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中设置的必修一门课程就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此门课程的设置,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 指明了一定的方向,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然而,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转型、社会变革在不断的加快,以前所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的需求已经不能很好的进行满足,课程的设置内容和社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亟需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课程进行优化,从而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42-02当前,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高职院校专门设置了一门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意识,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使学生对毕业后的择业之路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然而,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转型、社会变革在不断的加快,以前所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的需求已经不能很好的进行满足,课程的设置内容和社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亟需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课程进行优化,从而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一、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基本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中设置的必修一门课程就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知识进行积累,对学生们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从而使学生们走上社会、走上职场的时候更加从容。该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不单单要注重职业性,也同时要注重人本性。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把“人本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职业修养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学生有重点的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对学生的思想、身心健康、人际交往能力等也要进行关注和培育,从而为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显著的职业性理念
高职院校的固有的一个特征就是显著的职业性,就是为学生开展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的学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学中所蕴含的一些专业学习内容,最后都在职业性上得到体现。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设置中要和其他的专业课程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导向为就业,通过该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们的职业性倾向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该课程的就业目的性得到实现。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目标设计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职业意识,对学生的职业化行为进行强化,通过全程参与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职业化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注重隐形性理念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素养,一种是隐形的素养。所谓显性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资质水平等,显性修养可以通过职业证书和学历证书来进行体现或者证明;而隐形素养,也就是一个人的潜在的素质、品质和能力等。隐形素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和从业动机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显性素养,对隐形素养同样注重,在学生培养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价值观方向、职业精神等也着重进行培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在对课程进行定位时,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创新和创业意识。创业就业教育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中,很多还是实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在培养“知识型”人才。很大一部分老师还是认为只要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能够顺利毕业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了,对学生以后的创业就业关注度并不高。这是因为一方面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对创业知识自己也了解和掌握不够;而从另一方面而言,是老师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其二,传统的就业创业课程主要倾向于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而专业性方面不很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其三,高职院校创业指导课程在实施中,主要由老师讲解为主,通常情况下老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依照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讲解和传授的内容和社会、企业真正需求的内容有很大的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即使学习了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走向社会还是一样出现和社会脱节的现象。同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开展中以老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从而使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没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四,由于课堂上是老师讲解为主,因此,学生不能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从而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三、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学生在以后的创业就业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职业大学、职技师院和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质。当作为高等教育时,其是专门培养高等专门型人才的地方;作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相比,其以很强的职业教育为基础,往往会获得更加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尤其是学生具备基层创业的优点,本身作为管理者,同时又拥有技术人员的能力,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事业。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加强对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选拔和任用
良好的创业教育当然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因此,必须要把师资队伍的选拔和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一方面应该重视对专业骨干教师的专门培训,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到创业一线上去兼职,同时让广大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创业的队伍中去。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教育专家、创新教育专家等来扩张师资队伍的丰富度和规模。同时,应该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教育,重视和国内外顶尖的相关人才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宏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因为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因此教师们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创业教育思维,能够很容易的将创业思维扩展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去。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职员进行创新教育思维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那些开设有专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师,教育中心更应该对其的创新思维进行培训和巩固,增加他们的创新实践教育。除此之外,应该改善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单一化的问题,实现课程的多元化,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应该多多的吸收社会上的经济管理专家、政府部门官员、企业家和工程管理专家等作为兼职人员,以此来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同时应该鼓励本学校的教师对外兼职,以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中的,通常都是以老师授课为主体,在教学中老师占着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课程进行优化,一定要摒弃以前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就业创业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升创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要有明确的就业创业教学思路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应该按照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课程设计要求,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在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进行设置中,应该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方向的根本原则,对我国的就业方向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到市场上最需要的职业工作岗位,模拟真实的任职现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训。例如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老师应该针对不同职业的学生进行正确而清晰的职业分析,使每个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不再那么的盲目,有一个清晰的课程规划,教师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们对以后的职业方向能够清晰的进行定位。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际的创业和就业流程等,让学生们进行职业信息的查找和建立,让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充分的了解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职场全过程,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主要载体,从而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
(四)对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完善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进一步优化,需要在教学时间、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时间上,采取“阶段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一体化”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方式。在教学时间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在学校的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等,从而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分为三个时期来开展教学,其一是专业教育时期;其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时期;其三是就业创业指导时期;针对不同的时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就是采取“一体式”的教学方式,要把学生在校学习和课外实践充分结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教学,也就是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化,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学生将来充分就业做好准备。
结语:
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使学生自觉的对自己的就业、创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创业指导课程中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可以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创业规划。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连城.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职业时空,2012(20).
[2]韩云霞.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 职业时空,2013(16).
[3]姜红仁.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 浙江高职学生科研,2013(11).
[4]彭绪娟. 国外创业型大学研究热点探析:共词可视化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6).
[5]刘元芳,彭绪梅,彭绪娟.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6]郭玉珍,舒晓梅.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2013(22).
[7]房欲飞.大学创业教育在英国[J]. 上海教育,2012(12).
