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及影响的调查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15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安徽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新闻的需求及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新闻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而形式和内容上,则呈现“竞技化”、“娱乐化”的倾向。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新闻满意程度普遍不高,说明受众对新闻专业化及新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积极的体育新闻传播有利于大学生们认识体育、热爱体育,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1009605
  大众传播学理论中,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也是传播的终点。一旦离开了受众,新闻传播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体育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如此。受众在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寻求符合自身需要、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说,受众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巨大且深远[1-2]。相关调查显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取体育信息的不同职业群体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2%[3]。高等院校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活跃、主体意识鲜明,将这一群体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更有利于体育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更好更优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安徽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新闻的需求及现状,为体育新闻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能充分了解安徽工程大学在校学生作为体育新闻传播受众的现状及特点,本调查对安徽工程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80份。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以及英语专业等。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查询和访问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检索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对体育新闻量满意度的分析与评价
  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28%的受众对体育新闻量的满意度高,57%的受众满意度较高,10%的受众满意度一般,5%的受众满意度低。总体上看,当前体育新闻从量上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受众的需求。就我国而言,体育新闻的主要载体包括:①专业性的体育报纸、杂志等刊物;综合性报刊的副刊、版面等;②各级电视台、电台的体育频道;各级电视台、电台综合频道的体育栏目;③专业性体育网站;综合性网站的体育板块。从量上说,体育新闻规模庞大,已经确确实实地走入了大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对于5%的被调查者满意度低,究其原因,可能与体育新闻报道面不够宽,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有很大关系。
  (二)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接触体育新闻传播频率的分析
  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38.7%的受众每天更新体育新闻资讯,32.5%的受众更新时间保持在2-4天,仅有4.9%的受众表示从不接触体育新闻传播,接触体育新闻传播频率的调查如表3所示。说明安徽工程大学在校学生对体育新闻的接受度较高,且接触频率较高,体现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及由此产生的新闻资讯的高度关注。现如今,我国体育新闻的传播速度及更新频次基本可满足受众需求,其内容更新普遍是以日为单位,而各大门户网站的体育新闻更新更是以分钟为单位,将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发挥到极致。
  (三)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接受体育新闻的途径分析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传播业的高速发展,体育新闻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口头传播、报刊、广播电视等,其中网络更是在近些年异军突起。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35.6%的受众选择网络作为其接受体育新闻最重要的途径,29.8%的受众选择了广播电视,18%的受众选择了手机,11.6%的受众选择了报刊,仅有5%的受众选择亲身观察、口头传播等接受途径。由此可见,网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传播媒介,成为在校大学生接受、更新体育新闻资讯最主要的途径。海量的信息储存、时效性强、鲜明的互动性及多媒体的融合使得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值得关注的是,手机集四大媒体之优势,同时又具有无线网络媒体传输的随时随地随身的新特征,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体育新闻的重要方式[4]。
  (四)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对体育新闻社会功能认识状况的分析
  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其功能主要体现为向受众提供体育领域发生的事情,对体育领域进行舆论监督,同时为受众提供体育教育、体育信息服务,并通过其体育报道娱乐受众[5]。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新闻的社会功能中各成分比重也相应调整,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对体育新闻社会功能认识调查表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39.3%的受众将娱乐功能放在首位。娱乐是体育的自然属性。在我国,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大众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体育新闻的娱乐化程度不断加深。这是体育媒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体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表现。
  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发生了许多重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从政治需求转向全体中国人的根本需求。中国体育曾经承载了太多的政治理想,而体育新闻的宣传、教育功能也曾经被无限放大,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排精神”、“乒乓外交”等都是通过大众媒介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我们在辨证地看待体育新闻的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不能否认具有精神品位的体育新闻才是有生命力的。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30.7%的受众将宣传教育功能放在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仅有10.7%的受众将舆论监督功能放在首位。20世纪初,中国足球“假球案”的影响力和震慑力是史无前例的,各路媒体纷纷参与其中,从一个方面也促使了体育传播媒介加强对体育领域的舆论监督。随着社会机制不断完善,相信体育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也会日趋成熟与完善。   (五)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对不同类型体育新闻的关注程度分析
  本研究从传播内容的视角将体育新闻划分为竞技体育、娱乐休闲类、教育类、评论类及服务类,设置问卷要求选择满意程度最高的即首要关注的体育新闻类型,结果如表5所示。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56%的受众选择了“竞技体育”。 纵览当今各类体育类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介,凡体育新闻报道,无不以竞技体育报道为主。正如《体育新闻报道》一书中所说“赛事报道并不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唯一内容,但它却一直是大部分体育版的基础”[6]。“竞技体育”凭借其信息的丰富性及不可预测性,极大地体现了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也使得其受众具有以中青年为主、以男性为主的鲜明特征。
