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空间,还一份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以学定教;数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一、未雨绸缪,做好思想观念的改变
  初次接触“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在2011年10月24日金华市数学优质课评比及观摩教学研讨会上。记得当时有一位磐安安文初中的胡晶晶老师上了一堂《同底数幂的乘法》,在用“求长为2宽为2长方形面积”引入后,就在屏幕上出示了自学指导及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得到同底数幂法则的由来,进而对法则进行当堂训练。这是我初次在公开课上看到老师在教学模式上做如此大胆的尝试,虽说还有很多有待探讨的地方,但是毕竟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上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对我的触动很大。回来之后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知道了这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永威中学和洋思中学已彻底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还有和我一样还没有转变观念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和尝试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了。但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转变是不行的。
  二、拨云撩雨,细看“以学定教”的本质
  所谓“以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所谓“定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生生、师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增长点。这种模式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我总结出了这种教学模式下的两个转变:
  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对该模式的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始至终学和练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运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时,不再是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而是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在刚刚结束的金华市初中数学核心知识(函数专题)教学研讨会上,永康中学的金时玲老师上了一堂《反比例函数(1)》,我觉得就是对“以学定教”非常好的诠释。
  她在用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一个地球!”这句话来引入反比例函数后,就用一根鲜明的主线贯穿始终,由“初读浅识”——“精读认识”——“再读新知”——“走进生活”,巧妙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整堂课中,教师这个组织者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堂课有三个主要环节:“以学”环节、“定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金时玲老师在用一句话导入新课之后,马上在“初读浅识”这个环节设置了两个初级学习目标:(1)完成书中的问题;(2)搞清什么叫反比例函数。请学生用4分钟阅读书本第4页。这个“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旁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主要环节环环紧扣,在“精读认识”中,金老师设置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y=中,x,y,k分别是什么?对它们有什么要求?(3)k≠0,为什么?然后请学生继续阅读。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那就很难让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效果。金老师的这种限时目标,真正的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这“粗读”和“精读”就是“以学”环节。
  “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如果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正因如此,学生的课堂学习也就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压抑状态,更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主要是用耳朵听,其他的学习功能几乎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大多数知识学生只能左耳进右耳出,很难达到巩固,更不要说形成能力。所以我们大家也在一直在寻找和探索一种课堂高效的教学模式。如金老师的课中,“粗读浅识”环节,学生就乐于接受比较简单的初级学习目标,积极地通过阅读去探究新知识。在“精读认识”环节,学生还在组内作了积极探讨,这样,先会的学生就教不会的学生,不同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收获。
  实施“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五个转变:主动性,当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独立性,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独特性,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体验性,鼓励学生多种形式参与,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问题性,一方面使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以学定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
  三、春风化雨,运用“以学定教”打造有效课堂
  上学期我在金华市优质课观摩研讨会上听了胡晶晶老师的课,回来后就尝试着放手,但是还是没有放的太开,到现在我也是有些担心: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自己也看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我慢慢在转变,正在尝试着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近6年我都在教九年级,又到九年级中考前的紧张复习了,今年采用的复习用书是《聚集新中考》,和往年一样,总觉得复习用书上的内容很多,一堂课下来完成书上的例题都很紧张,除此之外,还要完成课外的配套练习,学生完成之后,还得讲解,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不但学生的复习效果欠理想,自己也觉得天天身心疲惫。对这个不良的教学效果我进行了反思,经过一些时间的思考和蕴酿,结合“以学定教”这种新模式给我的触动,我作了以下尝试:把班里的48学生分成8个组,定了8个数学成绩较优秀的组长,在中午的50分的数学自习时间用前面的40分中让学生独自作业,完成配套的当堂练习,然后最后的10分钟留给学生解疑。请八个组长下来,每大组两个,给其他学生解决不会的题目。这样试了一周左右,发现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涨,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态度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我自已也省力了不少,只要在课堂上帮学生集中解决那几个典型的难题即可。