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背诵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朗读背诵是增强记忆的一大秘诀。宋代学者陈亮云:“童子以记诵为能。”有现在足够的记忆才有他日丰富多变的理解,有深刻的朗诵才有成年时源源不绝的活用。事实上,一个人等到理解力强了,恐怕背诵的大好时光也就过去了。应当趁年纪小,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时大量背诵。就像牛儿吃草一样,先抢着囫囵吃进去,到吃饱了以后,再卧下去慢慢反刍、咀嚼、消化、吸收。在有限的两、三年内,尽可能让学生多背、多记一些东西,扩大语言信息储存量,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记忆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朗读背诵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叶圣陶说:“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朗读背诵课文,字字入眼,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对于母语的形态、句式、语调、语速、语境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历久训练,就形成了规范的语感。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朗读出来,这就把两者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口头语言日渐规范,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三、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我们常教育学生“熟读成诵”,“熟读”实际上就是储存语言信息的过程,而背诵是储存语言信息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利用青少年记忆的黄金时期有选择地朗读熟记名篇佳句,可以达到积累知识和“下笔如有神”的目的。
  四、朗读背诵还有利于陶冶情操。
  通过朗读背诵课文,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去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去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佳词美句、精彩篇章喷吞于口中,存贮于心中。语言文字承载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以至于种种文化积淀,都在学生心中流淌,真善的种子播下了,入乎心布乎四体,心灵得到熏陶,人格就会高尚起来。
  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苏轼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不仅于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于学生高尚的人格精神的塑造大有好处。如何培养学生养成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一、准确
  准确地读是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的基础,只有从最基本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起,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地去读。读正了字音,读通了词句,读断了句读,读准了语调,读清了思路,读懂了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
  二、出声
  朗读,是一种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朗读,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真实具体的感情,使课文中的人物、景物跃出纸面,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感知课文内容。朱熹把诵读列为“读书三到”之首,认为“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所以,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创设朗读的环境,激发学生朗读热情,使学生受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提高人文素养。
  三、反复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反复朗读背诵名篇名段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诵读,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其实真正好的方法是免费的!让朗读背诵成为一种我们的一种习惯吧!
其他文献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两千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元曲中有高文秀的《渑池会》《廉颇负荆》,京剧有《将相和》,这些剧本,都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提供的素材写成的。由于《史记》作者司马迁匠心地组织、使用流传下来的资料,把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安排故事情节,起伏发展,也都顺理合情,不愧为古代的文学名篇。  一、自成起迄和互有关联  本文的谋篇布局,是安排三只自成起
期刊
误区一:不点材料。材料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材料对考生进行限定,以避免猜题、宿构、抄袭等现象,从而更加体现考试的要求。因此,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使自己的作文能够与材料产生必然的内在联系,但是,有的考生却不顾材料的限制,我行我素,另起炉灶,根本不点材料,也不知道引用材料,这样的作文一般都会判为跑题类,分数也一般在40分以下,甚至更低。  误区二:照抄材料。有的考生也知道在行文中应点到材料,但却不知道从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之所以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从宏观上看,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创新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从微观上说,创新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教育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  
期刊
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融洽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沟通,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成长,给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大朋友。俗语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对其心理发展关系重大。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父母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世的方法,不
期刊
语文教师是一个舞者,优雅地转身,裙裾飞扬。  与经典文本进行对话是语文教师生活的常态。  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江花月夜》,“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如此名篇,教师的讲授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显然不过瘾。  语文教师必须进行拓展,文雅地拓展,自然地拓展。  课前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利用音乐的力量营造授课所需要的氛围。这是利用音乐进行拓展。  师生双手上举,想象着头顶上,此刻
期刊
关于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一般要具体而明确,它常常是教学行为的向导,也控制教学的种种行为。这一故事中的渔夫出海前拟定的打鱼计划就非常具体明确,这一计划也牢牢地左右了他的工作——只捕捞墨鱼,结果使他因错失了捕捞其他同样有价值的海产品的机会而空手而归。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渔夫制定的计划太具体明确控制了他工作方向,让他的工
期刊
语文,是中国民族文化之根,语文的教育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上。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它们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了解和研究民俗文化对于高中学生是有必要的。在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关于民俗文化可分为四类:  一、少数民族风情习俗  在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沈从文的《边城》是最具有代表性。阅读《边城》仿
期刊
一、课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1.在兴趣的激发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动向。它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强化剂,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有兴趣才有求职的欲望,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的才行和灵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2.在教材中,引导学生直接体
期刊
一、利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  新课程的改革,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且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越俎代庖,使学生丧失了展现自我的机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播方式和途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教师不应该再是面面俱到的教书匠,而应是学生的服务员,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关注学生个性的发
期刊
一、传统的教师角色  我国传统的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赋予了很多的角色形象,一些隐喻,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导演、警察”等都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一种认识。在这样一种认识下,社会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欢乐,并且教师是知识权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课程的被动执行者。由此导致忽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成长,教师不能在于学生的发展中共同成长。而教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