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候的开明是一家兄弟书店,资本少,不过四五千元;工作人员也少,一共不过四五个人。开明的业务发展很快,不过一年光景,六十号这一幢兼做住宅、宿舍、编辑所、发行所的房子已经不够展布了,又租了隔壁六十四号的房子。编校方面也添了人,出书的方向也渐渐有所改变,关于妇女问题的书少出了,文学书和青少年读物增多了。
1928年,由夏丐尊、刘叔琴、杜海生、丰子恺、胡仲持、吴仲盐等发起,开明书店改组为有限公司,资本五万元。1929年,公司正式成立。1930年增资五万元,1931年又增五万元,共计股本三十万元。经理先是杜海生,章锡琛自认协理。发行所先从宝山路搬到望平街,又从望平街搬到福州路,跟中华书局对面,俨然一家大书店了。
编译所也搬过几次家,先从宝山路搬到兆丰路,再从兆丰路搬到梧州路,租了一家丝厂的大厂房,前面做编辑所、总办事处和货房,后面是美成印刷厂。编译所长是夏丐尊。主持编译工作的有叶圣陶、王伯祥等。那时候,开明已经确定以出版中学教科书和中学课外读物为主要方针。夏、叶两位先生在青年读者当中有极高的威信,他们自己编写的几种指导青年语文学习的书,给青年们的帮助很大。圣陶是个文学家,也是个很好的编辑工作者。他那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开明同人做出了好的榜样。
初期的开明书店,机构小,工作人员不多,都是一些趣味相投的朋友,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分工,完全是手工业作风,里面充满了一种温暖的气氛,自然而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兴趣性,不斤斤计较工作时间和报酬。刚改组成为有限公司的时候,还保持着这种作风,但不久情况就改变了。大约从1933年起,开明开始拟定各种规章制度,陆续公布。这些规章制度,大部分是从商务那里抄来的,多数由丁晓先草拟,经会议通过。婢学夫人,学得个四不像。那时公司一共只有一百多个工作人员,组织系统却分为三个处所,一个室,十八个部,三十三个课和四个委员会。职工每天上下午签到,旷工照扣薪水。还有其他各种章则。这样一来,过去的那种温暖气氛,给一扫而光了。那时候,我已经进开明,我跟锡琛谈过,我说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其弊在于容易挫伤同事们的积极性。但锡琛他们的看法跟我不同。本来呢,为了严密内部组织,搞好分工合作,定一些规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顾到开明的特点,考虑如何保持那种优良传统,如何发扬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然而锡琛他们完全不考虑到这些。锡琛也没有想到像叶圣陶为什么要从商务跑出来,做开明的编辑。不久,圣陶就在他的故乡苏州盖了几间房子全家搬了去。
随着业务的开展,机构的扩大,各地分店的增设和人员的添加,也给开明带来了一些困难。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大概也是一种规律吧,出书愈多,营业愈发展,愈加感觉到钱不够。当时开明表面虽然生意兴隆,内部却天天过年卅夜。再加当时应付国民党反动派,更是一种棘手的事情。开明先后出版了好几十种中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必须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才得发行,那就不得不跟南京的官方虚与委蛇。我记得有两桩事情,开明应付得相当好。一桩是沈端先(即夏衍)译的高尔基的《母亲》被禁售,他们把“孙充瑞”改为“沈瑞先”,《母亲》改为《母》依然继续印行。一桩是郭老(郭沫若)的《离骚今译》里面有“党人之偷乐”一句,审查老爷认为是暗骂国民党,不给通过。章锡琛就质问他们:“是不是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国民党?”问得他们哑口无言,只好通过。而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了。开明总厂被毁,资产损失达全部资产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摘编自《文史资料选辑》)
链接
解放以前,全国有六家大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局和正中书局。这六家书店,前五家是民营的,正中书局是国民党官办的。解放以后,正中书局不存在了,世界、大东也相继停业,开明书店于1953年跟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
开明书店资本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万元,远比不上商务、中华,出版物的数量也不多。但是由于它的服务对象明确,对出版物质量的重视,更由于始终坚持中间偏左的立场,所以在当时被公认为是一家比较进步的书店,在六家大书店当中,一般人都把它跟商务、中华看作鼎足而三的。
商务创立于戊戌政变前后,中华创立于辛亥革命时期,而开明则创立于五四运动以后,各有其历史背景。尤其开明的产生完全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因谈新性道德和办《新女性》杂志而被商务印书馆解职,于1926年8月创办开明书店。
