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富陂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908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春日的翁源县,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青草与花儿在阳光的洗礼下生机勃勃,树木在土地的衬托下略显青翠,能够感受到疫情所带来的阴霾已经悄然散去,人们明显加快迈向美好生活步伐。走马翁源农村广袤大地,随处可见热火朝天、干事创业场面,随时可感受到万众一心、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浓浓气息。
  蔬果基地里的“扶贫经”
  这个季节,坐落于翁源县翁城镇富陂村的蔬果基地,齐腰高的辣椒长势喜人,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在施肥、浇水、清理田间杂物。黄埔海关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崔健、村支书温则军和翁源县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德财在田埂里正在商讨下一步扶贫产业的发展规划。
  “我们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现在有了最新的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技术,农田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农产品亩增产达到20%以上。”温则军边走边介绍说,作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之一,帮扶单位黄埔海关早在2016年就出资8.8万元建设了18亩集体用地的自动喷灌工程,为整个村通过智慧农业进行增收脱贫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此外,富陂村大力探索“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市场”模式,引进翁源县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形成“基地+分散”的蔬果种植模式。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协议书》,对贫困户提供优良种子、化肥,并开展种植指导、种植技能培训,2019年直接带动了40户贫困户种植蔬果358.4亩,净受益157.65万元,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增加收入。
  温则秋以前是富陂村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扛着锄头、挑着肥水到田间劳作,风吹日晒。上有老下有小,农闲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很不稳定。得知翁源县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免费农业技术培训后,他立即报了名,想学习新型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培训,他不但掌握了全套先进的农业种植栽培技术,现在还负责整个村100亩蔬果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年薪达到5万元左右,比过去增长了近十倍。
  “从传统农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我们很幸福、很满足!”温则秋说,现在种辣椒用的是自动喷灌技术,不用在田地里弯着腰耕作,而且种出来的辣椒既好吃又漂亮。
  土地流转“转”出多重效益
  富陂村除了发挥种养能人带动效应、依托“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资源等,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外,致富密码序列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土地流转及其衍生效益。
  温则军表示,一开始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后来经过反复地做思想工作,群众越来越了解和支持土地流转工作,现在还会有村民主动提出土地流转的方案。“通过土地流转后把地整平了,小块田变成了大块田,修建机耕道,便于机械操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整治后的农田,每亩可以增加500元到600元的租金收入。”温则军说。
  “家里3亩地,每年能拿到2400元的流转费。农忙的时候去蔬果基地务工,能拿到100元的日工资,再加上贷资入股兰花企业每年分红的4000元和光伏扶贫的2800多元。从今年开始,我的小康梦也要实现了。”在蔬果基地里干活的脱贫户罗兴华说。
  据介绍,富陂村在坚持土地性质不变的原则下,土地流转释放出“四重红利”,让村民切身感受到政策利好。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改变村容村貌是村民感受最直接的环境红利,整合后村民通过出租土地收到的租金是第二重红利,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经营取得分红是第三重红利,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则是第四重红利。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村貌,还鼓了村民腰包。
  产业扶贫路越走越宽。富陂村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48元,顺利实現村出列。“今年将进一步流转土地,壮大蔬果基地。”崔健说,“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依托电商平台,带动蔬果的销售,巩固脱贫成效。 ”
  1. 贫困户将丰收的苦瓜装运送往合作社
  2. 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免费农业技术培训
  3. 黄埔海关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崔健和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德财在田埂里商讨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4. 合作社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其他文献
