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出国留学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出国留学不仅可以增进学识,更重要的是开拓眼界。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大规模的留学潮就已在中国掀起,而且在之后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一段历史,能带给我们许多经验教训。
关键词:留学;教育;发展;历史
一、清末留学潮背景介绍
清末是中国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的封建专制体系已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体系都需要改变,而闭关锁国局面的被打破,也为留学提供了可能性。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留学才有了产生的机会。综上所述,其实清末留学潮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世界的发展,大清朝已经落后。外国已步入工業文明时代,各方面的发展开始了指数式的增长,再不对外开放的话,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事实上,因为清王朝没有重视鸦片战争,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更惨重,对外学习刻不容缓。之后的时代背景更是讲留学推向高潮。对外战争上,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暴露了中华帝国的虚弱和面临的民族危机。内政方面,戊戌维新体现了知识分子对进步和新思想的追求,而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则意味着中国教育模式的转型。时代背景的变化要求知识阶层必须具有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学历结构,这些都是20世纪初留学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二、清末留学现状
清末留学以留学国别不同,大致分为留学日本和留学美国两种,它们留学动机类同,但学习行为和整体表现各有特点。
1.留学日本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人摆脱了民族危机,步入了近代化的历程,这给寻求民族振兴的中国知识界以莫大的刺激和启迪。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则促使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日本强盛的原因,转而投身日本,学习其先进思想。这一股浪潮在一九零五年清廷废科举之后到了顶点,大量中国学生东渡日本留学。而日本也针对蜂拥而入的留学生提供了不同学习方式。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分设普通科与速成科,前者类似日本的普通高校教育,速成科顾名思义时间更短,且主要开设中国所急需的行政、军事等课程。根据清廷学务大臣1907年的奏折,截至当时“在日本留学人数已逾万”。留学日本的学科特点也让很多留日学生当作求取功名的终南捷径,没有将精力用在学习上,造成部分留日学生质量低下。但瑕不掩瑜,赴日留学生的优秀代表也数不胜数,如孙中山、蒋介石、何应钦、周佛海、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鲁迅等,他们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留学美国
与留日学生相比,赴美留学生更为正规。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为“师夷之长技”,“中兴”步入癌症晚期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曾选派过120名幼童分四批赴美留学。这批幼童经过“欧风美雨”的淋浴、浸润,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成回国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庚子赔款过后,清华成为留美预备学堂,从学堂里走出了大批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后分布在教育、司法、经济、官场等多个领域,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以教育界为例,知名大学校长职位基本都被留美学生占据,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等。赴美留学的学生质量更高,从根本上说在于选拔过程的严格,在层层考试中优中选优,保证了选中的人才都是品学兼优之选。加之去美国攻读的院校也多是世界知名大学,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留学对整个时代的影响
从洋务留学至庚款留美,虽然时隔仅仅二十余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表现为留学生一些特征的转变,如籍贯分布、年龄构成、家庭出身等等,更主要的则体现了政府一系列留学政策的变化。从近代发展的历程看,这些变化既体现政府关于留学政策从初创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又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已经开始从简单的器物、制度层而过渡到更深刻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层而,进而体现了人们对西学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加深。此后,留学本的人数,逐年增加起来。
三、留学的现代启示
1.留学是快速学习世界先进知识的最佳途径
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留学教育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吸取历史经验,继续大力发展留学教育,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为我所用,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派留学已形成规模,有相当一批教学、科研、管理及其它方面的骨干在国家和省政府的留学经费资助下出国留学,他们学成回国后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费留学也逐渐兴起。绝大部分的自费留学生是怀着父母家人的期望,为了学习先进文化,不断拓展视野增加才智,励志成为国之栋梁,走上出国留学之路的。这当中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取得一定成就、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也不在少数。
2.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是留学成功的基础
面对新时代的留学热潮,政府应对当前各种留学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在现实条件下制定出合理的留学政策,对留学现象加以正确引导。在制定留学政策时,应该以史为鉴,避免重复出现历史上留学政策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各级政府教育、留学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各类平台资源,充分运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适度监管和政策引导,传递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留学交流环境,帮助出国留学的年轻学子尽快成长。
3.报国是留学的终结目标
清末的年轻学子,面对清廷腐朽、社会落后、外族入侵、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旧社会,一批批努力走出国门,寻找救国救民的治国良方。他们的报国精神给后代留下了光辉的榜样。最终,中华民族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族精英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摆脱了任人宰割的黑暗历史,建立了新中国。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这个时期的出国热,既是教育全球流动的结果,也是留学生学习先贤精神,在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广泛交流、增加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发挥报国的终极目的。
四、结语
总结历史、对比当下,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启示:出国留学无疑是有益的,必要的,带来了大量信息交换和人文交流,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留学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留学交流大环境。在留学生活中,留学生要脚踏实地、专注学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回国之后立足实际、学有所用,真正让留学有意义,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2]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杨济萌(2001.8—),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铁一中高三文科3-5班,特长:写作、历史等。
