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台湾作家张至璋第一次到大陆,满怀希望地寻找失散43年的父亲。但当他站在南京新街口汹涌的人潮中时,他感到有些恍惚——“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片,爹真的在里面吗?十二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调查过吗?有人统计过吗?”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清楚,在60年前,中国有多少个家庭,为一道海峡及其代表的政治阵营所分隔。只有这样一些流传甚广的数据: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随蒋介石去台的军政人员约200万人,其中老兵约有40万人;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被国民党征兵、或因谋生或逃避国民党政治迫害而来大陆的台胞约3万人。
这每一个人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因为历史而破碎离散的家庭。
回家的时候到了
1978年的最后一天,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播放了一集介绍台湾风光的纪录片,画面中的台湾景色秀美,气象繁闹。还没有等人们玩味出其中的政治内涵,1979年第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
在不同的时期和形势下,大陆曾出台过多部《告台湾同胞书》,但1979年的这部较之以往大不相同。
这份《告台湾同胞书》用“亲爱的台湾同胞”取代了“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以“和平统一”代替了“解放台湾”;同时宣告对金门象征性炮轰的结束,明确提出希望恢复两岸同胞间的正常往来。
听到这份宣言,“我知道回家的时候到了。”台湾老兵姜思章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情依然激动。姜思章被国民党军队当壮丁带到台湾时,还不到14岁。多年后,他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说:“我们当时很多人去台湾的时候,总以为不久就可以回家的,所以一年又一年,以为明年过年就可以回去了,后年过年就可以回去了。想不到一过就是三十几年。”
虽然当时大陆已经伸出了橄榄枝,但台湾当局依然坚持奉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为防止兵员滞留大陆,台湾当局严厉禁止他们回家探亲。尽管如此,不少老兵已经开始想尽办法,托香港、美国、日本的朋友帮忙往大陆的家中投递信件。
当时为数不多的大陆对外媒体,也成为沟通两岸信息的重要平台。据本刊(当时名为《中国建设》)的老编辑魏秀堂回忆,1981年本刊设立“寻亲访友”专栏后,曾刊登过许多寻找在台亲人的信件,并收到了众多反馈。
同时,台湾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也都在“寻根”,考证台湾与大陆的文化同源。
在这样的氛围里,以老兵为主的一些外省人再也无法抑制积攒了几十年的思乡之情。回大陆,成为他们中大多数人内心最强烈的渴望。
香港《广角镜》1986年5月号里,曾记载一位老兵的一段话:“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凛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压在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
破除四十年冰封的探亲潮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求,父母若健在,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若不在,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是1987年5月成立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传单之一,名为《我们已经沉默了四十年》。这个促进会的主要成员是老兵、退休教师和公务员。那年的母亲节,他们来到台北国父纪念馆前,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白衬衫,背上背着“妈妈我好想你”的字样一列排开,唱起了《母亲你在何方》:“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这些独自飘零在外几十年的老人,一边唱,一边痛哭不已;周围观者也都为之动容落泪。
这些活动在社会上掀起了强烈的反响,给当局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并最终冲破了40年的冰封。
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通过了“关于赴大陆探亲问题研究结论报告”,规定除台湾的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经登记后可以赴大陆探亲。