分组学习,以学定教,真正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九年级的数学复习,也免不了和各种模拟试卷打交道,经常要讲评试卷,在试卷讲评课中,我也对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在试卷评讲课上,我根据阅卷时的统计、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先解决共性的错误,让学生自行更正,发挥小组兵教兵作用,然后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针对组长的反馈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评,再用类似题目进行延伸巩固。对于个别问题则让同桌、前后桌讨论解决,特差学生的问题个别辅导。以前我在试卷讲评课中,总是在课堂上讲解每一道具有共性的错题,觉得一堂课的时间不光我自己讲得累,而且还讲不了很多内容,然后学生也有“疲于奔命”的感觉。现在正在尝试的“以学定教”模式则能较好地处理这个矛盾,既解放了老师,又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
  四、薄云愁雾,谈探索“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困惑
  我对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是肯定的,也是坚决执行的。但是在学习和探索这个模式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解的困惑。
  1.数学课本上有少量例题,没有完整的书写格式,学生觉得没有依据可循,所以自学起来比较吃力。
  2.我的最大的困惑就是数学课堂的时间明显紧张或不足,学生容易提出新问题、发生争论,所以存在时间不够的问题。
  3.如何在确保学生“以学”的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也是一个挑战。
  总之,对“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这种教学模式给我的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以及随之提升的课堂实效,让我有一种莫大的感慨:只要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将还你一份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杨福海:《课程.教材.教法》1994..3
  [2]韦国锋:《广西教育》1997.3
  [3]覃伟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施活动导学实验研究》1998.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清溪初中 321300)
其他文献
责任  爷爷被一只蜘蛛咬了, 他看起来非常沮丧, 于是我准备给他去拿些药膏。可是,就在我走出房间前, 我听到爷爷说:“到了这个年纪, 实在是承担不了当蜘蛛侠的责任了。”看着你长大  初中的时候,我的身高不到一米五,比班上很多女生都要矮一截。到了高中,我和一个初中女同学同班,我还是比她矮。到了高三,我长到一米八。毕业那天聚餐,她单独对我说:“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了,我是看着你长大的……”餐前祷告  有一
摘要:“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或仿写片段,借鉴篇章结构或拓展延伸,探究文章内涵。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有明确了作文写作教学的前进方向。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文章写作发生点的确立却又往往停留在粗疏随意的层面上,需要系统的进行整理。  关键词:读写结合;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学生和老师都极为头痛的一大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教师不愿教作文,学生畏惧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她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麗姬特都会来看望他。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布丽姬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怀念与爷爷在一起
摘要:本文基于数学文化教育的“用正多边形拼地板”课堂教学实践,体现了新课程课堂教学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而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本文借助“用正多边形拼地板”教学案例来诠释数学文化渗入课堂的精妙作用,最后带领读者走进数学文化之美,充分体现了数学具有“真、善、美”三个维度。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学实践;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21  周四早上笔者有第一节课,7:45就到学校,在办公室桌上发现一封信,是昨天晚上被笔者留下的小雷同学所写:  杨老师你好!  昨天下午你留下我谈话,本来我是有许多话想说的。但是,由于你当时强大的气场,我实在不敢说,就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向你诉说。  首先,我对你并不厌烦,也不想和你作对,因为你是继谢老师之后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就从四个方面简要谈了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124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
摘要:从2017年起浙江省的英语写作题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篇应用文,第二篇为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这种题型的变化给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困惑。尤其是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要怎样写好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和推广。这里主要谈谈概要写作的实践课例。  关键词:高中英语;概要写作;实践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初中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好物理的思维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维,同时要了解和想办法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应注重四个方面。在本文中,笔者将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求真求实、打造高校课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在本文中,笔者从认真备课、重视课前预习、扎实上课三个环节出发,以期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0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虽然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受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这就造成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学生的各类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作为化学教师,在全面倡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