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就要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数学和他们的生活及周围的事物息息相关,使他们觉得数学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趣味和千变万化的图形,从而领悟数学的美,产生对数学的爱,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 美 审美能力 培养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美应该是文科的内容,文科中美的东西很多,而理科呢?特别是数学,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纯自然科学,它本身是干巴巴的,美与它风牛马不相及,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指出:“美是和谐和比例。”“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赖许多数的关系。”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彭家勒的《科学与方法》一书的第一卷第三章的大部分内容,便是讨论科学创造与科学美的问题。大音乐家莫扎特所创作的许多著名曲子中,都可以把乐曲的前后部分,大体上按黄金分割的比例分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反过来,又可提高学生鉴赏美及其他审美能力,进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一、挖掘数学的内容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应当从教材中挖掘出美的东西、教学的重点、难点,大多数几何图形都给人以美的感觉,如讲三角形这一知识时,可通过边角变化由不等边变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让学生感知而得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是对称图形,比较美观而实用,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图形比较多,引导学生举出如金字塔屋顶、竖立电线杆的拉索等。
讲三角形稳定性时,可先提问:“打开窗门后,边避免风吹打玻璃你应该怎样做?”答案是钩好窗钩。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稳定性这个性质。又如讲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可结合大多数家庭都安装的铁拉门,引导学生容易得到圆的轮子滚动“平稳”这一认识?从而掌握“圆上的点到圆心等距”这个本质,使学生联想到一般转动的东西基本上是运用“圆”,如车轮、风扇、机器的转动等。
二、掌握数学的语言美
数学语言,非常简洁、准确而又条理、逻辑,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无论是板书,还是口语,一要清楚明白,详略得当,要给学生一个严谨而活泼的语言影响,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严谨中学会思之有序、言之有理、论之有章;二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鲜明、有针对性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诱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热情。
掌握数学的语言美,不仅教师上课时自身要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简练、准确。如平面几何的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有……并且只有……”短短一个递进关系的语句,就把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直线性质揭示出来了。
三、运用数学的逻辑美
数学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在数学的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中,无一不显示其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推理和演算时,概念要正确,步骤要有条理,逻辑性强,做到步步有根据,前后要一致。如讲授“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五个步骤时,第一步,去分母;第二步,去括号;第三步,移项;第四步,合并同类项,化成ax=b的形式;第五步,求出方程的解x=b/a。凡是解一元一次方程,都要按这五个步骤一步一步做下去。但是,若遇到实际情况时,可能会省略其中的一、二步,又可能会第一、二步要反复用,总之,不管怎样,五个步骤却是有机组成解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至于代数的恒等证明题、几何的证明题等,更是充满了逻辑推理的美,因此,不但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的知识,更要通过掌握、运用数学的逻辑美,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认识数学的形成美
数学虽然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一门科学,具有广泛性、抽象性和严谨性特点,但是,数学同样具有其独特性的形态美,如前面提到的几何图形的形态对称美,又如相等符合“=”,大于符号“>”和不等于符号“≠”,角的符号“∠”,平行符号“∥”,垂直符号“⊥”等等,用一两笔就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及数学运算中的许多东西形象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五、了解数学的整体美
数学,在其各个领域中,好像是分割、单列的,但是,在其各个领域中,均建立了极其严密的系统,讲究系统的功能。被16世纪的威尼斯数学家帕乔里称之为“神赐的比例”的“黄金分割”,即最有说服力的一例。“黄金分割”就是从整体上反映了世界无数客观对象的美。所以,在向学生讲授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整体美。如人体本身的比例,凡是符合以肚脐为界上下相比,下部占身高的0.618的比例的位置时,给人的感受是最美的。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摄影家在安排摄影取景框时,大都是按0.618的比例处理长与宽的美。这些都说明了数学有其美的整体性。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不但可以引入美,而且美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 美 审美能力 培养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美应该是文科的内容,文科中美的东西很多,而理科呢?特别是数学,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纯自然科学,它本身是干巴巴的,美与它风牛马不相及,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指出:“美是和谐和比例。”“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赖许多数的关系。”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彭家勒的《科学与方法》一书的第一卷第三章的大部分内容,便是讨论科学创造与科学美的问题。大音乐家莫扎特所创作的许多著名曲子中,都可以把乐曲的前后部分,大体上按黄金分割的比例分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反过来,又可提高学生鉴赏美及其他审美能力,进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一、挖掘数学的内容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备课中,教师应当从教材中挖掘出美的东西、教学的重点、难点,大多数几何图形都给人以美的感觉,如讲三角形这一知识时,可通过边角变化由不等边变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让学生感知而得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是对称图形,比较美观而实用,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图形比较多,引导学生举出如金字塔屋顶、竖立电线杆的拉索等。
讲三角形稳定性时,可先提问:“打开窗门后,边避免风吹打玻璃你应该怎样做?”答案是钩好窗钩。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稳定性这个性质。又如讲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可结合大多数家庭都安装的铁拉门,引导学生容易得到圆的轮子滚动“平稳”这一认识?从而掌握“圆上的点到圆心等距”这个本质,使学生联想到一般转动的东西基本上是运用“圆”,如车轮、风扇、机器的转动等。
二、掌握数学的语言美
数学语言,非常简洁、准确而又条理、逻辑,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无论是板书,还是口语,一要清楚明白,详略得当,要给学生一个严谨而活泼的语言影响,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严谨中学会思之有序、言之有理、论之有章;二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鲜明、有针对性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诱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热情。
掌握数学的语言美,不仅教师上课时自身要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简练、准确。如平面几何的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有……并且只有……”短短一个递进关系的语句,就把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直线性质揭示出来了。
三、运用数学的逻辑美
数学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在数学的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中,无一不显示其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推理和演算时,概念要正确,步骤要有条理,逻辑性强,做到步步有根据,前后要一致。如讲授“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五个步骤时,第一步,去分母;第二步,去括号;第三步,移项;第四步,合并同类项,化成ax=b的形式;第五步,求出方程的解x=b/a。凡是解一元一次方程,都要按这五个步骤一步一步做下去。但是,若遇到实际情况时,可能会省略其中的一、二步,又可能会第一、二步要反复用,总之,不管怎样,五个步骤却是有机组成解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至于代数的恒等证明题、几何的证明题等,更是充满了逻辑推理的美,因此,不但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的知识,更要通过掌握、运用数学的逻辑美,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认识数学的形成美
数学虽然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一门科学,具有广泛性、抽象性和严谨性特点,但是,数学同样具有其独特性的形态美,如前面提到的几何图形的形态对称美,又如相等符合“=”,大于符号“>”和不等于符号“≠”,角的符号“∠”,平行符号“∥”,垂直符号“⊥”等等,用一两笔就可以把现实生活中及数学运算中的许多东西形象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五、了解数学的整体美
数学,在其各个领域中,好像是分割、单列的,但是,在其各个领域中,均建立了极其严密的系统,讲究系统的功能。被16世纪的威尼斯数学家帕乔里称之为“神赐的比例”的“黄金分割”,即最有说服力的一例。“黄金分割”就是从整体上反映了世界无数客观对象的美。所以,在向学生讲授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整体美。如人体本身的比例,凡是符合以肚脐为界上下相比,下部占身高的0.618的比例的位置时,给人的感受是最美的。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摄影家在安排摄影取景框时,大都是按0.618的比例处理长与宽的美。这些都说明了数学有其美的整体性。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不但可以引入美,而且美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