据台湾的媒体记载,1987年11月2日,负责办理探亲手续的台湾红十字会门口人山人海,光当天办妥手续的就多达1300多人。台湾红十字会为办理老兵返乡手续准备了107%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被索取一空。
一时间,大陆迎来了声势浩大的“探亲潮”。许多老兵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寻找失散的亲人。据《福建日报》报道,1987年台湾回大陆探亲解禁后,每年回东山探亲的去台人员都有2000多人。
相比于10年前,媒体在两岸寻亲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的《民生报》都开辟了寻亲专栏,本刊当时也将《寻亲访友》栏目改为《探亲与旅游》,出版了各省市的专辑。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也录制了专门为来华台胞服务的节目。
2007年,曾经担任蒋经国秘书的马英九说:“在两岸交流的历史上,蒋经国开放台湾人民到大陆探亲是关键的一步,不应该被遗漏。”可以说,探亲潮带来的是对两岸40年来民间隔阂的消融。此后,两岸交流尽管依然有坎坷和迂回,但彼此沟通的大门,再也无法关上了。
新寻亲故事:到台湾去探亲
从1987年台湾解禁探亲至今,已有20余年。其间老一代的台湾外省人不少已经离世,或是带着落叶归根的欣慰,或是带着未能家人团圆的遗憾。但寻亲故事,却在延续中发生着变化。
2008年11月第二次“陈江会”后,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大三通”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2月15日,东方航空公司MU2075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这是历史上首班“折弯取直”直航航班。两岸之间的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也在同一天实现,意味着海峡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
2009年8月31日,两岸由平日包机改成定期航班,从每周平时包机的108班扩大到270班,今后两岸的来往更加便捷。
台湾当地政府也表示,以后将进一步放宽大陆地区民众来台探亲、探病以及奔丧等的限制。
在这些背景下,寻亲,不再意味着单向的“从台湾到大陆”,而是变成了两岸有来有往的双向交流。早在去年年底,便已有多条关于大陆民众组团前往台湾探亲的新闻见诸媒体。“到台湾去探亲”,成了两岸寻亲的新时尚。
在前不久的上海书展上,台湾作家张至璋著写的传记体纪实小说《镜中爹》举行了首发仪式。书中记录了他自1949年与父亲失散后的心情,以及从1992年到2001年十年间的大陆寻父之路。虽然等他找到时,父亲也已去世十年。
在书的最后一章,他回想起幼时的一件小事——参加作文比赛填表时,父亲职业一栏他不知该如何下笔。母亲教他:“陷大陆,失去联络”。
这七个字深深地烙在他心里。“现在,我要大胆地对娘说,当年您这比曹植七步诗还伟大的句子,现在可只剩一半了,只剩前一半,后半‘失去联络’这四字变成过去式了。”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清楚,在60年前,中国有多少个家庭,为一道海峡及其代表的政治阵营所分隔。只有这样一些流传甚广的数据: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初,随蒋介石去台的军政人员约200万人,其中老兵约有40万人;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被国民党征兵、或因谋生或逃避国民党政治迫害而来大陆的台胞约3万人。
这每一个人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因为历史而破碎离散的家庭。
回家的时候到了
1978年的最后一天,中央电视台破天荒地播放了一集介绍台湾风光的纪录片,画面中的台湾景色秀美,气象繁闹。还没有等人们玩味出其中的政治内涵,1979年第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
在不同的时期和形势下,大陆曾出台过多部《告台湾同胞书》,但1979年的这部较之以往大不相同。
这份《告台湾同胞书》用“亲爱的台湾同胞”取代了“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以“和平统一”代替了“解放台湾”;同时宣告对金门象征性炮轰的结束,明确提出希望恢复两岸同胞间的正常往来。
听到这份宣言,“我知道回家的时候到了。”台湾老兵姜思章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情依然激动。姜思章被国民党军队当壮丁带到台湾时,还不到14岁。多年后,他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说:“我们当时很多人去台湾的时候,总以为不久就可以回家的,所以一年又一年,以为明年过年就可以回去了,后年过年就可以回去了。想不到一过就是三十几年。”
虽然当时大陆已经伸出了橄榄枝,但台湾当局依然坚持奉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为防止兵员滞留大陆,台湾当局严厉禁止他们回家探亲。尽管如此,不少老兵已经开始想尽办法,托香港、美国、日本的朋友帮忙往大陆的家中投递信件。
当时为数不多的大陆对外媒体,也成为沟通两岸信息的重要平台。据本刊(当时名为《中国建设》)的老编辑魏秀堂回忆,1981年本刊设立“寻亲访友”专栏后,曾刊登过许多寻找在台亲人的信件,并收到了众多反馈。
