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领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初提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说,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桑代克的这三条学习律适用于劳动教育之中。
一、低年级小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说:“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它不仅能给人带来财富,也能够让人在活动中锻炼体能,提高自身素养。一个人的劳动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小学阶段甚为重要。然而,在一线教学的这几年,笔者观察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劳动方面存在一些普遍的现象:
1.劳动意识不强。笔者接班一年级时,42个学生,下课主动整理地板上垃圾的人不超过5人;当课桌摆放得横七竖八时,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要去推一推桌椅,让桌椅整齐一些;中午吃完饭或放学时,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清理卫生的意识。
2.劳动意愿不够。据家长反映,因为家庭条件不差,家里面都有老人或阿姨打扫卫生,孩子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所有的劳动都是由大人完成的,小孩子的任務就是玩、学习。这导致一些学生面对家务和教室里的劳动时,主动干活的意愿并不强烈。
3.劳动能力不足。笔者了解到,有一半以上的一年级学生不会拿扫把和拖把,更不懂得怎么扫地;至于怎样有秩序、有方法地将地板打扫干净,知道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当遇到汤汁洒在地板上时,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将地板擦干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教育要坚持“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开展,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法治意识。针对低年级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薄弱这一现状,班主任需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素养。结合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原则,笔者在家长会上跟家长做了一些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学生的劳动采取行动,实施了劳动“三步走”的班级管理方式。
二、劳动教育“三步走”实践探索
第一步教师示范,为学生劳动做准备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想要学生对“劳动意识”“劳动能力”这两个概念有所反应,教师需要在学习之初建立学生与劳动之间的联结纽带,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劳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受,才能逐渐感知各项劳动的技巧,习得新技能。基于此,笔者利用班会课和午会课,教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何捡地板上的废纸,如何准确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如何打开垃圾袋,如何将垃圾袋套住垃圾桶,如何保持垃圾桶的卫生,怎样使用黑板擦和抹布将黑板擦干净,怎样清理黑板槽,怎样才能把桌椅摆整齐,吃饭时如何保持个人卫生,怎样拿饭盒才能避免洒饭,怎样整齐地摆放餐盒,扫把和拖把怎么拿,如何能把地板扫干净,如何整齐地摆放书本……事无巨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管理的人。”班主任将劳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劳动、自主管理的前提。
通过教师的这些示范,学生有了对劳动的具象感知,明白劳动其实并不难,也知道了劳动不是大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该有的责任。如此,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意愿被调动了起来。桑代克发现,没有奖励的联结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所以,笔者在学生参加劳动之后会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劳动上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
第二步岗位设置,为学生劳动强化练习
当学生习得了劳动技巧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练习,建立学生在劳动意识与劳动操练之间的强化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心底滋生劳动的责任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笔者在班会课上号召全体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班级劳动的小能手。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报名意向,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一份劳动小岗位分配表,具体内容如表1:
为了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与相互监督,让班级的各岗位之间实现环环相扣,彼此牵连,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商量,达成共识,将班委与各小岗位关联起来,从班长、劳动委员到值日班长、护绿员等,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明确下来。为了能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干,每天都能对学校的生活有所期待,每个小岗位由两到三个人负责,尽量做到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全班人人有岗。同学们协调一致,为了班级共同的目标而担起自己的责任。
第三步岗位评价,为学生劳动提效果
儿童对事物充满了好奇,然而坚持的时间不一定能够长久。当学生习惯了做劳动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与反馈,学生很难主动去检测行为的效果。如果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劳动做出中肯的反馈,学生可能会对劳动产生积极向上的反应,从而爱上劳动。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责任落实到位,不懈怠,笔者将小岗位的评价与学校的“每月一星”评选结合起来,在每周一的班会课对上周的岗位表现进行总结,对认真尽责的学生给予“星星奖励”,并将星星贴在班级“星星榜”上,作为学校“每月一星”评选的参考依据。
