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往往是事倍而功半。有些学生甚至把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但是它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确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结合自己的所教所见所思,我觉得高中的文言文教学还有如下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过于功利化。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其实都偏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识记就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学习目标的导引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
二、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教学目标的功利化导致了教学形式的程式化——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顶多在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三、学习死板教条僵化。有些学生借助老师的讲解和课下注释以及一些参考资料,还能做课内文言知识题目,一看到课外的就比见了第二外语还头晕。不知如何下手,迁移能力差。
结合教学实践和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研究,我认为要解决如上问题,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把课堂的主阵地和文本的阅读权力都交给学生
教师在教授新文本之前,要求学生先把文本读熟了。“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自己多读多理解,体味到的是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这强过老师辛辛苦苦地讲解千遍万遍,到头来感叹:唉,我都讲了多少遍了,嘴皮子都磨破了啊,怎么还有那么多不会的,直接无语了。老私塾的那种摇头晃脑闭着眼读书的方法是陈旧了些,可让学生自己先读,自己感知文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还是很有效的。尤其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能力。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质疑探究,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查字典,参照课下注释,能读准字音,句读,读出节奏语气,进而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文言文的语感也就具备了。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阅读文本,再去积累必要的文言实虚词、句子,也会为课外阅读做好积淀。
二、处理好节选和整体的关系,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解读能力
《史记》阅读教材的选文,并没有将该篇全部选入教材,而是有所删改。如《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共有五千多字,共写了五位刺客,而《史记》选读教材《刺客列传》仅选取了专写荆轲的内容,有三千多字。这样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原文整体内容,了解全文共写了五个刺客,有五千字,其中荆轲一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要表现的中心人物。让学生掌握背景材料,让他们有一个整体感知。司马迁充分肯定对见义勇为、急人之难、扶助弱小、不畏强暴、慷慨磊落、不怕牺牲的行为品质的仰慕,也有自己在囹圄之中无人解救的愤慨。
三、处理好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认知人物和那段历史,感受其文学魅力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般认为这是指《史记》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学习具体文章时,必须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主旨,正确认识与评价太史公的“一家之言”。比如《酷吏列传》中的郅都,选入了《史记》选修的教材里。司马迁对郅都的忠正廉明、克己奉公的“酷吏”形象是肯定的,甚至是赞美的。郅都“敢直谏”能“面折大臣于朝”,遗憾的是最后竟死在了最高统治者的内部矛盾之中。当然,文章也充分暴露了郅都的残酷无情。这又显示了作者公允的史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表现了《史记》一贯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体现了司马迁的艺术理念。这些内容,就应该在理解和评价人物时,让学生领悟。
一、目标定位过于功利化。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其实都偏重于“言”,古汉语知识的识记就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学习目标的导引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堂。
二、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教学目标的功利化导致了教学形式的程式化——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顶多在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三、学习死板教条僵化。有些学生借助老师的讲解和课下注释以及一些参考资料,还能做课内文言知识题目,一看到课外的就比见了第二外语还头晕。不知如何下手,迁移能力差。
结合教学实践和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研究,我认为要解决如上问题,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把课堂的主阵地和文本的阅读权力都交给学生
教师在教授新文本之前,要求学生先把文本读熟了。“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自己多读多理解,体味到的是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这强过老师辛辛苦苦地讲解千遍万遍,到头来感叹:唉,我都讲了多少遍了,嘴皮子都磨破了啊,怎么还有那么多不会的,直接无语了。老私塾的那种摇头晃脑闭着眼读书的方法是陈旧了些,可让学生自己先读,自己感知文本,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还是很有效的。尤其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能力。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质疑探究,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查字典,参照课下注释,能读准字音,句读,读出节奏语气,进而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文言文的语感也就具备了。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阅读文本,再去积累必要的文言实虚词、句子,也会为课外阅读做好积淀。
二、处理好节选和整体的关系,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解读能力
《史记》阅读教材的选文,并没有将该篇全部选入教材,而是有所删改。如《史记·刺客列传》原文共有五千多字,共写了五位刺客,而《史记》选读教材《刺客列传》仅选取了专写荆轲的内容,有三千多字。这样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原文整体内容,了解全文共写了五个刺客,有五千字,其中荆轲一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要表现的中心人物。让学生掌握背景材料,让他们有一个整体感知。司马迁充分肯定对见义勇为、急人之难、扶助弱小、不畏强暴、慷慨磊落、不怕牺牲的行为品质的仰慕,也有自己在囹圄之中无人解救的愤慨。
三、处理好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认知人物和那段历史,感受其文学魅力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般认为这是指《史记》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学习具体文章时,必须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主旨,正确认识与评价太史公的“一家之言”。比如《酷吏列传》中的郅都,选入了《史记》选修的教材里。司马迁对郅都的忠正廉明、克己奉公的“酷吏”形象是肯定的,甚至是赞美的。郅都“敢直谏”能“面折大臣于朝”,遗憾的是最后竟死在了最高统治者的内部矛盾之中。当然,文章也充分暴露了郅都的残酷无情。这又显示了作者公允的史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表现了《史记》一贯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体现了司马迁的艺术理念。这些内容,就应该在理解和评价人物时,让学生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