信宜市合水镇新云村是一个老区村。今年4月中旬,笔者到该村采访。走在平直洁净的硬化村道上,只见群山碧翠,道旁新楼连排,太阳能路灯间隔竖立;田畴阡陌纵横,豆菜旺盛,花果飘香,有农人正在耕耘。白龙河穿村而过,两岸坚堤巍立,新建的两座水泥桥横卧河面。村文化公园广场宽阔,亭楼耸立,花木扶疏。远望连片1600亩的油茶基地,梯地从山脚迭到山顶……谁能想到,这个2016年因为集体经济差、贫困人口多而评为省级贫困村
期刊
日前,四会市“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之关爱贫困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四会市行政大楼正前方举办,向全市已建档立卡的革命老区贫困户中的702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赠送总价值8万元左右的暖心邮包。四会市委副书记邱健强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为活动致辞。  在讲话中,邱健强希望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开展好各类关爱活动,不断扩大关爱老区儿童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受益。同时也希望受关爱的老区儿童勤奋学习,跟全市所
期刊
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財政部公示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广东金柚产业集群榜上有名。通知指出,2020年启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分批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首批支持50个左右,支持期限暂定为2020—2022年。  据了解,当前广东金柚已经形成以梅州为核心产区,韶关、肇庆等地多区域种植的发展格局。其中,梅州作为全省最大柚子种植产地,金柚种植面积超23万亩。按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省为单
期刊
在北江上游、河畔之西,一个有着500多公顷土地、600多瑶民的美丽瑶族农村—曲江芦溪,正借着乡村振兴的战鼓、乡村旅游的东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近年来,芦溪瑶族村在曲江区委区政府和樟市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人居环境整治、特色農产品培育和乡村旅游发展“三合一”高效推进,倾力打造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芦溪。  青山碧水绿道,涓流浅滩廊
期刊
“咬定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以精准到点、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近年来,肇庆市精准施策、顽强作战、持续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市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9.6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1493人,111个省定贫困村有105个已达标退出。  聚焦未脱贫人口精准施策,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我们将聚焦重点难点,精准施策、全力决战,确保4月15日前剩
期刊
春和景明,万物生长。 206国道从长沙镇穿过,像一条大动脉,见证着长沙镇的日新月异。长沙镇,是梅州城区的西南通道,环山而设,依水而建,蕴藏着丰厚的红色资源,在城市的发展中,有其独特的定位。  近年来,梅江区长沙镇紧握创文、创卫、“两美”行动抓手,强化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夯实基层治理,盘活红色资源,为建设“红色长沙、绿色家园”,加快振兴发展谋划新蓝图,争取新机遇。  综合整治环境 为生活提“质”  春
期刊
根据《南雄市2020年度机关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南雄市老促會结合当地老区建设工作实际,于近期制定出《南雄市老区建设工作2020年度机关绩效考核逆向指标(0.5分)实施细则》(以下称为《实施细则》)。日前,市革命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这个《实施细则》,并已向各镇(街道)、有关单位下发实施。  该《实施细则》分为考核依据、量化分设置及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及指标分解,共三部分。其中,将逆向指标(0
期刊
当前,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通过各地情况交往发现,大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越往基层,振兴发展老区所需要的资金、人员、政策等条件越来越有限,导致老区建设与很多相关度高的重大工作,比如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等工作,不能有效统筹实施,一定程度上出现“两张皮”和工作重复现象。笔者以为,当前推动老区振兴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并不矛盾,不
期刊
大埔山如画,水如画,可谓“画的山,层层叠叠真好看;画的水,曲曲湾湾流不断。”层层叠叠的山间,总有曲曲湾湾的河流。河流的两边,总是散落着一个个小村落。秀丽的小村落,青砖黛瓦的客家民居,折射着朴实无华的光芒。且看大帽山下的帽山村,若如镶嵌在深山老林里的一颗明珠,闪烁着客家历史文化的洵美光彩。  从湖寮镇葵坑村往高陂镇的公路,虽弯弯曲曲,但可欣赏到箭管村萧畹香故居等客家特色古民居檐瓦风光;而湖寮镇沿梅潭
期刊
己亥岁仲冬,离休后在广州定居的年过九旬老游击队员梁金田,返回家乡怀集。在县党史研究室和县老促会人员的陪同下,他深入解放战争时期的怀南游击区和怀东游击区考察调研,再次踏上这片曾经洒下汗水和鲜血的土地。调研中,他讲述了怀东游击队在大塘村的战斗故事。  大塘村位于怀东游击区,是凤岗镇马头村民委员会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东邻欧上村,西连马头村委会驻地通往桃花村,北壤石湾村,南与甘洒镇小竹村相通,距凤岗镇政府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