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充分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把手中权力全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所有的评价由班主任进行。到了第二学期,学生已经熟悉了这一套规则,所有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笔者编制了一份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表(如表2),并打印出来放在讲台上,每天各岗位的负责人自觉拿着这份评价表,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每天放学劳动后,值日组长只填写“用时”。第二天一大早,劳动委员来到后,根据班级卫生情况填写此表,并在正式上课前向全班宣布评价结果。值日组长还可以表扬认真劳动的同学,授予星星奖励。在两周之后,全班10个卫生小组已经轮流一次时,笔者在班会课上进行总结,表扬用时最短且质量最高的小组,并给予星星奖励,批评用时最长且质量不高的小组,并进行一定的惩罚,比如扣星,增加补救劳动的时间。
在三年级开学前两周,同学们对此表并不怎么在乎,在劳动时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打打闹闹,延长劳动时间,不好好打扫卫生。当两周过后的第一次评价结束后,同学们都开始意识到了这张评价表的重要性,懂得了:认真劳动,提高劳动质量,就不会受到惩罚,还可以得到奖励;不认真劳动,时间过长,就会受到惩罚,而且让小组的荣誉受损。
到了第三周,第二轮劳动开始的第一天,这份评价表的效果立马出来了。原来一边打闹一边劳动的同学,收敛了贪玩的脾气;小组长也会提醒组员认真打扫卫生,争取尽快值日;再也没有一位同学提前走人,而是等大家全部做完,再检查一遍教室是否干净、桌椅是否整齐,认真填写表格,最后一起关门放学;当家长催促赶快值日尽快回家时,也有学生告诉家长,要等小组成员全部结束后才能放学,请家长不要着急。在这期间,教师跟家长都不会帮忙。
经过两年的历练以及三年级一学期的劳动评价,笔者发现,学生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劳动程序与规则——在午餐之前,同学们能和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各类管理员共同商量当天的劳动责任,谁扫地、谁拖地、谁擦黑板、谁整理讲台和后台、谁整理图书角等等,教室内各个角落,只要人能看得到的地方,都有人负责清理,劳动委员都会在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细到不同颜色代表对每个人的劳动质量评价,而这一评价结果会影响到后续的个人整体评价。这一切,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作为班主任,甚至不能够轻易打破他们的这一套“规矩”。当然,这其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劳动委员总是占用午餐时间明确劳动任务,导致午餐纪律有些乱;个别不自觉的学生依旧不在意自己的评价,对劳动提不起热情……怎样合理安排劳动管理时间,如何调动个别不自觉学生的劳动热情,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尝试新方法,不断优化,提高全体学生的劳动质量。
因為有了岗位,每个学生的心里都会有一种班级归属感,在教室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与担当。每天早晨起床时,学生会想起自己今天该做什么,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当每个人都将自己看作是教室里缺一不可的一份子时,班级的主人翁意识也就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了。在学生心里,“上学”不再是上课学习的代名词,这其中还包括职责与担当。
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桑代克的这三条学习律适用于劳动教育之中。
一、低年级小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的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说:“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它不仅能给人带来财富,也能够让人在活动中锻炼体能,提高自身素养。一个人的劳动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小学阶段甚为重要。然而,在一线教学的这几年,笔者观察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在劳动方面存在一些普遍的现象:
1.劳动意识不强。笔者接班一年级时,42个学生,下课主动整理地板上垃圾的人不超过5人;当课桌摆放得横七竖八时,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要去推一推桌椅,让桌椅整齐一些;中午吃完饭或放学时,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清理卫生的意识。
2.劳动意愿不够。据家长反映,因为家庭条件不差,家里面都有老人或阿姨打扫卫生,孩子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所有的劳动都是由大人完成的,小孩子的任務就是玩、学习。这导致一些学生面对家务和教室里的劳动时,主动干活的意愿并不强烈。
3.劳动能力不足。笔者了解到,有一半以上的一年级学生不会拿扫把和拖把,更不懂得怎么扫地;至于怎样有秩序、有方法地将地板打扫干净,知道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当遇到汤汁洒在地板上时,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将地板擦干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教育要坚持“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开展,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法治意识。针对低年级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薄弱这一现状,班主任需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素养。结合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原则,笔者在家长会上跟家长做了一些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学生的劳动采取行动,实施了劳动“三步走”的班级管理方式。
二、劳动教育“三步走”实践探索
第一步教师示范,为学生劳动做准备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想要学生对“劳动意识”“劳动能力”这两个概念有所反应,教师需要在学习之初建立学生与劳动之间的联结纽带,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劳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感受,才能逐渐感知各项劳动的技巧,习得新技能。基于此,笔者利用班会课和午会课,教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何捡地板上的废纸,如何准确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如何打开垃圾袋,如何将垃圾袋套住垃圾桶,如何保持垃圾桶的卫生,怎样使用黑板擦和抹布将黑板擦干净,怎样清理黑板槽,怎样才能把桌椅摆整齐,吃饭时如何保持个人卫生,怎样拿饭盒才能避免洒饭,怎样整齐地摆放餐盒,扫把和拖把怎么拿,如何能把地板扫干净,如何整齐地摆放书本……事无巨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管理的人。”班主任将劳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劳动、自主管理的前提。
