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灵动有效活化教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双边教学活动互动方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创课堂氛围。在优化语文形式中激发情感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色彩、声音来思考问题的。情趣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一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效果,创设最好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苏教版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的战争场面,播放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的情景。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模拟过程,可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二、补文本空白。在还原语文本色中呈现情境
  于永正老师说:“凡是把语文课当成纯工具课来教,语文课就缺乏生机活力。学生在机械、琐碎的工具操练中体验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习效率极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有不少是因为语文课变味了,欠缺真正的学生情感参与,缺少真正入情入境的感悟才产生的。当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产生较大的距离时,可以通过“补白”,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一道理解的桥梁,激发学习的兴趣。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而文中浓缩成了一句话:“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文简意无穷,学生如何才能领悟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此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悲壮的音乐,屏幕上呈现以下内容:
  ①大雪纷飞的寒冬,司马迁伏在冰冷的竹简之上,只见……
  ②在旁人的嘲笑声中,司马迁眉头紧锁,他心想……
  ③中秋之夜,满头白发、重病缠身的司马迁喃喃自语道……
  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尽情地表达,这样直观地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直向获得向纵向发展。从学生的观点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那样的丰富,而情感目标在此一环节得到很好的落实。语文教学一定要力求贴近并再现生活情境,展现字词句中所附载的生活印记,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真正魅力,从而学得有滋有味。
  三、变学习形式。在创新语文教学中彰显情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个人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助于解决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可见,展现语文情趣,要积极挖掘文本内涵,在教学中以文情“引”生情,以文趣“引”生趣。作为语文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变成学生喜欢的形式出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借助多媒体把《望月》(苏教版第十册)中小外甥的话改成诗歌的形式,左边是书本的格式,右边摇身一变成为诗歌:“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仅仅是改编成童话诗,意境的优美,语言的表现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而为学生所喜欢。
  再如,在教学《詹天佑》(苏教版第十一册)时,“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的理解就可以通过学生画示意图和多媒体动画模拟的形式完成。(见下图)
  对于居庸关采用的“竖井开凿法”,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人’字形线路”的理解辅助以动画,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火车行进的线路。有趣的动画模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声音图像于一体、动静结合的直观教学环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性认识,从而解决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重点与难点,而学生又记忆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将教材内容转变一下形式,将语言文字改变一下理解的方法,情趣共生,学生才会对语文学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形成真正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灵活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一定会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应有的魅力,让学生享受更多语文学习带来的情趣与快乐。
其他文献
主持:雀 儿  夜深了,雀儿辗转反侧,毫无睡意,这可怎么办呢?没想到,参加本期片段PK的同学们也和雀儿一样睡不着,不过他们比雀儿优秀的地方是,把睡不着的感受记录了下来。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了进入梦乡,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吧。  ★一号攻擂手:玉林北流市永丰小学143班 凌诗雯  “呼——呼——”夜深了,寒风不知疲倦地咆哮着,这声音让我毛骨悚然,睡意全无。“唉……”一声长叹从一户人家传了出来,打断
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的由朱德亲笔签名赠送给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军长征记》初版本,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最早、最真实、最具文化特色的纪实文学作品,《红军长征记》原名初为《二万五千里》,是1937年由丁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直到1942年才由政治部将其更名为《红军长征记》后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发行,如今大多数已难觅其踪,而这本存于哈
摘 要:但丁所构建的冥界世界通过理念的发生机制而成为一个可以再生和繁衍的生命体。但丁在迷狂状态下由维吉尔和贝雅特丽奇的引领,经历痛并快乐的高峰体验。但丁怀着宗教性的热情为世人,也为自己建构了灵魂的试炼场,现世的精神苦修术。  关键词:冥界世界;但丁;《神曲》  作者简介:王钧毅(1995-),男,浙江省衢州市人,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摘 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场,创新载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软硬件发展的限制、内涵建设等问题,本文通过“广东省高职院校数字内容产业专业群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案例,提出建立高职院校数字内容专业群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组建创业导师团队的师资结构,构建“基础实训 专业实践教学 创业通识课 项目化学习”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以及制定运行保障体制的建设模式,通过提供专业孵
滥用成语     小李平时最爱滥用成语。一天,他去祝贺朋友结婚,新娘新郎向来宾敬酒时,小李见新娘俏丽无比,便由衷地赞美道:“你今天真是格外漂亮,简直是面目全非了。”见新郎忽然不高兴了,小李连忙举起酒杯,对新郎说:“来,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让我们同归于尽吧!”  霹雳星:★★★★     你画我也画     富人买了一幢豪宅,在墙上写上了“禁止涂画”几个字。  不久,一人路过,在墙上写上了“谁叫你先
编者按:  张兴让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厂长。  1984年,张兴让在担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时倡导组建石家庄市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松散型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赢得了“张联合”的称号,与当时因承包一举成名而被称为“马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齐名。1986年,推行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原则的“满负荷工作法”,“张联合”又变成了“张管理”。1988年,他获得了全
壹  坐在胭脂路维多利亚理发店对面的黄鹤茶馆里,一九四二年早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斜斜地照在脸上,萧敬文感觉有些刺痛。就好像那不是一束柔和的光,而是在湖南乡下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鬼见愁草,锯齿状的叶子能轻易划破人的肌肤。萧敬文绝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阔别十年的妻子柳蓝,更没想到妻子已经改嫁,在店里忙上忙下的那个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宋连科。茶馆跑堂的伙计告诉他,对面那家夫妻店开了两年之久,在武昌颇有名气,不少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  2.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探索,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
【摘要】规则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阶段步入小学阶段,很多方面还保留着幼儿的气息,但进入了小学必将面对一系列常规教育。本文提出一年级的科学课需要尽早且有特色地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低年级 科学教学 科学规则 绘本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在7—9岁,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具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
观点    发展教师,校长应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面对?是着力于发展教师的专业。还是着力于发展教师的人生?为此,本刊2005年10月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开题为“学校展教师?!”的专题研讨会,来自省内近20位知名校长各抒己见、各辰所长。他们的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教师是为了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幼睢会被常人忽略的问题。但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