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家洼五音大鼓是现存鼓书类曲艺表演形式中比较特殊和珍贵的一种,也是长期湮没、新近发现的曲艺表演形式。过去史料和传说中有此名目,但踪影不见。所以,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纂的《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和河北卷都没有将它作为独立的曲种正面记载。1998年蔡家洼五音大鼓在“首届北京市民间艺术大赛”获得“民间收藏一等奖”后,才被重新“发现”。
诗人杨静亭在他所著的《都门纪略》中赋诗描写五音大鼓:“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五音大鼓音律美妙,源远流长,虽经百年岁月洗礼,仍被原汁原味地保留在蔡家洼村,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它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是绽放于美丽乡村蔡家洼这片沃土的艺术之花。
历史·追寻
蔡家洼五音大鼓是清代中叶经承德从宫内的“清音会”说唱流入民间,而后被艺人们传至京南、天津和河北的兴隆及安次(今廊坊)一带。其中,传入安次的一支发生变异,孕育了“单琴大鼓”即“北京琴书”。100多年前,辗转流入临近的密云之后,在巨各庄镇蔡家洼村一带,与当地的方音相结合,逐渐发展而成。
据老艺人齐殿章(1926-2016年)生前回忆:蔡家洼五音大鼓是他祖父齐贺升等跟兴隆县火焰山村的齐福田学来的。当时兴隆、承德各地农村,春节期间有搭“灯棚儿”请艺人说鼓书的习俗,蔡家洼五音大鼓很有名气,有“五音大鼓响,山中百乌都观唱”的说法。当时蔡家洼五音大鼓艺人们带去的有长短节目50多部,其中《呼家将》《五女兴唐传》等5部中长篇节目最受欢迎,擅演艺人是李进义,兴隆一带的老人们至今还有记得李进义的名字的。
曲种差别 独树一帜
五音大鼓作为北京琴书的前身,两者在韵调和唱腔方面有一些相近的地方,但是在伴奏方面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北京琴书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五音大鼓则以三弦为主。然而,它作为鼓类的一种,和京韵大鼓或者是梅花大鼓、乐亭大鼓有什么不同呢?京韵大鼓在伴奏时使用的是木板,五音大鼓和乐亭大鼓则使用钢板。另外,这两种鼓曲在唱腔上也存在差异。梅花大鼓则更像是乐亭大鼓的慢节奏版,五音大鼓与京韵大鼓倒是颇为相似,还从京韵大鼓借鉴一些东西过来,所以会唱五音大鼓的多少都会唱些京韵大鼓。不过五音大鼓还是独一无二、独立存在的一个大鼓曲种。
蔡家洼的五音大鼓有别于历史上曾经流传的“五音大鼓”,不仅采用伴奏的乐器之一的瓦琴在同类形式中所稀见,而且唱腔曲调非常丰富。一般的鼓书唱腔通常由一个基本曲调演绎成不同板式构成,蔡家洼五音大鼓则是由奉调、四平调、柳子板、二性板、慢口梅花五个基本曲调及其演绎而成的众多板式构成,这些曲调的演唱运用既有不同板式的变化特点,又有类似曲牌的连缀使用。
其所用乐器——打琴和一般的民族乐器又有着不同的地方。打琴和扬琴主要是体积上的区别,扬琴的体积要比打琴大一些,声音也相对较大。五音大鼓的伴奏主要以三弦为主,打琴起到的是陪衬的作用。如果使用声音较大的扬琴,则会出现乱音的情况。
百年之鼓韵技艺
蔡家洼五音大鼓既然有别于其他曲种,独树一帜,那么它一定有其独到的技艺了。它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双手分持鼓楗和简板(竹木板或金属板)击节说唱,另有四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进行伴奏。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唱词格式以七字上下句式为主。它的内容题材涉及广泛,有劝人行善积德、敬老爱幼、勤奋好学的,如《报母恩》《鞭打芦花》《鲁班学艺》等;改编移植的民间传说有《水漫金山寺》《说西厢》等;还有一些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或娱乐性的小段,如《小两口争灯》《挡窗户》《绣荷包》等,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此外,艺人还新编演了《新世纪新密云》《密云三大基地》《思念》等节目,体现了蔡家洼密云五音大鼓随时代前进而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
