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者,人之模范也。”实施学科德育,关键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学科德育应根植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将德育的着力点放在学科知识的内在意蕴与外在意蕴的开发与运用上。教师备课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意蕴,教学要充分理解学科知识的意蕴,活动中要运用学科知识的意蕴来指导自身的行动,唯有此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关键词:学科德育;学科知识;内在意蕴;外在意蕴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既有语言文学修养的因素,又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为此,我们需不遗余力地打破重智育轻德育的壁垒,通过语文学科德育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通过充分挖掘并合理转化学科育人价值,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目标。
一、深挖文本内蕴——为落实素养而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文本细读是关键,只有处理好文本细读,教师和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课堂要想永葆活力,教师必须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不仅读文本大意,还要读语言特色;不仅读文本特色,还要读价值所在;不仅深入细致读文字,还要细嚼慢咽读标點。
细读文本后,基于“立德树人”的视野,教师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编者意图,设计好训练点,让学生在多读、多练、多讲中提升语文能力。
如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搭船的鸟》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发现生活中的美”,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作者是怎样观察这只小鸟的?”这来源于课后习题,直接指向的是作者观察的意识、行为、方法,是一个立体鲜活的观察带领者在给学生作生动的示范,学生阅读文字就是在还原观察现场,体验细致观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整节课聚焦在“观察”,既是教学这篇课文的立足点,也是核心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去探讨作者是怎样做到细致观察的,并试着将自己生活中的无意识观察进行提炼、归纳,形成有意识的观察的方法与素养,从而激发思维的潜能。
二、追求润物无声——为德育渗透而教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其内容通俗而含蓄,情感舒缓而真挚。里面的许多情节都是易于儿童理解的,但也有深奥难懂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中心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通过圈画重点词句,理解那时乡下孩子的心情,让学生在品读中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与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产生共鸣:难以名状的失落有了天窗的安慰,可贵的自由有了想象的窗口,这种种回忆都变成了珍贵的记忆。这样,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了解到了想象是课文主要的描写内容,而通过关键语句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绝非空洞说教,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熏陶。统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深深感染了学生,但他们的爱憎情感只停留在对小女孩儿这个个体身上,而无法追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为此,我利用阅读课以“我和小女孩比童年”为话题,让学生通过对比,从简单的对人物的爱憎感上转化到对社会制度的爱憎情感上来,激发出他们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情实感,从中受到教育。
三、选准德育策略——为启智增慧而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理想的课堂里,学生应在活动参与中交流、在实践探索中体验、在问题争辩中提升,将所学知识活化为智慧、内化为德性。
有些课文中的句子与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不是作者不经意的差错,而是刻意而为之。教学时,我们就不能放过这样的句子。抓住它,细细玩味,就能品出里面的奥妙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依据文本特点,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化难为易。比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是《慈母情深》中的一组句子,这组句子中“我的母亲”都放在了每个句子的末尾。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将它还原成我们的习惯说法。然后,再谈谈两句话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在读过后,学生发现了——原来把“我的母亲”放在句末重复出现,不但强调了母亲,还写出了母亲动作的缓慢、反应的迟钝,更写出了高强度的工作已使母亲疲惫不堪。
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共生,育德要体现在每节课教学结构的各个方面,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线索是外显的,德育目标是内隐的,学生看不到说教,却被真切地影响,心灵受到触动,实现精神成长,而教师则以此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J].中国德育,2017年第17期.
[2]车言勇;王金德.学科德育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7期.
[3]李竹平.儿童立场:教师发展与课程实践的应有之义[J].师道,2019.
[4]出自汉代扬雄《法言·学行》.
◆关键词:学科德育;学科知识;内在意蕴;外在意蕴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既有语言文学修养的因素,又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为此,我们需不遗余力地打破重智育轻德育的壁垒,通过语文学科德育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通过充分挖掘并合理转化学科育人价值,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目标。
一、深挖文本内蕴——为落实素养而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文本细读是关键,只有处理好文本细读,教师和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课堂要想永葆活力,教师必须先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不仅读文本大意,还要读语言特色;不仅读文本特色,还要读价值所在;不仅深入细致读文字,还要细嚼慢咽读标點。
细读文本后,基于“立德树人”的视野,教师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编者意图,设计好训练点,让学生在多读、多练、多讲中提升语文能力。
如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搭船的鸟》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发现生活中的美”,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作者是怎样观察这只小鸟的?”这来源于课后习题,直接指向的是作者观察的意识、行为、方法,是一个立体鲜活的观察带领者在给学生作生动的示范,学生阅读文字就是在还原观察现场,体验细致观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整节课聚焦在“观察”,既是教学这篇课文的立足点,也是核心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去探讨作者是怎样做到细致观察的,并试着将自己生活中的无意识观察进行提炼、归纳,形成有意识的观察的方法与素养,从而激发思维的潜能。
二、追求润物无声——为德育渗透而教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其内容通俗而含蓄,情感舒缓而真挚。里面的许多情节都是易于儿童理解的,但也有深奥难懂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中心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通过圈画重点词句,理解那时乡下孩子的心情,让学生在品读中展开无穷无尽的想象,与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产生共鸣:难以名状的失落有了天窗的安慰,可贵的自由有了想象的窗口,这种种回忆都变成了珍贵的记忆。这样,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了解到了想象是课文主要的描写内容,而通过关键语句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绝非空洞说教,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受到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熏陶。统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深深感染了学生,但他们的爱憎情感只停留在对小女孩儿这个个体身上,而无法追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为此,我利用阅读课以“我和小女孩比童年”为话题,让学生通过对比,从简单的对人物的爱憎感上转化到对社会制度的爱憎情感上来,激发出他们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情实感,从中受到教育。
三、选准德育策略——为启智增慧而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理想的课堂里,学生应在活动参与中交流、在实践探索中体验、在问题争辩中提升,将所学知识活化为智慧、内化为德性。
有些课文中的句子与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存在差异,这样的差异不是作者不经意的差错,而是刻意而为之。教学时,我们就不能放过这样的句子。抓住它,细细玩味,就能品出里面的奥妙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依据文本特点,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化难为易。比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是《慈母情深》中的一组句子,这组句子中“我的母亲”都放在了每个句子的末尾。教学时,引导学生先将它还原成我们的习惯说法。然后,再谈谈两句话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在读过后,学生发现了——原来把“我的母亲”放在句末重复出现,不但强调了母亲,还写出了母亲动作的缓慢、反应的迟钝,更写出了高强度的工作已使母亲疲惫不堪。
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共生,育德要体现在每节课教学结构的各个方面,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线索是外显的,德育目标是内隐的,学生看不到说教,却被真切地影响,心灵受到触动,实现精神成长,而教师则以此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J].中国德育,2017年第17期.
[2]车言勇;王金德.学科德育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07期.
[3]李竹平.儿童立场:教师发展与课程实践的应有之义[J].师道,2019.
[4]出自汉代扬雄《法言·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