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全面掌握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现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省咸阳西北部7个县的46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咸阳西北部农村基本没有体育组织部门、评价方案和激励制度等构成体育服务的基本要素。没有体育服务专项经费,硬件简陋,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漠,参与程度较低,针对以上调查述结果,提出了完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体育服务体系 农村 建设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b)-0207-02
  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衡量我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研究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现状,是能够真正掌握农村居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和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符合新时期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当前,对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我国西北部农村更是屈指可数。因此,本课题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的农村为调查对象,全面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为给出针对性的建设对策,为探索构建西部农村“特色型”体育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1 分析与讨论
  1.1 咸阳西北部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1)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体育场地,包括村属的学校场地,村庄中主要用于体育活动和娱乐,偶尔供农用的场所。所调查的46个行政村中,只有健身路径为村庄所有,村民可以不受时间约束去利用,而其它设施,都要受到限制,比如篮球场共计76个,其中43个属于学校所有,乒乓球台233个,196个属于学校所有,足球、排球、田径场更是全部属于学校财产,这些学校场地绝大多数都不为村民开放(除村庄中有集体活动外),部分村庄的篮球场,夏收季节又被村民当作场院使用,看似绝对开放的健身路径器材,由于数量太少,而且摆放集中,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居民使用极不方便,利用率不高。
  (2)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内容调查分析。
  参与项目调查中,男性村民喜好的运动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乒乓球、篮球和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占总人数的69.3%,60.7%和50%。女性前三名的为广场舞、乒乓球和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分别占总人数的55.7%,41.4%和35.7%。而选择健身路径的男性占总人数的31.4%,女性占总人数的23.6%,均不足各自最高喜好项目的一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乒乓球在农村是比较受欢迎的,这和乒乓球锻炼场地器材相对投资较少有直接原因,男女村民参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人数都比较多,说明地方性体育项目更符合当地村民身心健康和情感的需要。村民对健身路径器材的使用率不高,结合实地考察可知,主要原因是健身路径器材数量太少,且比较集中,对于居住比较分散的农村居民来说便利性不够,因此利用率低。
  (3)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频率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基本都在农闲季节,绝大多数村民只是偶尔参与体育锻炼,男性中23.4%,女性中39.2%的村民从不参与体育锻炼,可是在调查村民愿不愿意接受有针对性的体育服务时,男性中98%的愿意,女性中95%的愿意,这又说明了村民对体育服务还是比较向往的,那么他们不经常参加或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通过走访后发现,其一,村民们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认为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效果相同,不了解体育锻炼还有帮助恢复疲劳的特点。其二,村民的劳作季节性比较强,农忙时挤不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其三,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不会健身,由此可以看出,全民健身要在农村普及任重道远。
  (4)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信息服务、经费来源、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46个行政村中,均没有体育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信息服务和评价方法,没有一个行政村享受过来自政府的专项拨款。长武县下属的几个行政村,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极高,他们在春节期间经常举办村与村之间的篮球比赛,比赛用球、比赛期间的茶水,象征性的奖品等费用,都来自于积极分子挨家挨户的收取,或者本村热心人的慷慨解囊,这种模式一直延续了十几年,就算是国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村民偶尔用于体育健身或娱乐的经费都是自掏腰包。事实说明,农村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确实属于“贫困区”,还需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2 制约咸阳西北部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单一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融资方式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经费基本靠政府的拨款[1],尤其是在地域偏远,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农村,就连极其有限的政府拨款也难以落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影响力微弱,盈利性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不愿出资,政府部门为数不多的拨款都被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等所“挪用”,体育服务经费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所以除了政府极其有限的投入外无人问津。
  2.2 少量且缺乏针对性的农村体育服务设施
  我国农村呈现低水平和不均衡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阶段政府投入不足,供需失衡的原因。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制定过程中,村民没有发言权和参与权[2],只是被动接受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领导者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喜好向农村配置体育器材、设备,忽略了农村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真正需求[3]。这种供需结构不协调的关键原因在于宏观制度上的强行激励和不断约束,加之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居民居住及其分散,体育服务资源难以共享。因此,我们需要在遵从宏观制度的同时适当调整微观策略,使宏观上的合法性制度与微观上的参与式民主策略相互结合,来改善这种不和谐的供需关系,从而使我们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逐渐走上正軌。   2.3 對体育服务不科学的认识
  通过走访调查可知,咸阳西北部农村居民认识到了体育服务对身体有益,但是停留在只对身体有益,甚至一部分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用体力劳动来代替[4],体育服务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和缓解劳动疲劳这个层面上了解不够,由于认识的缺陷,导致居民对体育服务参与度不高。
  3 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发展对策
  3.1 科学布局场地器材设施
  科学购置健身器材,合理布局场地设施,是提高其利用率的关键[6],农村地理环境差别较大,选择健身器材要符合当地地质地貌特点,咸阳西北部农村都是依山而建,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因此,在场地设施的布局方面应当统筹考虑,根据村庄的人口密度,适量发放健身路径器材,而且器材摆放尽可能分散,从而提高村民健身的便利性,每个行政村尽可能开发最少一块较大的健身广场,广场中除了比较丰富的健身路径器材外,最好增加村民们喜好程度高的体育运动项目或者具有民俗地域特色的活动项目。
  3.2 加强体育服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认知的欠缺,相当一部人人认为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具有等同功效。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逐步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定时定期的安排专人到行政村宣传体育健身知识,体育服务的功能,通过体育下乡活动,将专家咨询、健身知识讲座、健身活动展示、实地健身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搬到农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是先进的健身理念与健身方法,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让村民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感受到体育锻炼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从而形成一种农忙时通过体育锻炼恢复疲劳,农闲时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机能,增进人际交往和享受天伦之乐的体育锻炼观念。
