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与“不周山”:Brokeback Mountain语义发微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a3635468456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小说名的Brokeback Mountain与中国神话语境中的“不周山”都有断裂的含义。Brokeback意为“断裂的回复”,而不周之山也是出现在连续与断裂的宇宙观背景中。男同之恋亦属回复、连接,但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男同因为不够周尽,势必带有缺陷。用brokeback一词来形容男同非常精到。
  
  [关键词] 断背山 不周山 连续与断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09
  
  2005年,著名华裔导演李安拍摄了一部名为《断背山》的电影。该片连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和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一时风光无限。“断背”更是成为热门、新潮代名词,暗指同性恋。该影片借一对同性恋人的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既有的世俗偏见对自然的人性与爱的残酷压抑。由于题材敏感,该片引来颇多争议。其最终失意于最佳影片,或许也与男同有关。《断背山》的原作者E. Annie Proulx曾在日发行量120万份的英国《卫报》上发表文章指责保守的奥斯卡口味:“不但和现在改变中的大文化潮流以及美国的社会动荡脱节,而且和他们自己被隔离的城市脱节。”
  《断背山》是一部篇幅很短的小说,英文原名“Brokeback Mountain”。中文译名“断背山”或“断臂山”。前者显然是直译;后者据说照应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龙阳之好或断袖之癖。从译名来看,“断背”或“断臂”都很不错,毕竟一部电影需要一部形象、且有刺点的名称,以深印象。我早前即看过这部电影,风格质朴,情感隐而浓烈。时光荏苒,在对这部电影几乎淡忘的情形下,近日却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发现“brokeback”这个名称以及这部电影的同性主题,尤其是前者,若置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背景中,与有关问题作一比较,竟有十分趣味的联系,遂成小文一篇,以为管窥发微之谈。
  Broke,有断裂、折断、断续等意。back,首要之意是背部,故直译为断背,但在中文语境中,并无这样的词汇。在了解电影内容后,可知这是一部发生在“断背山”上的同性爱情故事。“断背山”是虚构的,之所以用“断背”一名,暗指一份本来连续相依的情感,被迫断裂了。但何以用back,即“背”这个字眼呢?背,从身体部位的角度来说,位于头颈和下肢之间,是起连通作用的。又如back的其它一些意思,包括“过去的”、“连续的”、“回复”、“往回”。可见,back有一种往回追溯,不愿与过去绝裂的的意蕴,就像一个圆,首尾相连不中断。在小说和电影中,两位主人公从断背山上下来分离之后,都很怀念山上的日子。小说中有这样一句:“Old brokeback got us good and it sure ain’t over.”可知《断背山》的主题包含了这样的成分:对往昔的回味,以及情感不能延续而生发的唏嘘。brokeback带有的“破裂的连续或回复”之意,让我想到了“不周之山”。
