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及“公知”的若干问题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分子问题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有时还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在当代历史上,“知识分子”这一名称,曾经被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治上不可靠的代名词。鉴于其不佳的政治名声,而被贬称为“臭老九”,为革命群众所不齿。之后,又获得正名,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在当下语境中,他们与工人阶级之间就算不会相互排斥,但也未见得就能相互认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就好像社会肌体上的一段经常发炎的盲肠,虽不至遭遇彻底割除之厄运,但总是让人感到隐隐作痛。
  19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公共”的独立性的社会群体,已经开始出现雏形。围绕着一些著名的出版物(如《读书》《青年论坛》《新启蒙》等杂志,《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等丛书)和特定的文化教育机构(如中国文化书院),以及一些带有俱乐部性质的学术集会等,形成了若干不同文化观念倾向的松散的知识共同体。进入1990年代,这些知识分子群落纷纷风流云散,与此同时,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学院开始急剧膨胀,成为最大的知识工厂。学院膨胀以及学院体制健全化的结果是,知识生产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与生产者的利益密切相关,通过职称评定、职务考评、研究项目立项、学术经费的分配等一系列的行政手段,知识分子大多被严格限定在学院体制范围之内活动。另一方面,现代学院学术因学科专业高度细分,知识的整体性不复存在,学科被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专业,如同一个个生产知识零件的车间,而专业知识分子则就是这些车间里的知识工人,负责根据行政化的学术规划部门制定的研究项目,去生产概念、术语和观点。公共知识分子问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概念,诸如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知识生产,社会共识,等等,本身就是知识分工高度精细化的产物。
  毫无疑问,知识分子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古典时代,知识掌握在一些特殊的人群(如僧侣、教士、士大夫等)手中,知识不是以“求真”为终极目标,知识拥有者也不是独立的社会阶层。古典时代的知识垄断阶层衰落之后,一个专门从事知识生产的群体开始出现,这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起源。在专门的教育场所,接受良好的知识教育,是成为知识分子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可能会去从事其他职业。这些专门知识是直接致用的,一般而言,与知识拥有者本人的人格、精神、道德品质等,没有直接的关联。这些人一般被称之为“专业人士”。如果以知识生产(学术)为业,通过智力活动进行以追求知识真理性为目标的学术生产,这一类人士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但是,在现代社会,任何一种知识都是专门的,尤其是在现代学院学术制度条件下的知识生产,实际上都是一种专门的知识生产。专门的学术一旦离开了特定的专业领域,就很难被他人所理解。也有人认为,专业知识分子根本就不是知识分子。
  现代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典范,是表现为对知识真理性与道德完满性合二为一的努力。一个在追求知识真理的人士,也有责任为捍卫社会公正和公共价值而发声。知识分子阶层追求知识真理和学术独立性,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制度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政治制度的问题。知识分子的独立立场,不可能脱离社会整体的公正和合理,否则,知识分子自身的貌似独立的学术象牙塔,也随时都有可能坍塌。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必然是公共知识分子。
  21世纪初开始出现的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密集谈论,实际上是对学院化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分子群体蜕变状况的严重不满。人们呼吁知识分子重新进入公共领域,关注公共事务,不希望这些受过精英化教育的群体,在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前集体失声。最初的谈论只是集中在知识界,尤其是人文知识界。但很快便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7期推出特别策划专题“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公共知识分子”一词正式在大众媒体传播开来。这些名单里有人文社科学者、作家、艺术家、媒体人,可以说是当下知识界中最有代表性的群体。
  但2011年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在互联网和大众媒体中开始被简称为“公知”。当“公共知识分子”被简称为“公知”的那一刻起,这一名称就被严重贬低了。一些负有特殊使命的媒体和言论人士,开始有计划地针对“公知”实施污名化,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所谓“公知”的攻击,一般来自几个方面:一种是审判式的,一般是公开的主流媒体上某种观念代言人的受命作文。他们动用话语特权,以一种一成不变的观念和居高临下的口吻,对有争议的现象进行审判。另一种是标签式的,这种手法首先无须论证,直接将“公知”一词变成一个贬义词,跟“臭老九”、“汉奸”、“四类分子”之类的词汇一样,然后将这样一个脏词扔到对手的身上,自己似乎变得纯洁了并且大获全胜。
