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媒体遇上新青年,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作为新媒体最为活跃的阵地,涌现出了一大票的成功案例,无论是服务于商家的外卖点餐系统,还是笔者在《分享两个西安高校创业故事 看懂小学弟的另类生意经》中提到的校园游戏网红广告变现,体制内的封闭性反而催生出了围绕校园的各个项目,借助新媒体的渠道完成信息分发和商机转换。不同于在社会上做新媒体需要大海捞针般的布点,高校的位置固定性,人群固定性以及消费行为固定性本身就为新媒体创业在口碑人气的积累上提供了优秀的土壤。而作为受众的学生又有以下三点的属性,做好这三点,校园类项目的流量积累就有了依靠。
  把握高校受众三大属性 完成新媒体创业流量积累
  第一就是封闭性,这往往是由于校园本身的位置决定的,在西安众多高校实行所谓封闭化管理,让学生的生活范围局限在了校园内,虽然说网络发达,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范围仍然是固定的,在这种固定范围内,吃饭,看书,学习娱乐,你的选择范围就是学校这一亩三分地,完全就是自己的小王国。
  第二就是活跃性,一方面包含学生思想的活跃也有校园活动的活跃,思想的活跃自然不必多说,足够的时间,人生思路的巅峰,大量校园活动的支持,天马星空的想法,很多刚毕业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想法很多落地很难,给人以空想的评价,但在这个大家都在抄、修、改的年代,谁又能说下一个天才的项目不会来源于一个疯子的想法呢。
  第三点实用性,如果说地域的封闭和思维的活跃为流量积累提供了基础,那么想要变现,实用性是一定不可缺少的。细数下学生群体的需求无非以下几点,购物、娱乐、学习、吃喝,本质上与社会群体并无区别,同样被优惠活动吸引,也同样抵制广告和植入,那么这里的实用性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纯粹的信息,无论是做校园娱乐还是吃喝,只需要将最直白全面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选择权交给学生本身,学生本身的选择又能加强口碑的传播,形成带动效应,给学生以信息,以选择权,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实用性。
  合作中求共赢 校园网红创业面临官方压力
  和社会上的项目一样,在高校群体所谓的校园创业同样分为两个阵营,一种是自发形成走网红之路,比如各种游戏达人、美妆达人、美食达人等,另一类则属于学校管理的新媒体矩阵,众所周知,在校园的新媒体不仅是面向内部的一个推广渠道,对于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而言,更是非常重要的外部宣传渠道,而高校往往会对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大号招安,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宣传及服务活动中。
  对于前者大部分官方的态度是不打压不鼓励,作为活跃校园气氛的一种形式,任其发展。对于第二种则是给予资金宣传平台等多方面的官方支持。不同的指导政策,也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活动效果,在这里笔者以经历过的一次大学生音乐节举例:
  活动是学校官方举办的全国巡回音乐会,在这次活动中,新媒体的各个号负责人主要负责的就是活动的宣传和门票的派发,先说宣传渠道,网红这边自我发挥,有需要加入的,去就业办新媒体中心报名领票,回来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上推广,每个号给票20张,共计200张。新媒体矩阵这边,学校开放电台、电视台、校报、宿舍通知等多重渠道集中推广,票量1000张,从支持形式和票量上已经看得出网红阵营这边完全就是配合,活动就是新媒体矩阵主导的。
  学生这边的倾向当然也是谁票多找谁,单从这次活动各个阵营的微信增粉量看,新媒体矩阵就是网红阵营的三倍还要多,而从当时音乐会现场看,LED屏幕,微博投屏,现场主持,直播间等也是清一色的被新媒体矩阵承包。虽然是一次小小的音乐会,但看得出在校园这个环境做项目,既享受着学校封闭性的优势,也承担着学校官方团队介入的强有力竞争,纵使个人能力再好,粉丝忠诚度再高,官网掌握流量,宣传渠道上的绝对优势,这一点必须要注意,在合作中求共存,这是所有高校创业者需要认真考虑的。
  提高忠诚深耕内容 高校创业何苦要“去微信化”
  说完大环境和高校创业现状,我们来插一个很重要但不紧急的话题,叫高校新媒体要不要“去微信化”,对于社会媒体而言,微信可能就只是一个导流聚集人气的平台,没有微信,还可以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号、企鹅号这些的补充,同样可以分发到大量的流量从而去变现,流量变现是新媒体要走的路已经是共识。但放在高校新媒体这个圈子里又是否适用呢?在这里要打一个问号,笔者的观点是,社会新媒体依赖流量变现,而高校新媒体需要的更多是忠诚度变现,在这个大框架下,不仅不能去微信化,反而要在微信平台深耕服务,提升忠诚度,从而完成变现。