(作者单位:西安铁一中高三文科3-5班)
关键词:留学;教育;发展;历史
一、清末留学潮背景介绍
清末是中国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的封建专制体系已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体系都需要改变,而闭关锁国局面的被打破,也为留学提供了可能性。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留学才有了产生的机会。综上所述,其实清末留学潮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世界的发展,大清朝已经落后。外国已步入工業文明时代,各方面的发展开始了指数式的增长,再不对外开放的话,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事实上,因为清王朝没有重视鸦片战争,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更惨重,对外学习刻不容缓。之后的时代背景更是讲留学推向高潮。对外战争上,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暴露了中华帝国的虚弱和面临的民族危机。内政方面,戊戌维新体现了知识分子对进步和新思想的追求,而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则意味着中国教育模式的转型。时代背景的变化要求知识阶层必须具有新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学历结构,这些都是20世纪初留学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二、清末留学现状
清末留学以留学国别不同,大致分为留学日本和留学美国两种,它们留学动机类同,但学习行为和整体表现各有特点。
1.留学日本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人摆脱了民族危机,步入了近代化的历程,这给寻求民族振兴的中国知识界以莫大的刺激和启迪。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则促使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日本强盛的原因,转而投身日本,学习其先进思想。这一股浪潮在一九零五年清廷废科举之后到了顶点,大量中国学生东渡日本留学。而日本也针对蜂拥而入的留学生提供了不同学习方式。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分设普通科与速成科,前者类似日本的普通高校教育,速成科顾名思义时间更短,且主要开设中国所急需的行政、军事等课程。根据清廷学务大臣1907年的奏折,截至当时“在日本留学人数已逾万”。留学日本的学科特点也让很多留日学生当作求取功名的终南捷径,没有将精力用在学习上,造成部分留日学生质量低下。但瑕不掩瑜,赴日留学生的优秀代表也数不胜数,如孙中山、蒋介石、何应钦、周佛海、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鲁迅等,他们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留学美国
与留日学生相比,赴美留学生更为正规。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为“师夷之长技”,“中兴”步入癌症晚期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曾选派过120名幼童分四批赴美留学。这批幼童经过“欧风美雨”的淋浴、浸润,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成回国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庚子赔款过后,清华成为留美预备学堂,从学堂里走出了大批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后分布在教育、司法、经济、官场等多个领域,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以教育界为例,知名大学校长职位基本都被留美学生占据,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等。赴美留学的学生质量更高,从根本上说在于选拔过程的严格,在层层考试中优中选优,保证了选中的人才都是品学兼优之选。加之去美国攻读的院校也多是世界知名大学,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留学对整个时代的影响
从洋务留学至庚款留美,虽然时隔仅仅二十余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表现为留学生一些特征的转变,如籍贯分布、年龄构成、家庭出身等等,更主要的则体现了政府一系列留学政策的变化。从近代发展的历程看,这些变化既体现政府关于留学政策从初创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又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已经开始从简单的器物、制度层而过渡到更深刻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层而,进而体现了人们对西学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加深。此后,留学本的人数,逐年增加起来。
三、留学的现代启示
1.留学是快速学习世界先进知识的最佳途径
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留学教育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吸取历史经验,继续大力发展留学教育,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为我所用,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派留学已形成规模,有相当一批教学、科研、管理及其它方面的骨干在国家和省政府的留学经费资助下出国留学,他们学成回国后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费留学也逐渐兴起。绝大部分的自费留学生是怀着父母家人的期望,为了学习先进文化,不断拓展视野增加才智,励志成为国之栋梁,走上出国留学之路的。这当中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取得一定成就、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也不在少数。
2.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是留学成功的基础
面对新时代的留学热潮,政府应对当前各种留学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在现实条件下制定出合理的留学政策,对留学现象加以正确引导。在制定留学政策时,应该以史为鉴,避免重复出现历史上留学政策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各级政府教育、留学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各类平台资源,充分运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留学中介机构的适度监管和政策引导,传递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留学交流环境,帮助出国留学的年轻学子尽快成长。
3.报国是留学的终结目标
清末的年轻学子,面对清廷腐朽、社会落后、外族入侵、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旧社会,一批批努力走出国门,寻找救国救民的治国良方。他们的报国精神给后代留下了光辉的榜样。最终,中华民族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族精英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摆脱了任人宰割的黑暗历史,建立了新中国。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这个时期的出国热,既是教育全球流动的结果,也是留学生学习先贤精神,在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广泛交流、增加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发挥报国的终极目的。
四、结语
总结历史、对比当下,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启示:出国留学无疑是有益的,必要的,带来了大量信息交换和人文交流,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留学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留学交流大环境。在留学生活中,留学生要脚踏实地、专注学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回国之后立足实际、学有所用,真正让留学有意义,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棉:《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2]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杨济萌(2001.8—),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铁一中高三文科3-5班,特长:写作、历史等。
(作者单位:西安铁一中高三文科3-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