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阳泉市体校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阳泉市体校存在着学训矛盾、招生困难以及人才输送率低等问题,提出重视教练员的培养,建立多层次的比赛体系,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正确处理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关键词:体校人才培养制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25-02
1、前言
我国青少年体校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迅速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体育人才,但现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体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以阳泉市体校为例,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学术期刊数据库并对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相关政策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引用。
2.2 访谈法
2012年12月走访了阳泉市,并对校长、资深的教练及管理行政人员进行了访谈。得到了宝贵的数据。
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体育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检查,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将所收集的全部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转存数据,建立数据库文件,并在计算机上完成最终数据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阳泉市体校人才培养现状
阳泉市体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本着“已体为本,读训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和“突出体育特色、创建竞技品牌、提高教育时效、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发展方向。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第23届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张维红,世乒赛单打、双打第二名管建华,曼谷亚运会银牌获得者杨波。世界蹦床锦标赛第五名获得者高杰,世界射箭锦标赛金牌获得者杨建平等,并向省体工队及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但在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阳泉市体校的人才输送率比较低,且输送渠道主要以体工队及高效为主。
根据研究表明,阳泉市体校为全市招生制度学生人数不稳定。同时,由于各地机构改革程序不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上级领导对体校办学的认识不同。特别是县级乡镇体校日益萎缩甚至出现断层。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制度的改革,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让孩子走体育道路,从学生角度讲不愿意吃苦,思想意识下降怕劳累。在训练过程中受伤,从基层的学校角度讲安全第一、老师上体育课畏首畏尾生怕出现安全问题,且有些项目有危险性,如中长跑项目,有的学校甚至到取消该运动项目。无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得充分的发展,再者农村场地器材不足,提供不了有些运动项目发展所需的场地。
3.2 运动员的学训矛盾突出
由于项目的不同,有的项目实行跑训制,例如蹦床项目年龄大部分在5~6岁,而阳泉市体校不具备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条件。所以运动员只能在别的学校上课到训练时间再去体校训练,这样运动员既不安全,又比较疲劳。大强度的训练使运动员无法兼顾学习和训练。阳泉市体校的运动员训练安排为周一到周五,上午上文化课下午训练,周六全天训练周日休息。由此可以看出,体校对运动员的训练已经走向制度化,对训练工作抓的比较紧,但运动员的比赛机会却很少,山西省每年举办一次省少年比赛,优秀的可以参加全国比赛但是费用还得自己出,因此运动员往往因实践经验少缺失比赛经历,发挥不出政策的运动水平。有些运动员比赛成绩虽然很好但是文化成绩太低,往往影响到就业及升学问题使得运动员在训练中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的状态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
总之,由于政府投入,行政手段管理,体校必然迎合政府主管领导的偏好而追求竞技成绩,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时间安排上明显倾向于运动训练。由此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在分流或退役后缺少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
3.3 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具体实施者和管理者,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阳泉市体校的教练人员主要来自于退役运动员、体育院系的毕业生,从表2可以看出,在阳泉市体校的教练队伍中,本科学历较多但获得高级职称的却寥寥无几。
但学历和能力并不是绝对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在教练员的工资及奖励制度上,尽管输送队员到一线有一定的奖励,但力度很小,教练员投入的往往与回报不一致,由此导致教练员积极性不高,运动训练不仅要求教练员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及训练经验,还需要教练员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把先进而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科学的应用到实践中。
4、结论与建议
4.1 合理安排,解决“学训矛盾”
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学习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调和的,例如有针对性的学习文化课程,给予学生更多完成学业的时间,将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对于训练成绩好的运动员给予加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决不开绿灯,或者把训练安排在早上、中午、晚上、周六、日休息时间,平时以学为主训为辅。
4.2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练员水平
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企业化的人事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对教练员的业绩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使教练员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投入资金加大对教练员的奖励制度,让教练员得到满足,安心投入训练中,同时组织教练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引进有能力的人进行执教,再者加强教练员的梯队建设,重视各年龄段教练员的合理配置。
4.3 进行赛制改革,使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