  对于自媒体从业者,包括笔者本人,对于去微信化有直观的感受,尤其是来自流量的压力。微信公众号这几年疯狂式的发展已经被搅成一片红海,根据数据统计,目前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在2000万左右,但头条内容的阅读量已经从去年的12%降到不足5%,一些更新频繁的还能保住10%的阅读量,并且大家都面临着粉丝下降,优质内容缺乏的窘境,换而言之,假设10万粉丝,每天阅读量有5000就算运营得好的,这还不包括大量企业运营平台半死不活的现状。数量多,变现弱这两点直接导致了去微信化论调的产生,而市场上今日头条号、一点资讯号、网易号等的夹击更加加剧微信公众号的人群流失。
  而围绕微信的夹击,各家切中的也正是流量和变现的痛点。无论是头条的千人万元补贴计划还是网易号的现金补贴,多家寄希望于这种形式来吸引作者转移阵地,在自己的平台生产优质的内容,而微信本身的变现手段包括目前的打赏,流量广告等,也远没有头条网易们来得直接。
  同时从内容的灵活度上看,头条等以推荐引擎为主,根据对用户浏览、收藏、转发、评论新闻资讯的行为不断进行分析,再结合其阅读习惯、阅读时间、阅读位置等多个维度,建立起个人用户模型,两者结合后,智能地为用户推荐越来越精准信息。这一点也是微信单一固定内容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即便如此,即便流量足够,优质内容的缺失,用户忠诚度太低,以及标题党遍地也屡屡为人诟病。
  在大家都在跟风去微信化的时候,高校新媒体的创作反倒适合微信相对古板的模式,以单一平台,固定内容,提成用户忠诚度,同时公众号有多重接口可以对接商城,线下活动等,这也是头条等不具备的优势。高校的新媒体无论是网红还是创业,势必是要围绕做深内容,提高用户忠诚度这一条路去走。不需要百万千万的流量,只需要服务好本校乃至周边的几万师生,在保持这个基数的前提下,去流量变现。贸然地舍弃微信投奔“头条模式”反倒效果一般。而且笔者自己运营自媒体的现状也是同样的,以微信为运营的主阵地,今日头条、网易号、企鹅号作为流量分发的阵地。
  并且以微信为新媒体阵地更加符合校园生活的实际情景,比如微信后台可以直接与教学行政系统连接,将学生的学号与网站绑定,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上网查看自己的课程安排、考试成绩、日常考勤,甚至在微信上选课也可以实现招商,信用卡也通过微信绑定了账户,可以直接查询积分和还款信息;此外作为每个学生都会关注的平台,也是学校通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公众号建立班级、学院甚至整个学校的微信,来进行公共事物的通知,可以做到同时到达,无延迟;譬如生活方面,以微信代替饭卡,查询图书位置预定借书归还,基于微信开发校园点餐外卖等外接平台等等,这些都是微信可以做的,而新闻类头条号做不到的。
  不能因为社会新媒体运营的集体倒戈,追求大流量分发而影响校园新媒体运营的本身定位。忠诚度,内容的深度以及是否能为粉丝带来服务价值,这些才是日后新媒体运营的核心。对于一个大号的定义并不是每天有多少万人看你侃侃而谈,更多的是这几万人里真正的核心粉丝是多少,尤其对于校园新媒体而言,运营的是内容,更是核心粉丝的忠诚度。
  围绕校园新媒体创业,有人说是平台的问题,是项目本身的问题,笔者反倒觉得是运营思路本身的问题,首先坚守一个平台深耕内容培养用户的忠诚度,而非陷入流量的争逐,其次就是要足够的本土化接地气,不要复制粘贴,内容不够可以寻求学生自产,逐步积累内容源,第三点就是与学校官方平台做好互通有无,不说关系有多少,至少形成内容互补,避免发展不平衡引发的封杀,其实这一点不仅在校园,社会运营也是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互补,而非竞争。
其他文献
“如果说在海口还有什么实景能象征海口市民的精神面貌的话,那就是无所不在的茶楼里,茶楼亲切地慰抚着我们无处可归的精神。”在这里,“老妈子的家长里短,老爸们的评说世道,财经述讲与拍案惊奇,这汹涌的声浪在茶馆里澎湃。衣冠不整是放达的尽兴,大声喧嚷是惬意的舒展。平凡在这里自由地存在,嘲笑着端庄的拘谨,更蔑视高雅的矫情。”老爸茶对于海南人而言,俨然已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一种淡定的处世态度,也是海南独有的一
在世界的T型台上,有两类人群同时存在:一类是前台的表演者、当事者;一类是后台的观看者、评论者。前者沉醉于身体和言说的恣意与放肆,以期证明其自我角色的到位或成功。后者用情于观者的时空距离,倚情体悟,以心证道,然后寂然说出真伪虚实,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好恶与亲疏,呈现自我不与类聚的清醒与超然。  荣志彬显然属于后者。  他是一个真实的艺术家,一个独立观看的艺术家,一个大胆言说的艺术家。他以艺术家的名义,与
