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年关了,本应是辞旧迎新、其乐融融的喜庆日子,湖南省武冈市委书记周晓红却没有感到一丝的轻松。
作为人们常说的“一把手”,他平时很少休过节假日,一年到头,很想利用春节休息几天,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些人出于对我人品的尊重,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有些人看中我手中的权力,甚至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给我拜年送礼。对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我一向态度坚决,严辞拒收,但对一些不很值钱的土特产品,收了心不安,拒收难为情,上交伤害人,往往是左右为难。”
类似周晓红这样感慨“过年难”的官员在如今的官场上不是少数,而其他干部对于过年又有何种心态,记者采访了不少党政官员,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看法和遭遇。
个别干部盼过年:“年关”变成“敛财好机会”
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有句名言:“新春佳节将近,我不是来恭贺新禧,而是给大家敲一记警钟,年关先要过‘廉关’。”而就是这位大言不惭的人物,因口是心非,没能处理好“年关”与“廉关”的关系,受贿1810余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可见“年关”已经成为不少贪官的“鬼门关”。
周晓红告诉记者,客观地讲,干部“年关难过廉关”确实存在,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目前,在我们干部队伍中,干部廉政仍然是主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干部还是容易过廉关的。目前确有少数干部存在“年关难过廉关“的问题。个别干部以求官帽戴正,交椅坐稳,职务升迁,于是抓紧过年这个时机,向掌权者施重金,送厚礼,个别领导干部利欲熏心,不讲原则,大肆敛财。这也是春节期间成为少数干部犯罪高发期的主要原因。
吉林省白山市政协原副主任李铁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名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握有重权的“富”书记,为他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报道,每到春节之前,李铁成和他的妻子就不大上班了,而是守在家里坐等送礼的人上门。李铁成所收受的140多万的赃款,都是在他担任县长和县委书记的10年间取得的,以人情费一笔一笔聚敛起来的。
江苏省某县一官员向记者透露,领导干部喜欢过年的不是少数,不仅喜欢过年,还喜欢过生日,连生病住院都觉得是个敛财的好机会。打着幌子的“权钱交易”成了反腐过程中的障碍,选择好的日子、重要的日子行贿受贿,既可掩盖行贿者的动机,也可以释然受贿者忐忑不安的心理。
部分干部怕过年:遭遇“过年难”
对周晓红书记的遭遇,陕西省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也深有同感:“到了过年,我都不敢把老婆孩子放在家里,家里的电话不接,直接回乡下过年,因为收也不好,退也不好,你见不着我就没这个事。”
调查中,不少干部表示,节日很让正直的干部害怕,收与不收应该怎么把握火候,没有分寸,所以还不如离开住地,省得烦心,正常的人情往来也顾不上了。
部分干部还透露了“过年难”的另一层含义:我们也不想老送来送去的,有的领导,他在任的时间,频繁给下面吹风,最近我们要调整干部,最近我们要考察干部,最近我们要提拔干部,这下有的干部可着急了,想保住自己职位的得送,想提升的要送,怕调到不合适的地方要送,想调到好的地方也得送,别人都送,你不送,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自己的前途在别人手上,即使自己再困难,上级领导的“礼”可不敢怠慢。领导家里有什么事情就赶紧得过去,不说撑门面,最起码得给领导面子,要不然以后领导给小鞋穿那可是受不了的。
调查显示,受“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异地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思想的影响,部分干部对过年送礼心存畏惧:不送,怕得罪领导;送少了,怕不起作用;送多了,怕承受不了。送与不送,送多与送少,都成为两难选择。
官场“礼”文化侵蚀党政肌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可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礼尚往来、送人情似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和观念的变化,“礼”的名堂不仅越来越多,其涉及的范围、层次及性质也越来越复杂。“礼”已不单是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情谊的表达方式。送礼文化与官场结合,已存在异化的现象,严重地腐蚀着中国的政治生态。
湖南省新化县石冲口镇党委书记段少之表示:送礼的名义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实质都是拉关系、铺路子、求升迁、谋私利。在长期以来形成的请客送礼习惯影响下,往往下级掌权者打着公开拜访的牌子,用“公钱”办“私事”、搞私交、要承诺,不仅助长了各级政府部门中的请客送礼风、公款吃喝风,还严重影响了政府威信,心照不宣的“投桃报李”把不少干部拉下了马。
