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新課程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堂教学
一、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适当活动,他们才能轻松有趣地投入学习。 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则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加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平均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把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学具袋中的小圆片平均分给几个人,分到的结果相同。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在玩中不知不觉就把抽象的“平均分”意义和平均分的方法牢牢掌握住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意犹未尽。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慢慢感受到原来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也可以是充满趣味其乐无穷的。
再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6减7怎样算?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拿出26根小棒,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6根中减7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教学时,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交流热烈、合作愉快。学生不仅掌握了退位减的算法,而且能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真正地融入集体,学会与人团结合作,在合作中善于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彰显自己的个性,乃立足社会之本。所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是学校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倡导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动手操作能很自然轻松地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9的分与合”时,引导孩子通过摆小棒探究进行小组合作操作,谁来摆、谁来组织、谁来记录、谁来展示学习成果、谁来总结就需要小组中的成员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在这种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像、学会创造。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后,“拼出美丽的图案”一节操作性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拼出不同的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本身是生活现象的概括和提炼,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把课本中的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开拓出可供他们思索、探讨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有意义。例如:在教学毫升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切感知“毫升”这个容积单位,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对“毫升”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并结合度量茶杯、碗、勺子、保温盒等的容积,让学生加深对“毫升”的理解。学生边操作边动脑,手脑并用,顺应了学生好奇喜动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兴趣,使学生在亲历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理解。学生都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学习数学非常有意义。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学习内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使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主动发展,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俞洁文. 小学数学学科综合与实践教学案例研究[M].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1.
[2] 徐丽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8.
[3] 林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分析[J]. 数学大世界,2018(3).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堂教学
一、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适当活动,他们才能轻松有趣地投入学习。 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则能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加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平均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把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学具袋中的小圆片平均分给几个人,分到的结果相同。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在玩中不知不觉就把抽象的“平均分”意义和平均分的方法牢牢掌握住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还意犹未尽。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慢慢感受到原来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也可以是充满趣味其乐无穷的。
再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6减7怎样算?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拿出26根小棒,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6根中减7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教学时,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交流热烈、合作愉快。学生不仅掌握了退位减的算法,而且能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真正地融入集体,学会与人团结合作,在合作中善于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彰显自己的个性,乃立足社会之本。所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是学校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数学课堂中倡导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动手操作能很自然轻松地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9的分与合”时,引导孩子通过摆小棒探究进行小组合作操作,谁来摆、谁来组织、谁来记录、谁来展示学习成果、谁来总结就需要小组中的成员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在这种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像、学会创造。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后,“拼出美丽的图案”一节操作性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拼出不同的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本身是生活现象的概括和提炼,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把课本中的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开拓出可供他们思索、探讨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有意义。例如:在教学毫升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切感知“毫升”这个容积单位,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对“毫升”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并结合度量茶杯、碗、勺子、保温盒等的容积,让学生加深对“毫升”的理解。学生边操作边动脑,手脑并用,顺应了学生好奇喜动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兴趣,使学生在亲历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理解。学生都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学习数学非常有意义。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学习内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使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主动发展,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俞洁文. 小学数学学科综合与实践教学案例研究[M].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1.
[2] 徐丽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8.
[3] 林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分析[J]. 数学大世界,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