  《淮南子·坠形训》中提到一座“不周之山”,这是一座神话语境中的山,在西北,乃天地间“八柱”之一。八柱是用以连接天地的。仅从“不周之山”一名来看,便可感知它悲情的一面。“不周”意为不完备,有缺陷。中国古代玉器中有一种名“玦”的玉器,器形如璧,只是肉上有缺口,故谓“环之不周,缺而有裂”。所以仅从名称上看,“不周山”与“断背山”都是不连续的、缺裂的。“不周之山”的宇宙观背景是,天地虽有八柱连接,但已经不是连续的了。在此之前的宇宙,是天地未形,海陆未分,一切浑沌。何为“浑沌”?是太一、是太始、是道、是乌罗伯洛斯(Ouroboros),即衔尾环蛇。在这样的世界里,万事万物密切联系、连续、无分割,是最初始的状态。然而,这样一个连续的世界并不能长久,连续与断续是相互对立的。列维·斯特劳斯在《嫉妒的制陶女》中说得没错:“连续过渡到断续,都是一些吹毛求疵的,妒忌的、记仇的神所干涉的结果。”[1]世界各地的神话中,莫不如此。中国古代的浑沌世界,是帝命重黎二神“绝地天通”而打破的,于是原本连续的世界为断续所代替。天地分离之后,复在八隅布置八柱,撑持着天,于是天地再次连接,但是这次连接已不可与最初的浑沌那种无限的连续同日而语,它只是一种形式的、机械的连接,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次连续之后,由于共工与帝喾争帝,不胜,他不只是没有风度,更是发泄怨愤,怒触不周之山,于是“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值得注意的是,不周之山只是八柱之一,何以单选不周之山,正在于“不周之山”虽然连接天地,但它是一个破绽之处。这次破裂之后,女娲出来救场,她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既是分割,又是连接天地。所以,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处于一种连续和破裂的交替状态。不止如此,这种连续与破裂的思维从哲学层面渗透到了政治、文化、艺术、心理等众多领域。此处《断背山》中同性主题亦不例外。
  在最初的浑沌被打破之后,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出现了,举凡天地、阴阳、男女、高低、美丑皆是对立、断续之表现。这也正是《周易》说的“一生二”。然而,二的世界带来很多问题,敌对、杀戮、轻视等等。于是在破裂之后,连续的思维又应时出现。其荦荦大者便是老庄之哲学。老庄希冀抹杀、消除对立,复归一的状态,也即是将破裂抿除,回到连续、圜道的境界。本于这种哲学思想,我们便在众多表象上看到了相应地体现。诸如庄周梦蝶、濠上羡鱼、鱼鸟化合等等。在两性方面,便是通过阴阳交合,达到持续再生的目的。《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但是,在冀望回复连续、归一、求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另类的例子。比如双性同体和同性恋。双性同体的现象确实在生理上存在过,但更多的体现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物质遗存上,这是“合二为一”的思想引致的。另一个便是同性恋。同性恋亦属交接,但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比起主流的阴阳交合,男同或女同颇有误入歧途之感。然而这么说,肯定会惹来异议。因为这里忽视了一个“心理阉割”的问题,同性恋者在一起,虽然生理上不符合阴阳之道,但从心理认同的角度视之,则要另当别论。总的来说,在抱一、回归、重新连续的过程中,出现了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合体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都尝试着连接,可方式却是不一样的,最终的结果和其间的代价也相应不同。男同的连接,恰如《断背山》这部电影的英文名“brokeback”,破裂的回复,它是有弱点和破绽的。一如不周之山,作为八柱之一,独其为共工所触,正在其“不周”。《庄子·则阳》篇中有这么一句:“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男同之爱,虽未尝不可,但是难以周尽的。此外,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恰恰是一个,用萧兵先生的话说,是一个“违庸”之人,他不像禹深得“中常”之道,看看他治水的方略:墮高淹卑,不是积极的“平衡”,而是采取“削平主义”,典型的二元对立思想[2]。而《断背山》这部电影发生在美国的怀俄明州,怀俄明州地处美国西北部,封闭、落后,是牛仔的故乡。该片从原著背景到影片元素皆以牛仔为骨干,牛仔雄壮、热血、傲骨。在美国的西部片中,牛仔给人的印象总是不畏强权、好打不平、风格鲜明、有棱有角。真真和我们的共工有得一比,它绝不是中庸式的。《断背山》则述说了牛仔和牛仔的同性爱情,这种违规的“合”是对牛仔神话,甚至是美国的核心价值极大的挑畔与冒犯,能不引起争议?
