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22-01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人的认识不仅仅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更多的是在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能改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探究性,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增加趣味性
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弥补教师口头教学的乏味、枯燥等现状的不足。在图、形、音等的全面配合下,信息技术展示的灵动性会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往数学教学中,由于其内容的独特性质,常常使教学非常乏味与枯燥,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增加教学内容,还使其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参与数学教学,在教学中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如对轴对称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轴对称图形或物体,以使学生对其更好地了解,并且可以利用该技术对物体进行移动、变换等,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立体感,从而降低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想象力的要求。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最重要的动力都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更是如此,信息时代的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在一些学科教学活动中,因为老师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够重视,尤其是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更是有很多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无用武之地,这种观念很容易造成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使用失去兴趣。从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好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起信息技术在这门学科中的运用,并带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也可以说,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并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特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是不够的,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为教学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促进教学的发展.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效学习其中的难点内容. 如,在证明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现场演示,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四边形,进行相关操作,使学生直观上看到得到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在教师进行演示之后,可以具体某一个四边形,利用几何画板再次进行现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在拖着四边形一个顶点在平面内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的形状与对角线的变化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测算长度及角度的功能测出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关系、两对角线夹角度数对于四边形形状的影响. 在情境展示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理解证明此观点.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可以改变过去的那种沉闷而又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声音图像等直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呆板为生动,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元联系表示”得到充分发挥,它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许多计算机软件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演示工具,而且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它丰富和扩展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对于问题“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试证明你的结论”的解决,1)画图: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任意的四边形(4个顶点可以任意拖动)及其中点四边形。2)探究:任意拖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以改变它的形状,发现四边形的形状也随之发生改变。3)猜想: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4)验证并结论。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并继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是否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地整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和运用这一先进技术,使它的教育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我相信数学教学课堂必然会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必然会成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蔡波涛.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0
[2]张云德.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J].中小学电教,2012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22-01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展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人的认识不仅仅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更多的是在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能改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探究性,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增加趣味性
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弥补教师口头教学的乏味、枯燥等现状的不足。在图、形、音等的全面配合下,信息技术展示的灵动性会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往数学教学中,由于其内容的独特性质,常常使教学非常乏味与枯燥,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后,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增加教学内容,还使其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参与数学教学,在教学中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如对轴对称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轴对称图形或物体,以使学生对其更好地了解,并且可以利用该技术对物体进行移动、变换等,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立体感,从而降低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想象力的要求。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最重要的动力都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更是如此,信息时代的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在一些学科教学活动中,因为老师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够重视,尤其是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更是有很多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无用武之地,这种观念很容易造成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使用失去兴趣。从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好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重视起信息技术在这门学科中的运用,并带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也可以说,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并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特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是不够的,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为教学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促进教学的发展.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效学习其中的难点内容. 如,在证明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现场演示,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四边形,进行相关操作,使学生直观上看到得到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在教师进行演示之后,可以具体某一个四边形,利用几何画板再次进行现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在拖着四边形一个顶点在平面内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的形状与对角线的变化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测算长度及角度的功能测出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关系、两对角线夹角度数对于四边形形状的影响. 在情境展示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理解证明此观点.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可以改变过去的那种沉闷而又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声音图像等直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呆板为生动,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元联系表示”得到充分发挥,它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许多计算机软件不仅是一种信息的演示工具,而且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它丰富和扩展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对于问题“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试证明你的结论”的解决,1)画图: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任意的四边形(4个顶点可以任意拖动)及其中点四边形。2)探究:任意拖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以改变它的形状,发现四边形的形状也随之发生改变。3)猜想: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4)验证并结论。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问题,并继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是否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地整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和运用这一先进技术,使它的教育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我相信数学教学课堂必然会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必然会成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蔡波涛.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0
[2]张云德.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J].中小学电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