现在开明出版社早已跟青年出版社合并,“开明书店”这块牌子不存在了,但应该有人把它的历史记下来。
1928年,由夏丐尊、刘叔琴、杜海生、丰子恺、胡仲持、吴仲盐等发起,开明书店改组为有限公司,资本五万元。1929年,公司正式成立。1930年增资五万元,1931年又增五万元,共计股本三十万元。经理先是杜海生,章锡琛自认协理。发行所先从宝山路搬到望平街,又从望平街搬到福州路,跟中华书局对面,俨然一家大书店了。
编译所也搬过几次家,先从宝山路搬到兆丰路,再从兆丰路搬到梧州路,租了一家丝厂的大厂房,前面做编辑所、总办事处和货房,后面是美成印刷厂。编译所长是夏丐尊。主持编译工作的有叶圣陶、王伯祥等。那时候,开明已经确定以出版中学教科书和中学课外读物为主要方针。夏、叶两位先生在青年读者当中有极高的威信,他们自己编写的几种指导青年语文学习的书,给青年们的帮助很大。圣陶是个文学家,也是个很好的编辑工作者。他那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开明同人做出了好的榜样。
初期的开明书店,机构小,工作人员不多,都是一些趣味相投的朋友,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分工,完全是手工业作风,里面充满了一种温暖的气氛,自然而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兴趣性,不斤斤计较工作时间和报酬。刚改组成为有限公司的时候,还保持着这种作风,但不久情况就改变了。大约从1933年起,开明开始拟定各种规章制度,陆续公布。这些规章制度,大部分是从商务那里抄来的,多数由丁晓先草拟,经会议通过。婢学夫人,学得个四不像。那时公司一共只有一百多个工作人员,组织系统却分为三个处所,一个室,十八个部,三十三个课和四个委员会。职工每天上下午签到,旷工照扣薪水。还有其他各种章则。这样一来,过去的那种温暖气氛,给一扫而光了。那时候,我已经进开明,我跟锡琛谈过,我说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其弊在于容易挫伤同事们的积极性。但锡琛他们的看法跟我不同。本来呢,为了严密内部组织,搞好分工合作,定一些规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顾到开明的特点,考虑如何保持那种优良传统,如何发扬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然而锡琛他们完全不考虑到这些。锡琛也没有想到像叶圣陶为什么要从商务跑出来,做开明的编辑。不久,圣陶就在他的故乡苏州盖了几间房子全家搬了去。
随着业务的开展,机构的扩大,各地分店的增设和人员的添加,也给开明带来了一些困难。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大概也是一种规律吧,出书愈多,营业愈发展,愈加感觉到钱不够。当时开明表面虽然生意兴隆,内部却天天过年卅夜。再加当时应付国民党反动派,更是一种棘手的事情。开明先后出版了好几十种中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必须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才得发行,那就不得不跟南京的官方虚与委蛇。我记得有两桩事情,开明应付得相当好。一桩是沈端先(即夏衍)译的高尔基的《母亲》被禁售,他们把“孙充瑞”改为“沈瑞先”,《母亲》改为《母》依然继续印行。一桩是郭老(郭沫若)的《离骚今译》里面有“党人之偷乐”一句,审查老爷认为是暗骂国民党,不给通过。章锡琛就质问他们:“是不是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国民党?”问得他们哑口无言,只好通过。而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了。开明总厂被毁,资产损失达全部资产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摘编自《文史资料选辑》)
链接
解放以前,全国有六家大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局和正中书局。这六家书店,前五家是民营的,正中书局是国民党官办的。解放以后,正中书局不存在了,世界、大东也相继停业,开明书店于1953年跟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
开明书店资本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万元,远比不上商务、中华,出版物的数量也不多。但是由于它的服务对象明确,对出版物质量的重视,更由于始终坚持中间偏左的立场,所以在当时被公认为是一家比较进步的书店,在六家大书店当中,一般人都把它跟商务、中华看作鼎足而三的。
商务创立于戊戌政变前后,中华创立于辛亥革命时期,而开明则创立于五四运动以后,各有其历史背景。尤其开明的产生完全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因谈新性道德和办《新女性》杂志而被商务印书馆解职,于1926年8月创办开明书店。
现在开明出版社早已跟青年出版社合并,“开明书店”这块牌子不存在了,但应该有人把它的历史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