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共情护理干预在改善抑郁症心理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人,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在护理前后的抑郁症状况结果评价得分。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干预可以很好地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抑郁症;共情护理干预;改善效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抑郁障礙疾病,以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往往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不集中,产生幻觉等情况。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严重者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1-2]。近年来,抑郁症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学业中的压力都会导致抑郁症,并且这种心理疾病呈低龄化趋势发展。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需要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从患者自身出发考虑,采取针对患者病情的共情护理。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共情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比对,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40岁,平均(29.8±2.61)岁,病程1-10年,平均(5.67±2.43)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20—40岁,平均(31.47±3.44)岁,病程1-10年,平均(6.03±3.47)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存在影响组间对比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均满足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均接受SDS评估评定为抑郁症;(3)均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及常规护理。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共情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多余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寻找患者病结所在,根据病结为患者制定心理疏导方案,态度温和,对患者多给予鼓励。和患者详细讲解抑郁症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期待,可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指导患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积极帮助患者发现自身的优点,培养兴趣爱好,多加陪伴,为患者建立生活的希望。
1.4观察指标(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
1.5疗效评价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评分≥50分判定为抑郁症,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重[3]。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DS评分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如今,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现有抑郁症患者高达3.4亿,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杀手之一[4]。但由于社会的偏见及相关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对精神类疾病仍然是避之不谈,这样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加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怎样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一直是抑郁症临床研究的一大难题。共情护理干预是在抑郁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护理临床实施培训,使相应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有关共情护理的理论知识、服务模式、人文关怀方式等,具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寻找病因,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倾听患者主诉,积极理解患者的处境,对患者给予情绪安抚[5]。
因此,共情护理干预应更多地在临床治疗抑郁症工作中应用,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从患者角度考虑,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案,大大地改善了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程晓霞.共情技术对抑郁症患者改善情绪和满意度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32-1333.
[2]鲍晓娟.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52-154.
[3]崔倩,李艳丽,汪丹,等.基于共情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4):146-147.
[4]邵静,王娜.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活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26-2828.
[5]蓝艳,刘文伟,周向荣,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683-3687.
关键词:抑郁症;共情护理干预;改善效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抑郁障礙疾病,以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往往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不集中,产生幻觉等情况。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严重者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1-2]。近年来,抑郁症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学业中的压力都会导致抑郁症,并且这种心理疾病呈低龄化趋势发展。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需要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从患者自身出发考虑,采取针对患者病情的共情护理。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共情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比对,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40岁,平均(29.8±2.61)岁,病程1-10年,平均(5.67±2.43)年;对照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20—40岁,平均(31.47±3.44)岁,病程1-10年,平均(6.03±3.47)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存在影响组间对比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1)均满足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均接受SDS评估评定为抑郁症;(3)均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及常规护理。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共情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多余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寻找患者病结所在,根据病结为患者制定心理疏导方案,态度温和,对患者多给予鼓励。和患者详细讲解抑郁症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期待,可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指导患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积极帮助患者发现自身的优点,培养兴趣爱好,多加陪伴,为患者建立生活的希望。
1.4观察指标(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
1.5疗效评价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评分≥50分判定为抑郁症,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重[3]。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DS评分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如今,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现有抑郁症患者高达3.4亿,抑郁症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主要的杀手之一[4]。但由于社会的偏见及相关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对精神类疾病仍然是避之不谈,这样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加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怎样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一直是抑郁症临床研究的一大难题。共情护理干预是在抑郁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护理临床实施培训,使相应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有关共情护理的理论知识、服务模式、人文关怀方式等,具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寻找病因,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倾听患者主诉,积极理解患者的处境,对患者给予情绪安抚[5]。
因此,共情护理干预应更多地在临床治疗抑郁症工作中应用,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从患者角度考虑,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案,大大地改善了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程晓霞.共情技术对抑郁症患者改善情绪和满意度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32-1333.
[2]鲍晓娟.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52-154.
[3]崔倩,李艳丽,汪丹,等.基于共情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4):146-147.
[4]邵静,王娜.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活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26-2828.
[5]蓝艳,刘文伟,周向荣,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683-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