兴趣是最好的指路灯  我们的采访以朋友般轻松的寒暄聊天开始,跟我想象中严肃的理工学长的形象很不一样,李伟很健谈也很亲和。一直觉得科研创新是个遥不可及的事物,那么很自然地就会觉得做科研创新的人是像是要在人群中找到一个爱因斯坦这样的难度,没有想到如此近距离。在采访李伟前,他就是开椰壹号的代名词,在学妹学弟眼中是个神坛上的人物,但当我问起接触科技创新的契机时,我很惊讶理由竟然是这么简单。他跟我说道:其实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提到“演技超群”的好莱坞男星,通常,上榜频率最高的名字有:马龙白兰度、尼古拉斯凯奇、梅尔吉普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但我觉得汤姆·汉克斯真的是“演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在电影学院课堂讨论演技的案例,却很少提到他?  一位答主在回复中说,他主演的影片,几乎没有轻松的“爆米花电影”,所谓的“大热门题材”几乎与他无缘,他的作品大部分都不适合纯消遣。  浓密的卷发,宽阔的额头,
林峰是一位勤奋努力的海南画家。从小沐浴在海南岛阳光明媚的景色里,培育了他对色彩的敏感,让他能够依靠聪慧的天性和敏锐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把生活和自然以艺术的形式理解并表现在画面上。  也正是他出生地的美丽与灵光,造就了他对艺术形式的敏锐,使他无论是对油画,还是对中国画或者是其他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一点就通,而且都能够娴熟、自如地掌握。  林峰对抽象绘画情有独钟。早在十几年前他看到陈显栋老师的抽象绘画
从影12年,主演过的电影屡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可是,国内知道赵涛的人并不多,更多人,认为她因贾樟柯而名。直到《我是丽》。  2012年,赵涛凭意大利电影《我是丽》,获意大利阿斯蒂电影节、意大利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终于不再只有“贾樟柯御用女主角”这一个标签,或许对她而言,这是一个足够漫长等待之后的再一次正名。  获奖之后,贾樟柯曾问赵涛想得到什么礼物,赵涛问,“可以买下《我是丽》中国的版权吗?”  “
从影12年,主演过的电影屡屡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可是,国内知道赵涛的人并不多,更多人,认为她因贾樟柯而名。直到《我是丽》。  2012年,赵涛凭意大利电影《我是丽》,获意大利阿斯蒂电影节、意大利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终于不再只有“贾樟柯御用女主角”这一个标签,或许对她而言,这是一个足够漫长等待之后的再一次正名。  获奖之后,贾樟柯曾问赵涛想得到什么礼物,赵涛问,“可以买下《我是丽》中国的版权吗?”  “
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今晚,我们从男性气质这个话题聊起。  男性气质是什么?究竟怎样才是男性应有的形象?长期以来,对这些话题的探讨不仅在学术界长盛不衰,更在舆论场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
2006年3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借助于他新创立的社交媒体工具Twitter宣布自己对这家刚刚创立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的热爱。这位联合创立Blogger的创业者发布了这样一条推文:“我认为Twttr是最棒的。”  七年多之后,威廉姆斯很可能仍然会如此称赞Twitter——该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从而使得现年41岁的他晋升为一名亿万富豪。  根据一份由Twi
危机时刻,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哪怕一点绵薄之力都会让他们永远铭记。”王剑波在他的个人工作日志扉页亲笔写到。  2008年5月12日,王剑波在甘肃老家探亲休假期间,汶川突发里氏7.8级地震。看着新闻报道上的严重灾情,身为党员、军人的他坐不住了。第二天,他就瞒着家人,独自一人来到受灾严重的江油市,找到该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主动要求请愿参与灾后建设。指挥部答应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