  3.3 规范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投入资金合理使用
  科学管理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有效利用的前提[7],应尽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注重使用效率。在场地建设、器材配备、体育活动开展之前,要实地考察,征求村民的意见,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及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投入资金,杜绝人云亦云,不切合实际的购置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做到将使用情况及时公示,使其透明化,以便管理部门与广大居民监督,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够专用,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
  4 结语
  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比较落后,绝大多数行政村没有体育组织部门、评价方案和激励制度等构成体育服务的基本要素,没有体育服务专项经费,硬件设施简陋,运动项目不丰富,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漠,参与程度较低。
  单一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融资方式,少量且缺乏针对性的农村体育服务设施,对体育服务不科学的认识是制约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健全体育行政机构,科学布局场地器材设施,加强体育服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规范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投入资金合理使用,是农村体育服务体系走向正规的最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凯.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约束与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6-10.
  [2] 胡志平.从制度匹配检视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3(1):15-22.
  [3] 卢耿华.西安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690-694.
  [4] 林鹏.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6-11.
  [5] 王家宏,李燕领,陶玉流.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结构与功能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4(7):1-6.
  [6] 李泽群,齐立斌.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2-4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手机软件成为学生学习的新途径。目前,手机软件已走入校园,新型移动教学模式随之产生。在网络新时代下,高校教师需要主动应用手机软件,发挥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教育作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该文主要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分析网络新时代下手机软件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希望给高校教师提供借鉴经验,为高校开展移动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 手机软
期刊
摘 要:植入式广告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作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新媒体对于广告的影响也很大,尤其对于植入式广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新媒体时代形势下植入式广告成功案例中比较典型的,所以该文将以这部电视剧为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概念加案例分析植入式广告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国家和社会关注青年人才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而有着改革开放、互联网、独生子女这些标签的这一代人所生活的社会状况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与以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很大不同。通过服务学习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践与探索应运而生。密切关注服务学习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更要深入研究机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多维度的创新推动实践。 
期刊
摘 要:现如今计算机高度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考核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贴近专业授课是近几年本课程发展的趋势。贴近专业授课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所学案例可以马上拿来使用。本文以贴近会计专业为例,通过贴近专业授课的意义、贴近专业授课的依據、贴近专业授课的关键和贴近专业授课经典案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贴近专业授课 会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
期刊
摘 要:探究初中英语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通过“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的研究,更大程度改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本文分析了微课在初中英语智慧课堂中应用的优势,以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为例,分析目前初中生在完成英语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微课 初中英语 智慧课堂 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了每个人重要的“伴侣”,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手机也一度成为干扰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该文研究将手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将蓝墨云智能教学工具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旅游法规》一门课第一周线上与线下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助推新型教师角色的建立。  关键词:教师角色 蓝墨云班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672-37
期刊
摘 要:根据习得理论来大胆推论,小学阶段所习得的体育教育理念不仅影响着其后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理念,更深层地影响着其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反观我们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积极寻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积极创建小学体育课堂高效机制,对于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乃至整个体育教育无疑都是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  关键词:小学 体育课堂 高效机制 创建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该文以高职C语言实验课程教学为例,给出基于云平台场景教学的实现条件、策略和具体操作过程。这种实验方式,降低了高职学生学C语言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丰富了教学资源库,并且使手机端编程实验成为可能。  关键词:云平台 场景 C语言 实验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b)-0-02  云平台场景,指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创设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和提升意义重大,该课题研究运用较成熟的UIS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和访谈来研究和探讨高职院校品牌建设课题。该文基于在校教师的调查和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后继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实现全面提升学校品牌形象的管理目标和办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教师 品牌经营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湖北文理学院体育社团的运行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笔者学校目前在体育社团的运行方面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活动场地不足、活动内容单一、缺乏专业指导以及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社团科学管理、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招募新人、提高管理人员的领导水平、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以形成特色社团、拓宽经费来源等建议。  关键词:大学 体育社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