  28%的受众选择了“娱乐休闲类体育新闻”。体育自诞生之初就是一种娱乐休闲活动,时至今日,体育新闻也正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尽可能生动、全面地向受众展示体育活动的情景、结果及过程中有趣的人事物等等。受众不仅仅希望了解体育比赛的赛程、结果,更希望了解比赛背后的新闻,例如运动员的动态、心理状态,赛场上的技战术运用,以及记者专业而中肯的分析、评价等等,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新闻事实及更多的娱乐享受[7]。
  (六)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对体育新闻属性满意程度分析
  调查问卷对包括真实性、客观性、服务性、时效性等体育新闻的主要属性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时效性”的满意程度最高,达到45%。由于体育新闻传播内容的特殊性,使得其对时效性有着超乎寻常的严苛要求。体育活动发生的时间、结果等与新闻报道的时间差越小,其影响力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当下,主流门户网站的体育新闻报道更新,甚至精确到以分钟为单位,力图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最新最快的体育新闻资讯。
  而调查过程中,满意程度最低的分别是“客观性”和“真实性”。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报道过程中应该尽力摒弃主观感情色彩,努力做到报道的客观公正。然而事实是,体育新闻在撰写过程中除了完成事实的陈述,或多或少地总会掺杂“个性化”的色彩。例如体育新闻总是优先报道明星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的消息,树明星运动员“高大全”的形象,宣扬表彰成就、崇尚胜利的情绪。不仅如此,在一些重大竞技体育赛事的报道过程中,对于某些我国传统优势项目,现场解说员或者嘉宾也往往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对比赛的过程和情景进行报道和评述。只有把握好“个性”、“风格”的尺度,才能在不折损体育新闻“客观性”的前提下,做好体育新闻报道,获得更多受众的肯定。
  “真实性”之所受到质疑,源于体育新闻娱乐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普利策曾经说过:“体育、绯闻和犯罪是传媒吸引受众的三大法宝。”在体育传播领域,体育新闻大有与娱乐新闻并轨的趋势,越来越关注体育明星的个人隐私、情感纠纷、赛场暴力等等,试图以感官刺激作为吸引受众的武器。从2001年起,《新闻记者》杂志社负责评选当年“中国十大虚假新闻”,而体育虚假新闻上榜势头明显,成为继经济新闻、文艺新闻之后的第三大重灾区[8]。真实是新闻的本源,只有回归本源才能重新树立体育新闻的权威形象,才能获得受众的信赖。
  (七)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对几大体育媒体信任度的调查分析
  受众的信任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其适应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下简称CCTV-5)获得的信任度最高,达到38%。CCTV-5依托国家级的权威电视平台,其技术的先进性、资源的丰富性及较高的社会影响力,使得CCTV-5亦获得了非常高的媒介公信力。紧随其后的是各大主流门户网站,如新浪体育、搜狐体育等等,受众信任度达到26%。而专业性的体育报纸获得的受众信任度不高,如《中国体育报》、《体育快报》等,仅为1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正在逐步弱化,这可能是纸质媒体共同面临的重大考验。同时,安徽省也没有一份地方性的专业体育报纸,而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也十分有限,群众体育也亟待普及,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心理位置,受众都是越近越喜欢越关注的。反观专业性体育杂志获得的受众信任度却高于体育报纸,达到18%,例如《体育博览》、《足球周刊》、《当代体育》等等。在媒介融合时代,专业体育杂志也在寻找自己的融合发展之路。除了开办电子杂志、开发手机阅读终端等努力拓宽发行渠道之外,更立足本身,加强内容的时效性、丰富性、专业性及深刻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等等。
  (八)安徽工程大学在校生接受体育新闻影响因素的分析
  接受体育新闻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指的是受众出于自身需要,自主自发地选择、接受体育新闻。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选择主要呈现为“热爱体育运动”、“透过体育运动陶冶身心、完善自我”、“关注体育关注社会关注国家”。这部分大学生是体育新闻受众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健康观、运动观及社会责任感,将体育视为其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其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更是其适应社会的有效手段。而受客观因素影响的受众也占一定比例,由于受到外界影响被动接受了体育新闻传播,这部分受众也是值得体育新闻争取的受众。
  值得肯定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认为自身受到了体育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参与或更多地参与体育及其相关活动。体育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普及、丰富体育知识,获取各类体育赛事信息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各类体育运动项目重的杰出运动员,凭借其较高的体育竞技水平、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大学生们心目中的体育明星,借由体育新闻传播的平台,受众可以全方位、近距离了解自己喜爱的明星运动员,这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动因之一。
  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与体育新闻中的热点呈现趋同性。在校大学生受体育新闻热点项目影响较深,乐于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例如,汤姆斯杯及尤伯杯羽毛球赛期间,羽毛球这项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更好更广泛地普及。而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期间,大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体育新闻传播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有利于大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新闻凭借其丰富的信息量融入了大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报道面有待拓宽。
  2.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深入,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崛起,丰富了在校大学生接受体育新闻的途径。
  3.“竞技体育”在体育新闻传播中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成为在校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内容。值得关注的是,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体育新闻都显现出“竞技化”、“娱乐化”的倾向。
  4.随着受众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对体育新闻属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普遍对体育新闻的“客观性”及“真实性”满意度不高,存在一定质疑,由此也导致其对体育新闻传播媒介缺乏信任。
  5.体育新闻传播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日趋明显,健康积极的体育新闻传播有利于大学生们认识体育、热爱体育,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建议
  诚如《受众分析》一书所言,“今天的受众已不再只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间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如何从历史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全面描绘受众的各种面相和角色,分析其特点,把握其变化规律,已成为受众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9]大学生作为体育新闻传播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了解其心理特征及倾向。在了解、掌握了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体育新闻传播媒介才能实现有价值、有精神品位、有效的传播[10]。
  不仅如此,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新闻事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新闻素材更是俯拾即是。如何在海量的体育事实中进行选择从而报道,体育新闻传媒有其自身的价值标准,引入“把关人”这个概念更是势在必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这一概念,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11]就目前而言,急需培养专业的体育新闻传播“把关人”,提高其专业素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符合其需求的体育信息。引导在校大学生关心体育、热爱体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体育传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肖建波.谈学校体育与大众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9(22):93-94.