“年关”干部如何过好“廉关”年年谈,却效果甚微,与官场“礼”文化的形成关系密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官场之间的人情往来是禁止不了的,它有文化的基础。对于官员来说过年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操守和能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握好一个“度”。
“红头文件”以及种种禁令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采访中,一个官员告诉记者:“这些书面的警告都是说说而已,对官员的威慑力太小了,现在就是“杀猴给猴看”估计都没人害怕,因为被发现的几率太小,说的做的都不少,但措施落实、惩罚的力度不够。”
如何遏制官场“礼”文化的泛滥,不少官员认为还是要以制度管人。周晓红就此提出了三条建议:建立老百姓对干部廉政评价机制、个人财产申报制和严格依法惩处腐败分子。
如何突破这种尴尬的处境,用制度的理性让“人性”回归,割断权力与“人性”的联系,让干部过年尽快回归正常状态,让同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官员也能“健康”地过年,无需谈“年”色变,这值得我们深思。
官员声音
干部谈过年
防止年关成“敛关”,要引入节时审计,各级审计部门、各单位内审部门要把“年关审计”列入其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春节后一周内,对所属单位和部门进行一次财务开支情况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惩处是最无奈的选择,但也是对那些阳奉阴违,铤而走险者最有效的手段。在“廉关”建设上,必须严惩不贷,以有效遏制节日请客送礼风蔓延。(湖南省新化县石冲口镇党委书记、镇长 段少之)
廉不廉,看过年。我觉得领导干部都必须树立这样一个意识。人必须与人交往,交往就难免有“礼”往来。但是你交换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你的吗?是你的,多贵重都可以;不是你的,一丝一毫都不能去交换。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即使得到这些非法之利的话,心理上要承受很大的负担,时刻担心“东窗事发”,还是做个坦荡的、为民办事的人吧。(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 丁亚明)
对于如何防止“过年腐败”,要建立几条真正通电的“高压线”,真正能执行几条“死规定”,给干部戴上“紧箍咒”,挤压权力寻租的空间。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既严格追究受贿者的法律责任,对行贿者的法律追究,也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湖南省武冈市委书记 周晓红)
作为人们常说的“一把手”,他平时很少休过节假日,一年到头,很想利用春节休息几天,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些人出于对我人品的尊重,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有些人看中我手中的权力,甚至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给我拜年送礼。对红包礼金、有价证券、贵重物品,我一向态度坚决,严辞拒收,但对一些不很值钱的土特产品,收了心不安,拒收难为情,上交伤害人,往往是左右为难。”
类似周晓红这样感慨“过年难”的官员在如今的官场上不是少数,而其他干部对于过年又有何种心态,记者采访了不少党政官员,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看法和遭遇。
个别干部盼过年:“年关”变成“敛财好机会”
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有句名言:“新春佳节将近,我不是来恭贺新禧,而是给大家敲一记警钟,年关先要过‘廉关’。”而就是这位大言不惭的人物,因口是心非,没能处理好“年关”与“廉关”的关系,受贿1810余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可见“年关”已经成为不少贪官的“鬼门关”。
周晓红告诉记者,客观地讲,干部“年关难过廉关”确实存在,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目前,在我们干部队伍中,干部廉政仍然是主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干部还是容易过廉关的。目前确有少数干部存在“年关难过廉关“的问题。个别干部以求官帽戴正,交椅坐稳,职务升迁,于是抓紧过年这个时机,向掌权者施重金,送厚礼,个别领导干部利欲熏心,不讲原则,大肆敛财。这也是春节期间成为少数干部犯罪高发期的主要原因。
吉林省白山市政协原副主任李铁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名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握有重权的“富”书记,为他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报道,每到春节之前,李铁成和他的妻子就不大上班了,而是守在家里坐等送礼的人上门。李铁成所收受的140多万的赃款,都是在他担任县长和县委书记的10年间取得的,以人情费一笔一笔聚敛起来的。
江苏省某县一官员向记者透露,领导干部喜欢过年的不是少数,不仅喜欢过年,还喜欢过生日,连生病住院都觉得是个敛财的好机会。打着幌子的“权钱交易”成了反腐过程中的障碍,选择好的日子、重要的日子行贿受贿,既可掩盖行贿者的动机,也可以释然受贿者忐忑不安的心理。