  所以,再来看“断背”一词,可以感受到它带有的一股“伤”势。头颈与下肢之间连通的背,不正像那柱吗?可柱连接的是阴阳之喻的天和地。男同虽在形式上也是连接,可在性质上,它终究是“不周”的,故无可避免,它会如同不周之山一样受到外力的冲击。我不知道小说作者E. Annie Proulx为什么会给这部反映同性恋情的小说命名为“Brokeback Mountain”,因为小说中并没有交待,除非去问作者本人,但从我上面的论述来看,这个名称实在是精妙得很呢。
  
  
  注释
  [1]列维·斯特劳斯:《嫉妒的制陶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2]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个字的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4页。
  
  作者简介
  徐峰,198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动画剧本是整个动画片创作的龙头,而我们国内动画创作的致命伤正是能“讲好故事”的动画编剧和制作人才匮乏。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潜藏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只有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才能真正打动国人的心。所以,中国目前的动画创作更应该追求讲故事,而不是抄技术,一味的重視技术的发展而轻視人文思想和剧情的设计,就等于动画只有躯壳而失去了灵魂。  [关键词] 动画创作 技术
[摘要] 格雷马斯的叙事语义理论基本点在于二元对立的观念, 运用相互关联或对立行动元素间的组合,分析《黑天鹅》的人物功能和结构特色, 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能清晰的展现出来。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虽不是一个万能公式,却为我们理解文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使我们明白了,意义的存在是以关系基础为前提的,通过关系的对立联系来寻找内在的语义。  [关键词] 格雷马斯 行动元模式 语义方阵 符号学  doi:
【作者简介】  电影《跑吧孩子》海报 电影《跑吧孩子》是新加坡首部获得国际电影大奖的影片,导演梁智强把故事大背景放在1965这个特殊年,目的是突显新加坡独立前后动荡不安的特殊社会背景。影片整个故事叙述拿捏准确,融合政治色彩以及童真童趣,以小事连接故事情节,让各层次观众都可以找到情感的归属。影片叙述故事突破传统的表现方法,通过聚焦小孩的瞳孔折射出尴尬的生存现实,暴露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变幻莫测,追求独
[摘要] 国内主旋律电影在其选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形式上长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创作规律与叙事范式。然而,近几年主旋律电影在创作观念、运作机制等方面呈现出向商业电影靠拢的趋向。注重对主导意识形态观念坚持的同时,在艺术元素和运作模式上尽力吸收商业电影的成功经验,关注对观众视听期待的把握,一种与时俱进的“新主旋律”电影叙事转型逐渐明朗化。影片《铁人》便是这一转型下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摘要] “禅诵”含义有二,一是诵扬佛教,二是梵音高唱,“女子造型”是杂技中的造型类节目,两者的结合赋予了节目的新意:一、引入了了佛教的内容;二、从音乐的基调到风格,既要透出佛教梵音的音律,又要展示杂技中抒情音乐的曲调,有机的结合才能传达出节目的听觉信息;三、引入佛教的服饰,采用金黄色的服饰色泽,以显示佛的庄严。  [关键词] 《禅诵·女子造型》 佛教 内容 音乐 服饰  doi:
[摘要] 对现实的发掘是艺术家们永远的热情所在。《三轮车夫》为观影者展示了一份独特的越南画卷,通过一个个底层人和边缘人的视角,将真实无情地推挤到阳光之下,生出熠熠光辉。  [关键词]陈英雄 写实 叙事 暴力 影音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018    以前读《现实一种》,读完之后胸中郁积一股喘不出的闷气。没想到看过《三轮车夫》之后,许多年前的感觉
【作者简介】  电影《雾中风景》剧照 被誉为“希腊电影之父”的安哲罗普洛斯(Angelopoulos)从1970年开始自编自导第一部剧情片《重建》之后,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高度评价。“希腊近代三部曲”——《1936年的岁月》(1974)、《流浪艺人》(1972)、《猎人》(1977)是安氏深思、反省希腊坎坷现代史的寓言;20世纪80年代的“沉默三部曲”——《赛瑟岛之旅》(1984)、《养蜂人》(198
[摘要] 在影片《Hello,树先生》中,树这一形象负载着影片编/导对中国城乡边缘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失语”的边缘阶层的关注与悲悯。这个形象支撑着整部电影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树先生 边缘人 精神失落 狂欢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23    《Hello,树先生》的影片类型被界定为喜剧/魔幻,但如果观众因为宣传海报上
[摘要] 《郎在对门唱山歌》是第六代导演章明继《巫山云雨》后又一代表作,主要叙述发生在陕西南部紫阳县城的一个爱情故事。从结构分析,电影摆脱了单纯地表现某种纯粹爱情或者物质欲望对纯美爱情的挤压这两套中国爱情叙述的普遍套路,也有别于西方经典爱情叙事“有情人终难成眷属”的单纯表现,而是三者的巧妙融合,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叙事学 深层结构 爱情叙事  doi:10.3969/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