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工作报告看统筹兼顾方法对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统筹兼顾好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教育系统本身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本文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相关内容出发,运用统筹兼顾方法对现今教育的问题进行梳理,以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逻辑依据。
  [关键词]教育发展 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2011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①”本文试图探讨统筹兼顾方法对教育内容本身的各个方面及教育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统筹作用和新一轮教育改革指导作用,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一、统筹兼顾方法在统筹教育各个方面内容本身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到教育的原点:疏导美好的人性,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个人的能力。为了真正践行这一基本理念,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切实统筹兼顾好以下两大关系。
  首先,统筹人的共性与个性,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关系,同时把疏导美好的人性,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个人的能力三者在不同教育阶段上的具体侧重内容兼顾好。其中,疏导美好的人性和塑造良好的人格是人的共性对教育的要求,个人能力培养则是人的个性对教育的要求。前者表现为人性、人格及道德塑造,在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强调全面发展。后者则是基于人的自身潜质的能力培养,依个人潜质不同而顺势发展,强调个性化,也即是常说的因材施教。因此,统筹兼顾方法对教育各方面内容本身的作用就是要使教育达到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尊重共性的个性化发展的辨证统一。对此,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独立议》中有深刻的论述,虽然他只是从教育与政党的关系上来论述。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教育是求远效的;政党的政策是求近功的。中国古书说:“一年之计树谷;十年之计树木;百年之计树人。”可见教育的成效,不是一时能达到的。”②
  今人常言:全面发展,全面平庸。这话不无道理。不尊重个性,片面的强调全面发展,教育必然僵化,呆板,毫无活力可言;而不尊重共性,片面的强调个性化发展,教育就会不重视基本素质,必然会导致乖张的个性崇拜。统筹教育发展就是要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对疏导美好的人性,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个人的能力三方面的内容上有所侧重。因为不合时宜的个人能力培养过早了就是拔苗助长,疏导人性,塑造人格过晚了就不能达到目的。就如德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学前和小学教育阶段,如果拖到大学阶段,这个问题你再重视也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统筹好共产主义的最高德育与最低的基本德育的关系,对完成人的共性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最高道德不易达成,其需要人从实践过程中逐渐升华认识而最终达成。由于在学前和中小学阶段,人没有经历实践过程,过早的进行最高道德教育反而成为后来最高道德伸张的障碍,这就是现在人普遍对最高道德麻痹的原因所在。因此,统筹最高道德与最低的基本道德,要切实抓好基本道德塑造,同时在合适时机倡导最高道德。
  其次,统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为纠正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新教育观念,其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这些素质从广义上讲,主要包含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因此素质教育是一种目的。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个手段。今天我们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将素质教育这个目的当成手段,走向另一个极,与应试教育一样,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其谬误在于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因此,统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就是要统筹这一对教育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应当使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激励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同时以合理的考试作为评价这个目的实施效果的手段。道德素质塑造属于人的共性范畴,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的培养则属于个人能力范围。统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键在于统筹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素质教育虽充分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但其在现实的实践中的极端化导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失衡,破坏了应当互为主体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教育部都做出了以下文方式规定‘教师有权批评学生’的荒唐举动!
  另外,在统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时,要注意统筹好学生负担问题。毋使在批判旧的教育忽视对一个真正的人的尊重同时,在教育改革中又忽视了对刻苦学习的尊重,走向另一个极端,沦入为减负而减负的泥潭。
  
  二、统筹兼顾方法对兼顾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社会制约着教育,其不仅影响教育理念和目的的实现,其还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从而影响教育的内容及管理体制等。因此,统筹好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还教育以本来面目,使教育能更好的达到社会其他各个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从而达到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就不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目的,如培养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而是教育的自身定位要在更高的目标上,以便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精神和目的的统一。
  要统筹好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促进教育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就必然要赋予大学一个更一般的理念:学术自由。它允许教育者或是专门的研究人员之间在学术上可以共同琢磨,相互批判,但不能对弱势的不同意见者进行攻讦,打压;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是平等的,自由的,可以相互批判的。对此雅斯贝尔斯有过精彩的论述:
  “……但它实现这些目的是靠着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它这样做只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大的力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这些目的中。” ③
  “……老师和他的学生应该处在同样的水平。双方都被认为是自由的。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教学制度,在绝对真理面前,毋宁说只有无休无止的辩难和不可救药的无知。个人的责任被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并且丝毫不会减轻。在这种模式之下,教育被认为是一门“助产术”(midwifery),目的是扶持引导学生发掘他自身的潜能和力量。他被唤醒来意识到自身的潜力,他的前进动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自身。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不是飘忽不定的经验个体(empirical individuality),而是在我们自我觉醒的过程中浮现出来的真实自我。苏格拉底式的老师会抵制来自学生的企图把他看作是权威和大师的迫切愿望。这里头暗藏着来自学生的巨大诱惑。他把学生从自己身边赶走,让他们回到自身上面来。……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那种,而是相互之间为真理而切磋琢磨的那种。”④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个人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个人能力的提升会反过来丰富个人的人性和人格,使自己得到质的进化,二者相互影响,促进,最终会将人推向整全的人的理想境界,全面而不失个性和个性而不碍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辨证统一。也只有这样,最低的基本道德与最高道德才有可能达到统一。纵使学习和创造最后面向都是具体的职业,但大学的学习和创造不能以职业训练作为目标,大学更重要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整体性的独特的有创造性的大学生活和科学研究。所以在社会所要求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需求方面,大学应该谨慎和警惕的,因为大学只能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上最后回到这个目标上,要不然大学也就不成其为大学了。统筹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就是要达成这种有机的和谐,防止教育在社会的挟制之下成为人力资源生产线和论文复制工厂。社会也应该明白其所要求的目标必须是在大学更高的精神状态下才能更完满的实现。就如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⑤
  另外,统筹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时要注意统筹教育的区域发展,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⑥最终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教育公平”。
  