同时,台湾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界,也都在“寻根”,考证台湾与大陆的文化同源。
在这样的氛围里,以老兵为主的一些外省人再也无法抑制积攒了几十年的思乡之情。回大陆,成为他们中大多数人内心最强烈的渴望。
香港《广角镜》1986年5月号里,曾记载一位老兵的一段话:“在长达30多年的岁月中,凛于严厉的禁制,我们将人性中最大的需求,压在心灵深处,只在深夜梦回之时,放枕痛哭。多少人等不及见到家人,客死台湾,饮恨终身。”
破除四十年冰封的探亲潮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求,父母若健在,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若不在,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是1987年5月成立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传单之一,名为《我们已经沉默了四十年》。这个促进会的主要成员是老兵、退休教师和公务员。那年的母亲节,他们来到台北国父纪念馆前,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白衬衫,背上背着“妈妈我好想你”的字样一列排开,唱起了《母亲你在何方》:“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这些独自飘零在外几十年的老人,一边唱,一边痛哭不已;周围观者也都为之动容落泪。
这些活动在社会上掀起了强烈的反响,给当局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并最终冲破了40年的冰封。
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通过了“关于赴大陆探亲问题研究结论报告”,规定除台湾的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经登记后可以赴大陆探亲。
据台湾的媒体记载,1987年11月2日,负责办理探亲手续的台湾红十字会门口人山人海,光当天办妥手续的就多达1300多人。台湾红十字会为办理老兵返乡手续准备了107%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就被索取一空。
一时间,大陆迎来了声势浩大的“探亲潮”。许多老兵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寻找失散的亲人。据《福建日报》报道,1987年台湾回大陆探亲解禁后,每年回东山探亲的去台人员都有2000多人。
相比于10年前,媒体在两岸寻亲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的《民生报》都开辟了寻亲专栏,本刊当时也将《寻亲访友》栏目改为《探亲与旅游》,出版了各省市的专辑。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也录制了专门为来华台胞服务的节目。
2007年,曾经担任蒋经国秘书的马英九说:“在两岸交流的历史上,蒋经国开放台湾人民到大陆探亲是关键的一步,不应该被遗漏。”可以说,探亲潮带来的是对两岸40年来民间隔阂的消融。此后,两岸交流尽管依然有坎坷和迂回,但彼此沟通的大门,再也无法关上了。
新寻亲故事:到台湾去探亲
从1987年台湾解禁探亲至今,已有20余年。其间老一代的台湾外省人不少已经离世,或是带着落叶归根的欣慰,或是带着未能家人团圆的遗憾。但寻亲故事,却在延续中发生着变化。
2008年11月第二次“陈江会”后,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大三通”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2月15日,东方航空公司MU2075航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这是历史上首班“折弯取直”直航航班。两岸之间的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也在同一天实现,意味着海峡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
2009年8月31日,两岸由平日包机改成定期航班,从每周平时包机的108班扩大到270班,今后两岸的来往更加便捷。
台湾当地政府也表示,以后将进一步放宽大陆地区民众来台探亲、探病以及奔丧等的限制。
在这些背景下,寻亲,不再意味着单向的“从台湾到大陆”,而是变成了两岸有来有往的双向交流。早在去年年底,便已有多条关于大陆民众组团前往台湾探亲的新闻见诸媒体。“到台湾去探亲”,成了两岸寻亲的新时尚。
在前不久的上海书展上,台湾作家张至璋著写的传记体纪实小说《镜中爹》举行了首发仪式。书中记录了他自1949年与父亲失散后的心情,以及从1992年到2001年十年间的大陆寻父之路。虽然等他找到时,父亲也已去世十年。
在书的最后一章,他回想起幼时的一件小事——参加作文比赛填表时,父亲职业一栏他不知该如何下笔。母亲教他:“陷大陆,失去联络”。
这七个字深深地烙在他心里。“现在,我要大胆地对娘说,当年您这比曹植七步诗还伟大的句子,现在可只剩一半了,只剩前一半,后半‘失去联络’这四字变成过去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