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实践能力”的内涵和具体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情”“动心”六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实践能力;教学策略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成为我国小学德育教学改革的标志性里程碑。2011年,为跟随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更好地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教育部对其进行修订,颁发《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回归生活”一直是小学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实践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认识到实践能力不等于动手能力
谈及实践能力,人们通常将其等同于“动手”的能力,认为实践就是简单地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在理论定义层面,也存在这一情况。实践能力的提出是相对于认识能力,这一认识的前提是:人的活动可分成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是反映世界的活动。实践和认识被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认为实践是“用肢体做事情”,认识是“用脑想事情”。如此:实践和认识被推到二元对立的立场。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简单地设计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那么,实践能力到底是什么?傅维利教授提出:“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这就将实践能力从单一动手操作能力中抽离出来,成为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性能。也就是说,实践能力不简单地等同于动手能力,而是人们在具体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炼习得的操作技能、表达技巧、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自控意识、个性发展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综合。
2.“六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动手培养操作技能。日常生活中,很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各类乐器、球类、器械的使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模仿习得各类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也就是要“动手”。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大脑,还能在操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克服困难、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
(2)动口培养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好的口才及表达技巧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小培养。在品德与生活课中,通过动口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让学生从小形成耐心、礼貌、谦和、诚恳、诚信的表达态度和恰当的表达技巧。
(3)动眼培养观察探究。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探究。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初步了解事物,进而产生各种问题,开始对事物进行探究,才能全面认识事物。
(4)动脑培养思维创新。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和认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动手”,更需要通过“动脑”来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它从源头上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对于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大意义。
(5)动情培养自控意识。心理学认为:自控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它能调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方面,消解消极方面,使一个人按照理性的要求去行动。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控能力的一种诠释。良好的自控能力是一个成熟的人进入理性社会最主要的因素。动情培养学生自控意识,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自我、发展自我。
(6)动心培养个性发展。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差别是普遍存在的,同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儿童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认识、个性发展、行为判断形成发展的奠基期。在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时,更要小心慎重,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性特征。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情”“动心”,全身心地投入,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中,实现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新华小学)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实践能力;教学策略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成为我国小学德育教学改革的标志性里程碑。2011年,为跟随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更好地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教育部对其进行修订,颁发《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回归生活”一直是小学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实践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认识到实践能力不等于动手能力
谈及实践能力,人们通常将其等同于“动手”的能力,认为实践就是简单地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在理论定义层面,也存在这一情况。实践能力的提出是相对于认识能力,这一认识的前提是:人的活动可分成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是反映世界的活动。实践和认识被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认为实践是“用肢体做事情”,认识是“用脑想事情”。如此:实践和认识被推到二元对立的立场。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简单地设计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那么,实践能力到底是什么?傅维利教授提出:“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这就将实践能力从单一动手操作能力中抽离出来,成为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性能。也就是说,实践能力不简单地等同于动手能力,而是人们在具体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炼习得的操作技能、表达技巧、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自控意识、个性发展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综合。
2.“六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动手培养操作技能。日常生活中,很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各类乐器、球类、器械的使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模仿习得各类操作技能。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练习,也就是要“动手”。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大脑,还能在操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克服困难、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
(2)动口培养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好的口才及表达技巧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小培养。在品德与生活课中,通过动口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让学生从小形成耐心、礼貌、谦和、诚恳、诚信的表达态度和恰当的表达技巧。
(3)动眼培养观察探究。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探究。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初步了解事物,进而产生各种问题,开始对事物进行探究,才能全面认识事物。
(4)动脑培养思维创新。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和认识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动手”,更需要通过“动脑”来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它从源头上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对于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大意义。
(5)动情培养自控意识。心理学认为:自控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它能调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方面,消解消极方面,使一个人按照理性的要求去行动。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控能力的一种诠释。良好的自控能力是一个成熟的人进入理性社会最主要的因素。动情培养学生自控意识,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自我、发展自我。
(6)动心培养个性发展。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差别是普遍存在的,同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儿童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认识、个性发展、行为判断形成发展的奠基期。在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时,更要小心慎重,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性特征。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情”“动心”,全身心地投入,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中,实现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新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