单纯的追求竞技水平,必然导致各级体校训练上的盲目性,改革竞赛制度中的奖励金额,使运动员有兴趣及动力积极参加训练级比赛,各体校之间应进行比赛交流,经常性的组织模拟大赛,给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
关键词:体校人才培养制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25-02
1、前言
我国青少年体校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体坛的迅速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体育人才,但现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体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以阳泉市体校为例,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学术期刊数据库并对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相关政策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引用。
2.2 访谈法
2012年12月走访了阳泉市,并对校长、资深的教练及管理行政人员进行了访谈。得到了宝贵的数据。
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体育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检查,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将所收集的全部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转存数据,建立数据库文件,并在计算机上完成最终数据统计。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阳泉市体校人才培养现状
阳泉市体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本着“已体为本,读训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和“突出体育特色、创建竞技品牌、提高教育时效、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发展方向。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第23届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张维红,世乒赛单打、双打第二名管建华,曼谷亚运会银牌获得者杨波。世界蹦床锦标赛第五名获得者高杰,世界射箭锦标赛金牌获得者杨建平等,并向省体工队及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但在培养优秀运动人才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阳泉市体校的人才输送率比较低,且输送渠道主要以体工队及高效为主。
根据研究表明,阳泉市体校为全市招生制度学生人数不稳定。同时,由于各地机构改革程序不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上级领导对体校办学的认识不同。特别是县级乡镇体校日益萎缩甚至出现断层。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制度的改革,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让孩子走体育道路,从学生角度讲不愿意吃苦,思想意识下降怕劳累。在训练过程中受伤,从基层的学校角度讲安全第一、老师上体育课畏首畏尾生怕出现安全问题,且有些项目有危险性,如中长跑项目,有的学校甚至到取消该运动项目。无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得充分的发展,再者农村场地器材不足,提供不了有些运动项目发展所需的场地。
3.2 运动员的学训矛盾突出
由于项目的不同,有的项目实行跑训制,例如蹦床项目年龄大部分在5~6岁,而阳泉市体校不具备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条件。所以运动员只能在别的学校上课到训练时间再去体校训练,这样运动员既不安全,又比较疲劳。大强度的训练使运动员无法兼顾学习和训练。阳泉市体校的运动员训练安排为周一到周五,上午上文化课下午训练,周六全天训练周日休息。由此可以看出,体校对运动员的训练已经走向制度化,对训练工作抓的比较紧,但运动员的比赛机会却很少,山西省每年举办一次省少年比赛,优秀的可以参加全国比赛但是费用还得自己出,因此运动员往往因实践经验少缺失比赛经历,发挥不出政策的运动水平。有些运动员比赛成绩虽然很好但是文化成绩太低,往往影响到就业及升学问题使得运动员在训练中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的状态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
总之,由于政府投入,行政手段管理,体校必然迎合政府主管领导的偏好而追求竞技成绩,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时间安排上明显倾向于运动训练。由此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在分流或退役后缺少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
3.3 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具体实施者和管理者,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阳泉市体校的教练人员主要来自于退役运动员、体育院系的毕业生,从表2可以看出,在阳泉市体校的教练队伍中,本科学历较多但获得高级职称的却寥寥无几。
但学历和能力并不是绝对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在教练员的工资及奖励制度上,尽管输送队员到一线有一定的奖励,但力度很小,教练员投入的往往与回报不一致,由此导致教练员积极性不高,运动训练不仅要求教练员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及训练经验,还需要教练员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把先进而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科学的应用到实践中。
4、结论与建议
4.1 合理安排,解决“学训矛盾”
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学习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调和的,例如有针对性的学习文化课程,给予学生更多完成学业的时间,将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对于训练成绩好的运动员给予加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决不开绿灯,或者把训练安排在早上、中午、晚上、周六、日休息时间,平时以学为主训为辅。
4.2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练员水平
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企业化的人事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对教练员的业绩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使教练员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投入资金加大对教练员的奖励制度,让教练员得到满足,安心投入训练中,同时组织教练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引进有能力的人进行执教,再者加强教练员的梯队建设,重视各年龄段教练员的合理配置。
4.3 进行赛制改革,使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
单纯的追求竞技水平,必然导致各级体校训练上的盲目性,改革竞赛制度中的奖励金额,使运动员有兴趣及动力积极参加训练级比赛,各体校之间应进行比赛交流,经常性的组织模拟大赛,给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