蔡家洼五音大鼓使用的伴奏乐器共有六件,分别为鼓(小书鼓,打击乐器)、板(竹木板和金属板两种)、三弦(大三弦或称书弦,弹拨乐器)、四胡(大四胡,也叫四股子,拉弦乐器)、打琴(击弦乐器)、瓦琴(拉弦乐器)。2006年前,蔡家洼五音大鼓使用的乐器都堪称古董,其中打琴为流传我国较早的两排码八档式乐器,约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是几位老先生1949年用二斗半小米从本县提辖庄皇亲李连模家换来的。瓦琴是陈振泉家祖传的,因破旧影响使用,经齐殿章先生改造,将原来的长度锯短5厘米,使琴的音质和音量效果上不如原琴。大四胡是齐殿章1951年自制的,琴筒是用密云解放时捡来的炮弹壳截后制作的。2006年这五件乐器已由老艺人们捐赠给密云非遗中心做长久保存。 曾经表演五音大鼓的五位老艺人,按年龄从高到低,依次是齐殿章、齐殿明、贾云明、陈振泉和李茂生。根据五位老艺人的回忆,蔡家洼五音大鼓在他们的太爷辈时就在蔡家洼五亩地自然村扎根了。那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计,父辈们便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在附近的村里以说唱表演鼓书为生贴补家用。旧时,在冬季农闲和春节期间,邻近的河北一带农村,有搭“灯棚儿”的习俗。每逢“灯棚儿”,村里人都会请说书艺人说唱几个晚上,至少说完几部大书。在“灯棚儿”的众多说唱表演节目中,唯有蔡家洼五亩地自然村独家说唱“五音大鼓”,其独特的演出阵容以及丰富的说唱内容,深受乡亲们的欢迎。老艺人们带去大小书有几十种,其中《呼家将》《五女兴唐传》《清朝响马传》《杨家归西》《丝绒记》是他们的常演曲目。
蔡家洼五音大鼓中四平调是蔡家洼五音大鼓表演最常用的唱腔曲调。此腔的使用十分广泛,除了叙述故事情节以外,还可用于表现悲伤的情绪,变化十分灵活。奉调婉转华丽,字疏腔繁,多用于抒情。慢口梅花基本失传,艺人已经不会唱了,但据老人们回忆,慢口梅花的音乐风格与前两者差别很大,用于表达悲哀的情绪。二性板,一板一眼,用于情节紧张或高潮处,可以大段地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过渡引出柳子板。柳子板,有板无眼,似说似唱,通常用于情节的高潮处,用于唱段尾部。蔡家洼五音大鼓的曲目在每次开演时,一般演奏一段“断板”,然后接开场诗,之后由奉调起唱,接四平调、二性板、柳子板。
可见,蔡家洼五音大鼓不论从题材、音乐构成还是表演形式,都体现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
传承·印记
蔡家洼五音大鼓靠父传子、兄传弟,一代一代耳濡目染、口传心授,至今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代表性传承人首推齐殿章老先生。他拥有较为全面的表演技艺,不仅精通打琴、三弦、四胡、瓦琴伴奏,还会说唱表演小段节目。2006年五音大鼓申报北京市级非遗项目时,堪称蔡家洼五音大鼓“活化石”的齐殿章已年过八旬,2007年他被批准为北京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倾心致力于教徒授艺,直至2016年去世,给五音大鼓的传承留下很多珍贵资料。另一名重要的代表性传承人是现年71岁的黄清军。2006年,同样出生于蔡家洼村,并从小跟前辈艺人学过五音大鼓的黄清军受邀加入了五音大鼓的演出队伍,开始担任主演。
在2006年,蔡家洼五音大鼓被列入北京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时,传承的群体主要是以齐殿章为首,与齐殿明、贾云明、陈振泉、李茂生组成的演出班底。在这个组合中,前代主演李进义的儿子李茂生为主演,伴奏阵容为:齐殿章操打琴,齐殿明操四胡,贾云明操三弦,陈振泉操瓦琴。几位老艺人都精通几种乐器的演奏,能够互换和替补。当时他们均已年过花甲,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也有60岁。目前,该曲种传承人群数量少、年龄高,十分堪忧,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来传承它。
蔡家洼五音大鼓的发现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鲜活的五音大鼓的表演形式,以及它很高的艺术、历史、学术、文化价值。它不同于现存标示为“大鼓”的各种曲艺形式,而是将“说唱鼓书”和“演唱鼓曲”同时融会于一个曲种之中,形式十分独特,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我们应当继续保护、传承之。
TIPS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