[8]卢丽华.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3(5).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42-02当前,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高职院校专门设置了一门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意识,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使学生对毕业后的择业之路有一定的了解和准备。然而,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转型、社会变革在不断的加快,以前所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的需求已经不能很好的进行满足,课程的设置内容和社会、企业的真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亟需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课程进行优化,从而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一、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基本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中设置的必修一门课程就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置,对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知识进行积累,对学生们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从而使学生们走上社会、走上职场的时候更加从容。该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不单单要注重职业性,也同时要注重人本性。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一定要把“人本性”的教学理念贯穿到职业修养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学生有重点的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对学生的思想、身心健康、人际交往能力等也要进行关注和培育,从而为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显著的职业性理念
高职院校的固有的一个特征就是显著的职业性,就是为学生开展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的学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学中所蕴含的一些专业学习内容,最后都在职业性上得到体现。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设置中要和其他的专业课程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导向为就业,通过该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们的职业性倾向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们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该课程的就业目的性得到实现。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目标设计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职业意识,对学生的职业化行为进行强化,通过全程参与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职业化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注重隐形性理念
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素养,一种是隐形的素养。所谓显性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资质水平等,显性修养可以通过职业证书和学历证书来进行体现或者证明;而隐形素养,也就是一个人的潜在的素质、品质和能力等。隐形素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和从业动机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显性素养,对隐形素养同样注重,在学生培养中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价值观方向、职业精神等也着重进行培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在对课程进行定位时,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创新和创业意识。创业就业教育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中,很多还是实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在培养“知识型”人才。很大一部分老师还是认为只要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能够顺利毕业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了,对学生以后的创业就业关注度并不高。这是因为一方面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对创业知识自己也了解和掌握不够;而从另一方面而言,是老师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其二,传统的就业创业课程主要倾向于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而专业性方面不很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其三,高职院校创业指导课程在实施中,主要由老师讲解为主,通常情况下老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依照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讲解和传授的内容和社会、企业真正需求的内容有很大的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即使学习了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走向社会还是一样出现和社会脱节的现象。同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开展中以老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从而使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没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四,由于课堂上是老师讲解为主,因此,学生不能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从而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三、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学生在以后的创业就业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职业大学、职技师院和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质。当作为高等教育时,其是专门培养高等专门型人才的地方;作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相比,其以很强的职业教育为基础,往往会获得更加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尤其是学生具备基层创业的优点,本身作为管理者,同时又拥有技术人员的能力,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事业。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加强对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选拔和任用
良好的创业教育当然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因此,必须要把师资队伍的选拔和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一方面应该重视对专业骨干教师的专门培训,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到创业一线上去兼职,同时让广大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创业的队伍中去。在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教育专家、创新教育专家等来扩张师资队伍的丰富度和规模。同时,应该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教育,重视和国内外顶尖的相关人才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宏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因为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因此教师们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创业教育思维,能够很容易的将创业思维扩展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去。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职员进行创新教育思维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那些开设有专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师,教育中心更应该对其的创新思维进行培训和巩固,增加他们的创新实践教育。除此之外,应该改善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单一化的问题,实现课程的多元化,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应该多多的吸收社会上的经济管理专家、政府部门官员、企业家和工程管理专家等作为兼职人员,以此来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同时应该鼓励本学校的教师对外兼职,以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学中的,通常都是以老师授课为主体,在教学中老师占着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课程进行优化,一定要摒弃以前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就业创业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升创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要有明确的就业创业教学思路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应该按照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课程设计要求,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在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进行设置中,应该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方向的根本原则,对我国的就业方向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到市场上最需要的职业工作岗位,模拟真实的任职现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训。例如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老师应该针对不同职业的学生进行正确而清晰的职业分析,使每个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不再那么的盲目,有一个清晰的课程规划,教师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们对以后的职业方向能够清晰的进行定位。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际的创业和就业流程等,让学生们进行职业信息的查找和建立,让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充分的了解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职场全过程,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培养起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主要载体,从而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
(四)对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完善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进一步优化,需要在教学时间、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时间上,采取“阶段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一体化”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方式。在教学时间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在学校的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等,从而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分为三个时期来开展教学,其一是专业教育时期;其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时期;其三是就业创业指导时期;针对不同的时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就是采取“一体式”的教学方式,要把学生在校学习和课外实践充分结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在教学内容上,实行“模块化”教学,也就是使教学内容更加实用化,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学生将来充分就业做好准备。
结语:
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使学生自觉的对自己的就业、创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创业指导课程中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可以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创业规划。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连城.从当前就业形势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职业时空,2012(20).
[2]韩云霞.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 职业时空,2013(16).
[3]姜红仁.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J]. 浙江高职学生科研,2013(11).
[4]彭绪娟. 国外创业型大学研究热点探析:共词可视化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6).
[5]刘元芳,彭绪梅,彭绪娟.基于创新三螺旋理论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6]郭玉珍,舒晓梅.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2013(22).
[7]房欲飞.大学创业教育在英国[J]. 上海教育,2012(12).
[8]卢丽华.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