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与人性彰显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生命化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课堂?可能每位语文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季勇老师这篇文章从语文与现实的关系出发,以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鲜活的课例,从如何去人性地评论人物、文章的价值取向、如何在字里行间挖掘人性最美好的内涵以及课堂要有一种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三个方面对生命化的课堂的内涵及其意义进行了积极的阐释,认为生命化的课堂就是彰显人性的课堂,文章立足教学实践,不蹈空虚谈,尤其是对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的强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无警示意义。
  
  人性,作为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指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公正、勇敢、慈爱、善良、责任等人类永恒的特征。纵然世事变迁、不管国家种族,美好的人性恒久的散发着道德的沁香。而我们的语文教材里,许多文本表达了永恒的人性内涵,闪射出动人的人性魅力,它们就是沉睡着的人性的宣言。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它主要讲了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船长镇定地救人,最后自己却沉入深渊的故事。哈尔威船长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没有自己,没有权贵,只有儿童、妇女和男人。文本中,“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这句话以及它所包含、所折射的人性思想,能够成为社会的真理与人性的法则。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慷慨激昂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呼唤的是“人性中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再看看我们现在所谓的思想者在“中日撞船事件”等的表态,什么“假如美军攻打中国,我就向美军投降”等回帖,作为教育者,我汗颜至极。也许美好的人性的沦丧有历史、信仰、体制等原因,但毋庸讳言我们的课堂的积弊就在于压抑人性。语文课堂必须勇敢的承担责任,充分发挥教师智能中的人文情感,挖掘教材中的人性因素,去唤醒沉睡的学生,唤醒他们的人性美好的一面。
  1.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说、评论人物以及文章的价值取向
  尽管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四、五年之久,但在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上,因为意识形态方面的限制,总是裹步不前,语焉不祥。旧的价值取向不敢突破,新的生命化观念也只是在民间星星点点。苏教版七年级下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参上一直以来是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封建教育制度应不应该批判,当然应该批判。尤其是在新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年代里,我们也许会用更多的篇幅来倡导这种价值观念。但在现今时代,封建教育制度已灰飞烟灭,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在喋喋不休把批判奉为“圣经”,就会使我们的语文课简单化、情绪化和概念化。
  特级教师凌宗伟教梁实秋的《雅舍》,评价“梁实秋”这个人时,就认为人性是第一位的,对人的要求不能苛刻。在课堂上,他首先给学生提供有关梁实秋的资料以及历史上对梁实秋的评价,尤其是鲁迅对他的评价,同时还让大家知道了梁实秋在两岸交流,在文学上的一些贡献,指导学生在课本当中找到梁实秋的风趣、幽默、乐观、豁达,透过一些文字看出了他的“爱国心”,看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语)。引导大家来考虑,来讨论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看其官方的语言,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之中,而不是轻易用是“好”还是“坏”来下结论。
  苏教版八年级下臧克家的诗《有的人》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我在讲解它的思想意义时,声嘶力竭的表达我的观点: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但有学生这样讲:谦虚的人会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虚伪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真诚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自私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无私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也未尝不可。
  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说也未尝不可,我们不能仅仅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教学参考书以及文本作者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教材应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材应该成为学生人性的生长节点,学生不仅可以接受、赏析,也可以质疑、批判。生命的成长过程是不可能没有心灵的自由面对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在语文课堂阅读过程中,应多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说、评论人物以及文章的价值取向,这远比简单的僵守所谓作品的中心思想或价值取向要有益得多。
  2.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挖掘人性最美好的内涵。
  文学即人学,我们语文教材许多文本关注的是人物的命运,呈现的是人性的美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在文本本身的字里行间挖掘人性最美好的内涵的功夫;同时在课堂上,必须帮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和个人的阅历,对内在的心灵进行人性的洗礼。在记者网上发起的“你最难忘的课文”小范围调查中,一位网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赞同。“我最难忘的是《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很有人情味,后来在很长时间里我看见别人抓小蝌蚪就着急,生怕它们找不到妈妈。”人性的美好有着独特的生命力,播撒在孩子们纯真的心田里就能生根发芽。
  苏教版八年级下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都以温情和人性见长,字里行间无不跳跃平凡人背后蕴藏的浓浓的亲情。“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句子揭开人性最动人的亮点。母亲的感情是外显的,读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同为女性的她亲感情丰富,人性中的同情之心跃然纸上。父亲的爱是深沉的,他不善于表达,只是在尽力之中,让人心酸。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的父爱和母爱,找出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此时,温馨的人性、善良的人味,滋润人心,也令不少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和父母亲的心贴得更近。
  在教鲁迅名篇苏教版九年级上《故乡》时,“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等句子,字里行间,读到的是浓浓的人性的温暖。闰土家庭与鲁迅家庭应该属于两个阶层的家庭,而他们家庭渊源颇深,在这里人性超越了一切。其实,真实生活中也如此。闰土的父亲叫章复清,诚恳老实,手脚又麻利,周家的长辈很欣赏他。熟识之后,每年到要收租的时候,周家就请他通知乡下那些租种水田的农户,并在家里忙的时候请他来临时帮忙。闰土叫章运水,自小与鲁迅友谊深厚。这里,浓郁的人性就象流淌学生心底、涤荡尘埃的股股清泉,给学生一种人性的激荡和洗礼。
  3.课堂要有一种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
  因为宗教的缺失,我们民族缺少一种真正的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双重人格的,师德尊严必然要求教师舍弃本真,戴上面具,课堂上道貌岸然,完美无瑕。我们的学生大多是是在双重人格的塑造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他们不敢把自己真正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他们在课堂对话中学会了虚伪,在作文中学会了说谎。我们要舍弃人性的阴暗和卑劣,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我救赎,求真、求善,最终走上自新之路。
  初中学生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幼时记趣》,通过三件趣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表达作者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的感情。它告诉我们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然而,学生们趣味最为浓郁的是“鞭驱蛤蟆”这一情节,他们乐此不疲的交流各自对动物的酷刑。没有丝毫的忏悔之意。我就授课中,临时设计了自我忏悔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对自己的酷刑,毫不掩饰、痛快淋漓地全盘托出,在声声自责中,给大家以涤荡心灵的震撼。
  当然像苏教版八年级上刘绍棠的《甜甜的泥土》中的王小亮母亲的形象也非常充满感染力。通过指导学生对其描写的体会,如:“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等感受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我更认为这节课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对亲情的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孩子认为亲情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的爱是廉价的。我们甚至熟视无睹,而稍有不顺,就可以对父母大发雷霆,这不该我们去忏悔、去赎罪吗?
  “人之初,性本善”,功利蒙蔽了心窍,如同每一个黑夜都要被太阳唤醒的。语文文本中的人性就像美丽的天使捧着灵光四溢的水晶球,慈爱的撒播在课堂之间在精神的神秘深处与学生相遇,召唤着学生去追寻人性的真谛!
  
  季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