  [4]王呈,马玲,吕辰晶.网络社交与网络新闻受众行为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的量化分析[J].新闻世界,2012(6),196-197.
  [5]毕雪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6]布鲁斯·加里森,马克·塞伯加克.体育新闻报道[M].郝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王选琪.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理性审视[J].新闻知识,2010(4):35-36.
  [8]吴文峰.我国体育大众传播中泛娱乐化的传播学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4):30-34.
  [9]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刘书林.论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J].旅游纵览,2013(6):295.
  [11]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吴晓红]
其他文献
摘要:从媒体建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83-2015年间央视春晚中农民工节目进行分析,发现春晚中的农民工形象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形象缺失——被嘲讽的“边缘人”——开始被接纳赞颂——农民工精神风采绽放。农民工形象的变化与国家政策、农民工自身的变化、春晚自身的生存发展需求及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看来,春晚中的农民工形象有失片面化,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其面临的困境和难
期刊
摘要:中国军民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国成了二战时期的东方主战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安徽大部沦陷,安徽人民遭到敌军铁蹄的血腥蹂躏。安徽军民或  在本省的土地上,或在他乡甚至异国奋起反抗,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为揭开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的新的一页,开创无限光明的未来,承受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安徽; 正面战场; 敌
期刊
摘要: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事关工会工作全局。目前,教育系统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各级教育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争取党政支持,积极加强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职工之家”建设,改进工作方式,增强组织活力。  关键词:教育系统;工会;自身建设;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6008605  To strengthen and
期刊
摘要:毛姆在创作中特地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明纳入自己的视野。但是作为一位生活在帝国主义背景下的西方作家,毛姆作品中对中国的书写——中国的臆想及其种族观念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东方主义的烙印,贯穿着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的文化霸权观。拟以其经典小说《彩色的面纱》为例,采用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视角,分析毛姆作品中的中国这一他者形象,论述其东方主义思想及表现。通过细读文本中的描写中国的情节和分析其中的东方主义殖民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压力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安徽某高校大胆创新,在安徽省属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工联合会,借助青年群众性组织的形式、优势和特色,激励青年教职工奋发成才,引导青年教职工爱岗奉献,凝聚青年教职工建功立业,打造了固定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依托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应
期刊
摘要:利用知识挖掘的方式,描绘了近30年来舆论研究的轨迹。在总结发现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学科发展的可能路径。认为舆论学需要立足本土,注重学科建构,注重研究方法,在  鼓励学术争论的基础上,不能缺少国际意识、问题意识,需要统一一些对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等的认识。  关键词:舆论研究;知识挖掘;舆论反思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
期刊
摘要:农业基础设施包括生产基础设施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两大类别。以2000~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例,验证农业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产出的影响。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分析方法,具体衡量农业基础设施各项投入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通讯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水利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预期的高。农业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要继续加大投资、优化结
期刊
摘要:采用多元统计综合评价方法,依据淮南市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借助STATA12.0软件工具,选取皖江城市群10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提取9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比较与评价,找到各个城市的发展优势与,最后提出皖江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优势比较;STATA;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要:马克·布洛赫是饮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法国“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对于生活在20世纪前半期,尤其是亲身参战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布洛赫来说,其在战火中草拟的《奇怪的战败》一书中对法国二战败亡原因的分析与反省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关键词:马克·布洛赫;法国;二战;战败;爱国情怀;分析;反省中图分类号:K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6001705  A patriotic
期刊
摘要:在西方文明的两大发源地——希腊和希伯来——分别诞生了哲学和犹太教,基督教实为两大古代文明汇合而生的异果。就柏拉图与摩西的关系,作为基督教护教者,早期教父展现了由不同的立场所构成的光谱:从最初简单拒斥柏拉图,到控诉柏拉图剽窃摩西,到最终礼赞柏拉图为“希腊的摩西”,并授予他仅次于摩西及其他先知的二号角色。在此过程中,通过由柏拉图哲学所代表的希腊哲学,基督教突破犹太教的民族性,而走向了“普世化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