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体会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的功能是: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地发展。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定位,结合个人实践,阐述如下,不吝赐教。
  1.着眼于人性的教育
  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多年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无论怎么理解,我认为都不要把知识点的教学与人性的教育脱离开来。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一门学科,语文课也不能有悖于这一规律。从近几年的中、高考命题情况来看,其中绝大部分的命题都与此有关,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在整个语文考试的比分中,占有决定性的比重。实事证明:一个是非不分、美丑不辨、不理解亲情、不明事理、没有爱心甚至没有理性而对抗社会的学生,是不会也不可能学好语文的。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这种人性化的教育,也应该是语文教师终生为之探索的课题。
  以课前三分种写作训练为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以《我的母亲》为题,提前写一篇文章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当然都大同小异,关键在于教师在点评时所站的高度和教学的理念的差异上。绝大多数教师都会从篇章结构、布局谋篇、描写方法等方面就事论事地去进行点评,而有的教师则不同,他们着眼于学生是不是真正写出了母亲的特点,组织学生讨论连自己母亲的特点都不甚了解的原因何在?从这件事上我们想到了什么?要求学生再次完成此项练习。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后者不仅涵盖了前者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更观注于对学生的人性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学会去观注人、观注社会,去培养爱心,理解亲情。不管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上来说,这种全新的理念都更加体现了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精髓。
  2.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面对个体的一篇篇课文,我们往往是把一篇篇课文肢解成字、词,句,段、篇去分析,对文章主旨的分析,也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自己对课文理解的思路上去引导,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其实,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都会因为个体生存环境的不同、观点的不一致、审视角度的不同、年龄的差异而不同,何况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域等等,对文章的理解当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以我们成人的视角、观念、理解去强行地把我们的思想强行变成学生的思想,学生应该有他们不同的思想。
  如在上初中语文第四册《敬畏自然》一课,在课堂上仅仅就课前预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时,学生的看法可真让我为之一惊。一学生谈到,自己读了这篇文章后的许多看法,发表了许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一学生谈到,自己读了文章后,从对文章的理解到现实社会的认识,最后感到了一种恬静的归宿感;一学生说读了文章后自己想到了《读者》上曾经看过的一段话,从而引发了另一种思考,并阐述了自己对文章的某些观点的不认同,而且分析的有条有理;一学生说自己读了文章后,回家和父母讨论,因与父亲的观点不一致而引发了与父亲的一段不愉快;当然,更多的学生谈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生命的思考。
  课后反思,我首先惊叹于学生那种独立的学习精神,第一次感到学生好象长大了,懂事了,其实,初中学生早已不是事事都需老师牵着才能走路的的孩子,只是过去我们忽略的太多太多了,甚至于心中产生了一丝慊意;其次,我更惊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那种创造性思维,过去总想着以自我的理解去牵动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岂不知在课上,学生却让我大开了眼界,在对课文的理解上,也让我学会了许多我所意想不到的东西;其三是由此而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过去的教学,我们是不是太忽略了学生的个体表现?是不是我们太不了解也太不信任我们学生的能力了?过去的教学,我们是不是因为我们固有的模式而抹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着眼于方法的传授和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总喜欢把一篇文章归纳出若干个小知识点,课堂上也总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解,总担心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没有告诉完学生,往往一篇课文讲完了,仍担心课堂上是不是还有东西没有告诉给学生。其实,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在中学阶段,就书本知识而言,有多少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真正用得上?加之知识的更新换代又快,有资料统计,全世界一天出版的书籍,一个人要看完需要二百年的时间,何况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几年以后才能进入社会?那么,我们教学的目的何在?
  也许,我们现在教会学生的许多知识,在将来都会过时,所以,教学的终极目的还在于,教会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未知知识的一种方法。
  如初三复习专题“诗歌鉴赏”的一节课,老师首先通过投影显示了两篇中考原题和相应的答案,让学生讨论思考:给出的答案包含哪几部分内容?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学生总结出规律后,老师再让学生看刚考完试的试卷上诗歌鉴赏题,思考没有得满分的原因何在?学生恍然大悟,很容易就找出了扣分的原因;接着进行的诗歌鉴赏训练,学生正确率就很高了。
  所以,我们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这个题的答案是这样的你记住”,而在于“这类题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你要理解和掌握”。
  当然,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教无定法,但愿我们今天的教学能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 而《纲要》又告诉我们:“幼儿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资源,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区域活动的推广,小学化倾向的禁止等一系列,我们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不得不提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创设一种能激起幼儿兴趣的场景,激发幼儿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构建小组,划分职责  构建小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性别、学习强项等进行混合编组。可以随机地分派学生进组,或使学生进入你所希望的小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学生积极性一般较高,过分强调差异性反倒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因此,我在实践中采取按座位分
期刊
【摘要】语文能力中的“说”和“写”的前提是有广泛的“读”和“看”,一个学生语文知识视野,没有广泛的阅读作支撑,只能是一孔之见,表达的形式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局促。但如何有效阅读,做到事半功倍,更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课题之一。  【关键词】有效阅读;年龄特征;经典文章;阅读期望;主动性激发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rea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L
期刊
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讲评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在学生参加各种单元测试、专题训练或模拟考试后,指导教师从学生的卷面答题情况中获取不同答题信息,再通过信息的整合反馈给学生,即对卷面的失误题目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提高讲评课的效率至关重要。但目前在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高中,不少教师对讲评课不甚重视,缺乏较为完备教学的设计和完整的教学策略,讲评课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误区,讲评效
期刊
导言,又叫引言,一般是指每一章、每一节及每一段新内容开始时所作的谈话或讲授。导言的重要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的要求,为讲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地理教学也是这样。一节课之计在于“开场白”,导言中的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一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新课的开头,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使用良好的导入技能,
期刊
汉语拼音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书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关。在没有任何现代教学设施及教具,只有一本教科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农村学校,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拼音教学效率,是所有农村一线教师所探讨的热点问题。现就此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因此,拼音教学要从学生兴趣入手,调动
期刊
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举一反三,学会识字,爱好识字。教会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对语文教师来说识字教学也成为了一个难点,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识字教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该怎样解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的难点,该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
期刊
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里,富裕的人们在不断地追求着高水平的生活。当然自己的孩子更不能落在别人后面,要什么有什么,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们恨不得将孩子吃喝拉撒的事情全权负责,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笼中鸟”的依赖型人格,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孩子有困难了,家长连忙帮着包办解决;当孩子因为好奇或想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顺手拿走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家长因为溺爱孩子,将其视为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 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1.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