部分干部怕过年:遭遇“过年难”
对周晓红书记的遭遇,陕西省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也深有同感:“到了过年,我都不敢把老婆孩子放在家里,家里的电话不接,直接回乡下过年,因为收也不好,退也不好,你见不着我就没这个事。”
调查中,不少干部表示,节日很让正直的干部害怕,收与不收应该怎么把握火候,没有分寸,所以还不如离开住地,省得烦心,正常的人情往来也顾不上了。
部分干部还透露了“过年难”的另一层含义:我们也不想老送来送去的,有的领导,他在任的时间,频繁给下面吹风,最近我们要调整干部,最近我们要考察干部,最近我们要提拔干部,这下有的干部可着急了,想保住自己职位的得送,想提升的要送,怕调到不合适的地方要送,想调到好的地方也得送,别人都送,你不送,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自己的前途在别人手上,即使自己再困难,上级领导的“礼”可不敢怠慢。领导家里有什么事情就赶紧得过去,不说撑门面,最起码得给领导面子,要不然以后领导给小鞋穿那可是受不了的。
调查显示,受“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异地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思想的影响,部分干部对过年送礼心存畏惧:不送,怕得罪领导;送少了,怕不起作用;送多了,怕承受不了。送与不送,送多与送少,都成为两难选择。
官场“礼”文化侵蚀党政肌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可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礼尚往来、送人情似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和观念的变化,“礼”的名堂不仅越来越多,其涉及的范围、层次及性质也越来越复杂。“礼”已不单是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情谊的表达方式。送礼文化与官场结合,已存在异化的现象,严重地腐蚀着中国的政治生态。
湖南省新化县石冲口镇党委书记段少之表示:送礼的名义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实质都是拉关系、铺路子、求升迁、谋私利。在长期以来形成的请客送礼习惯影响下,往往下级掌权者打着公开拜访的牌子,用“公钱”办“私事”、搞私交、要承诺,不仅助长了各级政府部门中的请客送礼风、公款吃喝风,还严重影响了政府威信,心照不宣的“投桃报李”把不少干部拉下了马。
“年关”干部如何过好“廉关”年年谈,却效果甚微,与官场“礼”文化的形成关系密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官场之间的人情往来是禁止不了的,它有文化的基础。对于官员来说过年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操守和能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握好一个“度”。
“红头文件”以及种种禁令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采访中,一个官员告诉记者:“这些书面的警告都是说说而已,对官员的威慑力太小了,现在就是“杀猴给猴看”估计都没人害怕,因为被发现的几率太小,说的做的都不少,但措施落实、惩罚的力度不够。”
如何遏制官场“礼”文化的泛滥,不少官员认为还是要以制度管人。周晓红就此提出了三条建议:建立老百姓对干部廉政评价机制、个人财产申报制和严格依法惩处腐败分子。
如何突破这种尴尬的处境,用制度的理性让“人性”回归,割断权力与“人性”的联系,让干部过年尽快回归正常状态,让同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官员也能“健康”地过年,无需谈“年”色变,这值得我们深思。
官员声音
干部谈过年
防止年关成“敛关”,要引入节时审计,各级审计部门、各单位内审部门要把“年关审计”列入其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春节后一周内,对所属单位和部门进行一次财务开支情况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惩处是最无奈的选择,但也是对那些阳奉阴违,铤而走险者最有效的手段。在“廉关”建设上,必须严惩不贷,以有效遏制节日请客送礼风蔓延。(湖南省新化县石冲口镇党委书记、镇长 段少之)
廉不廉,看过年。我觉得领导干部都必须树立这样一个意识。人必须与人交往,交往就难免有“礼”往来。但是你交换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你的吗?是你的,多贵重都可以;不是你的,一丝一毫都不能去交换。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即使得到这些非法之利的话,心理上要承受很大的负担,时刻担心“东窗事发”,还是做个坦荡的、为民办事的人吧。(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 丁亚明)
对于如何防止“过年腐败”,要建立几条真正通电的“高压线”,真正能执行几条“死规定”,给干部戴上“紧箍咒”,挤压权力寻租的空间。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既严格追究受贿者的法律责任,对行贿者的法律追究,也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湖南省武冈市委书记 周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