  一般性地在公共领域谈论公共话题,这并非知识分子的特权,而是任何一位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我们很容易在历史上找到知识分子介入公共事务的范例,比如雨果、左拉、索尔仁尼琴等所谓“良心”作家,以他们的写作,直接干预了现实事件的进程。但另一类写作者,比如普鲁斯特、卡夫卡之类,却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淡漠,他们在私密的空间里完成了对一个内在的精神空间的探索和批判性的摹写。但与他们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就对自己时代的生存经验的揭示和批判而言,普鲁斯特、卡夫卡这样的作家,在深度和强度上,都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极限。对于这一类知识分子而言,真理即至善。
  如果知识分子以追求真理性为其精神活动的终极目标的话,那么,他们就应该是唯一能够超越自身社会阶层身份和利益之局限性的群体,是一个不仅可以质疑和批判社会,同时还可以质疑和批判自身的群体。这种质疑和批判性的力量,并非知识分子天然的道德优越性所在,而是“知识真理性”自身的本质规定。现代知识真理,就是建立在不断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其他文献
台北,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此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收藏家六百多人集聚一堂,有话要说。他们想说什么?意欲何为?综观之,一言以蔽之,是想探讨和解决“收藏,做什么?”的问题。  此次收藏大会放在台北开,甚为明智。因为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现实范例提供答案。此番,不管是在台湾收藏家的私宅里,还是在精英收藏家组成的收藏组织“清玩雅集”纪念藏品展上,不少参会藏家感触良深:两岸的收藏文化差异甚大,大陆收藏
期刊
每当提起上影厂老演员、著名喜剧艺术家关宏达,我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两幅画面:第一次见老关的情景,以及最后一次告别老关,喜剧开头,悲剧结束。  1963年9月我分配到上影演员剧团工作,第一天报到,布加里老师带着我和在剧团参加学习的老演员见面。那天老关坐在藤椅上正和曹铎、方伯、韩非聊天,布老师一一介绍后,我向几位老演员致意并握握手,老关也急忙站起来和我握手,只见他坐的藤椅也跟着他一块儿起来了,曹铎一把按
期刊
掩映于徐家汇公园内的小红楼,是中国唱片出版业的地标建筑。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百代公司在此设厂生产钻针唱片。三十年代英商音乐电器实业公司接手后,在小红楼旁新建一座300㎡录音室。录音采用话筒电声放大的“电气录音”,添置了先进的翻片设备,机械重锤原动刻纹机及光学测试频率器等,装备24台半自动压片机。成为当时我国和东南亚地区设备最新、产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唱片出版制作中心。  上世纪三十年代,任光在上海百代
期刊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原风—河南文化周”不久前在上海举行,活动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广场演出、文化讲座和节目交易五部分,其中来沪展演的话剧《红旗渠》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起了轰动。随着《红旗渠》演出精彩落幕,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文汇报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上海
期刊
主持人:这些年来,随着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相声这一原本流行于北方的曲艺艺术形式,在上海扎下了根,并且逐渐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绚丽花朵。不仅成立了好几个专业社团,更推出了诸如金岩、赵松涛、王自健等青年相声演员,他们有的深入基层,有的走上电视,有的扎根剧场,以年轻人特有的拼搏与努力在上海的演出市场站住了脚跟,并引起了一股热潮。在座的很多曲艺界前辈见证了海派相声的起起伏伏,未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高龙海(
期刊
2011年发生了很多事——  那一年,京沪高铁开始运营了;  那一年,最高法院出台了新《婚姻法》  司法解释三;  那一年,卡扎菲被利比亚人推翻了;  那一年,王丽云和编剧吵起来了。  啪!(惊堂木)——看官,吵架?女主角和编剧?还是在新剧的开机饭上,这还了得!  王丽云,梅花奖得主,解放军总政话剧团的演员,她和名不见经传的编剧在《丈母娘来了》的开机饭上争执起来。为什么呢,这要让旁人猜,想都不用想
期刊
老友左泥驾鹤西去,倏忽已八个年头了,缅怀之情无时或释。左泥不仅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作家,更是编辑《重放的鲜花》一书的资深责任编辑。想起那年一起参加京华笔会,在“梅园”踏雪赏梅的情景,物迩人遐,记忆犹新。那天特别寒冷,我们却兴致勃勃。园并不大,但亭台水榭,秀楼飞檐,古色古香;四周假山环绕,遍植腊梅,因此誉满京华。隆冬季节,梅花盛开,赏梅者如潮。我和左泥坐在腊梅拱卫的八角亭里品茗赏梅,凛冽的寒风送来腊梅缱
期刊
壹  1964年,江青来上海,与张春桥一起组织姚文元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第二年姚文发表,引起文化知识界很多人的不满。当时身为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张春桥听到后,便设计“引蛇出洞”,命令有关报刊邀集一些专家、学者座谈讨论,鼓动大家发表意见,然后再把他们的意见整理出来,以备批判之用。李俊民也是被邀参加座谈讨论者之一。  1966年“文革”开始,古今中外的大部分作品,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成了封资
期刊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无爱慕。”  翻看陈希米的文章,劈面一句话就是这个,《旧约·诗篇》的这一段文字被一个女人顺手放在了开篇,用得那么狠,内心又那么皎洁,真是明月一样的句子,展现了她的惊人的才华。  38岁高位截瘫的他娶了她,60岁时他撒手西去,携手22年,她都相伴他左右。她嫁他的时候,他的朋友感叹“这个带有音乐之声姓名的太太很年轻、很美丽、很温柔、很明朗,气质仿佛
期刊
右页一大一小两张照片,都是摄影界牛人拍摄的:大照片为崔益军所摄,小照片为祖忠人所摄。  先说小照片。好多年了,娱记们访不到美丽的向梅。无论通过何种门路,无论怎样说服利诱,她就是不愿面对记者。有人分析可能是她长久没有在银幕上塑造形象了,有人分析可能岁月流逝,她的美丽打折扣了。可是,祖忠人居然在新近拍到一张向梅的照片,她依旧光彩照人。这张摄于2012年的照片让我小小惊喜了一下。据了解,这是向梅在上海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