通过教师的这些示范,学生有了对劳动的具象感知,明白劳动其实并不难,也知道了劳动不是大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该有的责任。如此,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意愿被调动了起来。桑代克发现,没有奖励的联结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所以,笔者在学生参加劳动之后会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劳动上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
第二步岗位设置,为学生劳动强化练习
当学生习得了劳动技巧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练习,建立学生在劳动意识与劳动操练之间的强化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心底滋生劳动的责任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笔者在班会课上号召全体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班级劳动的小能手。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报名意向,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一份劳动小岗位分配表,具体内容如表1:
为了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与相互监督,让班级的各岗位之间实现环环相扣,彼此牵连,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商量,达成共识,将班委与各小岗位关联起来,从班长、劳动委员到值日班长、护绿员等,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明确下来。为了能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干,每天都能对学校的生活有所期待,每个小岗位由两到三个人负责,尽量做到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全班人人有岗。同学们协调一致,为了班级共同的目标而担起自己的责任。
第三步岗位评价,为学生劳动提效果
儿童对事物充满了好奇,然而坚持的时间不一定能够长久。当学生习惯了做劳动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与反馈,学生很难主动去检测行为的效果。如果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劳动做出中肯的反馈,学生可能会对劳动产生积极向上的反应,从而爱上劳动。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责任落实到位,不懈怠,笔者将小岗位的评价与学校的“每月一星”评选结合起来,在每周一的班会课对上周的岗位表现进行总结,对认真尽责的学生给予“星星奖励”,并将星星贴在班级“星星榜”上,作为学校“每月一星”评选的参考依据。
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充分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把手中权力全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所有的评价由班主任进行。到了第二学期,学生已经熟悉了这一套规则,所有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笔者编制了一份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表(如表2),并打印出来放在讲台上,每天各岗位的负责人自觉拿着这份评价表,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每天放学劳动后,值日组长只填写“用时”。第二天一大早,劳动委员来到后,根据班级卫生情况填写此表,并在正式上课前向全班宣布评价结果。值日组长还可以表扬认真劳动的同学,授予星星奖励。在两周之后,全班10个卫生小组已经轮流一次时,笔者在班会课上进行总结,表扬用时最短且质量最高的小组,并给予星星奖励,批评用时最长且质量不高的小组,并进行一定的惩罚,比如扣星,增加补救劳动的时间。
在三年级开学前两周,同学们对此表并不怎么在乎,在劳动时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打打闹闹,延长劳动时间,不好好打扫卫生。当两周过后的第一次评价结束后,同学们都开始意识到了这张评价表的重要性,懂得了:认真劳动,提高劳动质量,就不会受到惩罚,还可以得到奖励;不认真劳动,时间过长,就会受到惩罚,而且让小组的荣誉受损。
到了第三周,第二轮劳动开始的第一天,这份评价表的效果立马出来了。原来一边打闹一边劳动的同学,收敛了贪玩的脾气;小组长也会提醒组员认真打扫卫生,争取尽快值日;再也没有一位同学提前走人,而是等大家全部做完,再检查一遍教室是否干净、桌椅是否整齐,认真填写表格,最后一起关门放学;当家长催促赶快值日尽快回家时,也有学生告诉家长,要等小组成员全部结束后才能放学,请家长不要着急。在这期间,教师跟家长都不会帮忙。
经过两年的历练以及三年级一学期的劳动评价,笔者发现,学生们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劳动程序与规则——在午餐之前,同学们能和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各类管理员共同商量当天的劳动责任,谁扫地、谁拖地、谁擦黑板、谁整理讲台和后台、谁整理图书角等等,教室内各个角落,只要人能看得到的地方,都有人负责清理,劳动委员都会在黑板上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细到不同颜色代表对每个人的劳动质量评价,而这一评价结果会影响到后续的个人整体评价。这一切,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作为班主任,甚至不能够轻易打破他们的这一套“规矩”。当然,这其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劳动委员总是占用午餐时间明确劳动任务,导致午餐纪律有些乱;个别不自觉的学生依旧不在意自己的评价,对劳动提不起热情……怎样合理安排劳动管理时间,如何调动个别不自觉学生的劳动热情,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尝试新方法,不断优化,提高全体学生的劳动质量。
因為有了岗位,每个学生的心里都会有一种班级归属感,在教室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与担当。每天早晨起床时,学生会想起自己今天该做什么,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当每个人都将自己看作是教室里缺一不可的一份子时,班级的主人翁意识也就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了。在学生心里,“上学”不再是上课学习的代名词,这其中还包括职责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