色;紫、蓝等低沉的色彩多用在祭祀活动中。
三、以傣族剪纸为素材的云南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创新教育
(一)沿用传统题材,创新表现形式
开展文化景观创新设计可以挖掘丰富多样的传统剪纸题材,提取传统题材中的符号元素,结合景观环境的客观条件进行重组、再创,在传统表现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景观空间融入剪纸符号的特色元素,增强其地域文化内涵,达到一定地域可识别特性。
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景观表现手法来创新性地表达傣族剪纸中的传统故事。如傣族剪纸经典作品“树包塔”,将佛像、佛塔、菩提树三部分巧妙地构思在一个画面中,让三者相互牵连,相互影响,且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效果,淋漓尽致地表达傣族人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信仰。又如傣族剪纸经典作品“吉祥如意”,以孔雀为题材创作,三只孔雀展翅开屏,周边盛开的牡丹相伴,构图大气饱满,线条疏阔流畅。挖掘这些传统经典傣族剪纸作品的精髓,用现代景观体现其艺术精神和文化价值。无论是“树包塔”还是美丽孔雀开屏的“吉祥如意”,方寸空间的纸上世界背后是各种民俗、宗教、生活故事。在把我传统剪纸题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材料和工艺手法来打造傣族当下的景观,是地域文化景观创新的关键。可以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面材质、植物材料等进行材料和工艺的创新。 镜面材质材料现代感十足,兼具可塑性和自身表现性特征,已成为景观的常客,常用于景墙装置、景观小品和景观雕塑的选材,以及景观周围建筑空间的立面及顶面。它能反映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观世界,与环境融为一体,可打破当下地域景观空间的僵化和呆板。将傣族剪纸的传统造型与镜面材质结合,不仅可以展现剪纸造型特色,同时还反映周围影像、延展空间,更能与游客互动起来,制造一系列视觉游戏。其次,镜面材质所产生的光影效果具有强烈视觉震撼感受,是传统材质所难达到的。如傣族剪纸“大象”“孔雀”等动物纹样可通过镜面材质塑造,傣族泼水节等特色节庆纹样可应用多种彩色镜面材质塑造。
利用立体绿雕来传达剪纸艺术形式也是创新使用材质的方法。从剪纸本身的平面化属性特征出发,运用植物立体造景手法从艺术性、功能性及生态性角度还原传统剪纸造型表达创造,将傣族剪纸造型特征突出,保持统一性和协调性,营造出丰富有趣、具有当地人文意蕴的的景观空间。
(二)提炼传统剪纸的艺术特征,創新题材或造型
提炼传统剪纸的艺术特征,解构重组符号元素,在剪纸符号中融汇当代审美情趣,创造“形变意犹在”神韵。不再局限于具象的剪纸形式,不再遵循传统意义上的构图法则,而是打破传统剪纸固有的观念,重新提炼关键性元素符号,进行元素重组,融入现代世界对于传统剪纸的崭新理解,采用新的造型来传达当代的美,展现当代世界故事。如当代发展迅速的三维立体剪纸,国内外剪纸艺术家热衷于在传统剪纸文化基础上,结合自身艺术研究和对生活的观察,创新创造出多种形式的三维立体剪纸作品。
此外,还可以从剪纸中提炼色彩、题材、技术手段、平面构图等元素整合重组,将传统剪纸的深层人文精神运用于新的形式中,传神而不求形似,形成崭新的傣族剪纸符号造型。从剪纸工艺角度出发研究,傣族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技法的镂空形式给人以透空的视觉感觉,利用阴阳刻技法,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分解重塑,创造现代剪纸艺术形式,整合提炼后可以应用于现代景观小品、景墙、景观雕塑的设计中。
(三)保持传统题材不变,创新其使用方式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傣族剪纸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傣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现代化生活需要傣族剪纸的文化价值应用于更多的领域,更好地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傣族剪纸独有的造型、工艺、情感、故事题材等人文元素融入景观设施、景观小品设计中,不仅能使人们从多角度去体会景观空间设计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更能实现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运用傣族剪纸的镂空符号和工艺特点,采用明快的色彩、灵活有趣的布局来设计景观雕塑,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感。也可以采用傣族剪纸中常见的动物题材来设计景观雕塑,孔雀开屏象征吉祥如意,传达出积极乐观的情感。傣族剪纸还可应用于教育传播、国家庆典活动等各领域。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是我国传统民间生活的剪影,传承和发展需要并驾齐驱。挖掘傣族剪纸特有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代文化,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审美融合开展设计,应用于地域文化景观中,可以帮助傣族传统剪纸文化在当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也是云南省景观设计教育发展走向新高度的必然之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了解傣族剪纸的现状和景观创新设计前沿,进一步开展创新设计实践,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郭建耀.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内涵辨析[J].大学(研究版),2018(05):29-33.
[2]索昕煜.民族宗教文化视域下的傣族剪纸艺术及其传承[J].世界宗教文化,2014(6):95-98.
[3]方伟洁.傣族剪纸的图示意义及其生产性保护[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27(6):35-39.
[4]沙凯.苏珊·朗格符号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5]何继业.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体现[J].设计,2019(19):150-151.
作者简介:
郭亚雯(第一作者),女,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
张慧聪(并列第一作者),女,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包蓉(通讯作者),女,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景观。
基金项目:2019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非遗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傣族剪纸设计演变与创新”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