  三、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问题,若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认真贯彻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教育自身各方方面的内容,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系,我国则无疑是我辈所能想象得到的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完美的境界。“……孩子们应该不是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是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规定——为准进行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通常只是让他们能适应当前的世界,即使它是个堕落的世界。但实际上他们应该把孩子教育得更好,这样才可能在将来出现一个更佳的状态”⑦。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在更高的精神努力下,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大的力度、更冷静的态度达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⑧”战略目标。
  
  [注释]
  ①201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②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第3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③(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第20,21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月.
  ④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第80,81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月.
  ⑤[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第3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⑥201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⑦[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译,《论教育学》,第8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
  ⑧引自“十七大”报告.
  [参考文献]
  [1]201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2]“十七大”报告。
  [3]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M]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月,[M].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M]
  [6][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赵鹏译,《论教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M].
  (作者单位:西安市灞桥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基础部数学室)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词义的猜读法,是指借助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解决文言文阅读中词义理解的一种方法。文言文阅读中,要想众多文言词义易懂、易记、易掌握,就必须先意会文言词义猜读的方法。  [关键词]古汉语 文言词义 猜读方法    文言词义的猜读法,是指借助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解决文言文阅读中词义理解的一种方法。文言文阅读中,要想众多文言词义易懂、易记、易掌握,就必须先意会文言词义猜读的方法。  如何进行文言词义
期刊
[摘要]服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服饰的发展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秦的服饰文化是对先秦服饰的继承,对六国服饰的融合,以及由于自身民族特征和不同于六国的国情而对服饰需求的创新。纵观秦的服饰,虽在历代服饰文化中没有形成气势恢宏的篇章,却对其服饰文化的前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链接作用。  [关键词]秦 服饰     服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
期刊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因此,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
期刊
[摘要]应试教育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只重视死的知识传授,而忽视活的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则强调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时空性、过程性和可持续性。那么怎样发挥课堂教学的空间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训练、提高、发展,展示自我的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是我们施教者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 活 教学    同时在这样一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内,怎样高效率地充分利用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课堂教学需要高扬人文的旗帜,根据教学内容,恰当使用音乐,用音乐激发兴趣,升华情感,用音乐增强记忆效果,夯实想象,用音乐展现人物,陶冶情操,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与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意课堂 音乐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感性,发展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帮助学生丰富文化的底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人文性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可以说,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提升其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创新人才和创新产品辈出的时代。用新观点、新思维、新技术设计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功能产品,是创造者引以为豪的劳动。  在机械设计中,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设计结构、工艺以及运动的精确性等直接影响着整机的性能和工作状况。而传统的机械零部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如果在机械设计中引入创新性理念,就会使产品“与时俱进”,满足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紧迫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基于对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多元化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多元化 高职教育 监控体系    作为一种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就业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
期刊
[摘要]指出多媒体教学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应包括传统的教学工具。以高校工科学生必修课工程图学课程为例,针对其课程特点,阐述了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通过教学实验指出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工程图学动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
期刊
[摘要]有句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决定一切的前提是什么?是在我们有能力去实施的前提下,也就是说我们要是没有能力,你的态度就等于空想。能力就是态度的前提,是态度的基础。能力好比经济基础,态度好比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简单原理,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中,态度始终占着人际交往中一个很大的交往分量。  [关键词]工作能力 工作态度 人力资本 智商    工作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是作为个体的人在遗传和
期刊
[摘要]儿童学习不良是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突出。本文着重从这一角度对儿童学习不良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不良儿童 家庭环境 教育发展    学习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实际学习能力远低于其年龄和智力应该达到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听、想、说、读、写、拼音或数学运算等基本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学习不良儿童在各年龄段都有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