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R28-4
“中药鉴定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多而枯燥,但却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系统性;二是知识涉及相关学科多,但又不失其自身的完整性;三是实践性强。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中药鉴定学的学科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基础
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 规律 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而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在“学习知识”的肤浅层面,也就是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不只是将目标扩充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层面上。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一个综合目标。
对于每味药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这些知识层面的目标一般设置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明确哪些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鉴定知识。然而学生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行中药专业教材全书共几百种,其常用中药有350多种。即便学生全部掌握了书中所载中药的鉴定知识,并且工作后也没有遗忘,如果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仍然不能胜任从事中药专业的工作,更谈不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一味的追求扩大掌握鉴定药物种类的数目,仅注重知识层面的教学也不符合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原则。因此,教学还需要有培养学生利用中药鉴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然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是简单明了的,常常利用已有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和当今飞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如果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就必须是教学目标之一。
三、教学环节
1.串联相关学科,设置认知冲突
中药鉴定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而建构学习理论又特别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激发以及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中学生构建掌握了新的知识。教学中,首先简单和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主要引导复习的内容集中在“中药鉴定学”中需要应用的知识。通过复习,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利于后续学习中对这些知识更娴熟的应用,在串联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和适量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交互作用的产生,当利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时,即产生了认知冲突。如将正品大黄和土大黄饮片实物给学生,让其辨认哪种是正品;将黄芪、桔梗和板蓝根等饮片给学生,让其分别辨认等。利用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学生会知道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 eumtanguticumMaxim.eXBal1.和药用大黄RheumoficinaleBail1.的干燥根及根茎;利用中药化学的知识了解到大黄主要含有蒽醌衍生物、鞣制等物质;利用中药学的知识知道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因为没有正品大黄和土大黄的原植物所以无法辨别两者,也不知道土大黄是否和正品大黄存在化学成分和功效的不同,更不了解为什么要区别这两者。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此问题后,也能够想到一些解决此问题的办法,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2.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习目标
建构学习理论要求改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我国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心意思,就是讲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教师主导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者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等广泛内容。再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以达到学习目标为主导,但并不直接告知學生学习的目标,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学习目标。
在中药鉴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条件将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不论是实验课还是理论课的教学,教师都为每个小组提供药材标本、显微镜和简单的理化实验所用的试剂。如不能提供给每个小组电脑和上网条件或课时有限,可提前将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方便他们课前查找相关材料。这是学习活动前期组织和准备,为学生创造了必要的学习条件。例如在西洋参的教学中,可提出市场有以生晒园参代替西洋参或以次充好的现象,如何辨别?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文化的建设和学生心态的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鼓励,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
3.建构新知,归纳梳理总结
学习情境完备,学习目标明确后,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如西洋参的鉴别教学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是如何鉴别西洋参的真伪优劣。在学习小组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老师的点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材料,分别用找出了西洋参的形态学特征,显微特征,找到了所含化学成分的特殊鉴别反应,想到用特异基因序列来鉴别等。这些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查得的资料和实验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和学习中得出了一些结论,解决了部分问题,获得了相关知识。之后,还应组织他们对这些收获进行总结,课堂发表,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学生对新构建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系统归纳,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 。
4.学习效果评价
建构理论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怎样构建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重要。
在“中药鉴定学”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中,自我评价的指标为学生自身是否认为通过学习有了知识的扩展和能力的提高。首先让学生撰写“中药鉴定学”的学习体会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可给出自我评分表,让学生自己打分。自我评分表项目可涉及如显微鉴别方法的掌握、利用生物鉴别法可解决的问题等等。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指标为个人对于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否完成;是否能和其他组员和谐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参与和细心观察,给出每个学生的评价,评价指标为:组内讨论积极程度;小组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指标为:笔试 考试 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此种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在中药鉴定学的第二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对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中药鉴定的理论、实验和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进行了部分实践,获得了一定经验和体会。但由于中药市场的复杂多变,中药鉴定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不同地区教学条件的差异,我们的教学观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建构学习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不同学科的教学也有各自特点。如何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适当运用教育理论,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中药鉴定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多而枯燥,但却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系统性;二是知识涉及相关学科多,但又不失其自身的完整性;三是实践性强。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专业人才,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中药鉴定学的学科特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基础
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 规律 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而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在“学习知识”的肤浅层面,也就是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不只是将目标扩充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层面上。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一个综合目标。
对于每味药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这些知识层面的目标一般设置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明确哪些药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鉴定知识。然而学生仅仅掌握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行中药专业教材全书共几百种,其常用中药有350多种。即便学生全部掌握了书中所载中药的鉴定知识,并且工作后也没有遗忘,如果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仍然不能胜任从事中药专业的工作,更谈不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一味的追求扩大掌握鉴定药物种类的数目,仅注重知识层面的教学也不符合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原则。因此,教学还需要有培养学生利用中药鉴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然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是简单明了的,常常利用已有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和当今飞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如果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其终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就必须是教学目标之一。
三、教学环节
1.串联相关学科,设置认知冲突
中药鉴定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而建构学习理论又特别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激发以及与新知识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作用中学生构建掌握了新的知识。教学中,首先简单和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主要引导复习的内容集中在“中药鉴定学”中需要应用的知识。通过复习,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利于后续学习中对这些知识更娴熟的应用,在串联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度和适量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交互作用的产生,当利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时,即产生了认知冲突。如将正品大黄和土大黄饮片实物给学生,让其辨认哪种是正品;将黄芪、桔梗和板蓝根等饮片给学生,让其分别辨认等。利用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学生会知道正品大黄来源于蓼科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 eumtanguticumMaxim.eXBal1.和药用大黄RheumoficinaleBail1.的干燥根及根茎;利用中药化学的知识了解到大黄主要含有蒽醌衍生物、鞣制等物质;利用中药学的知识知道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因为没有正品大黄和土大黄的原植物所以无法辨别两者,也不知道土大黄是否和正品大黄存在化学成分和功效的不同,更不了解为什么要区别这两者。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此问题后,也能够想到一些解决此问题的办法,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的需要。
2.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习目标
建构学习理论要求改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我国的教育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心意思,就是讲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教师主导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者心态的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等广泛内容。再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应以达到学习目标为主导,但并不直接告知學生学习的目标,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学习目标。
在中药鉴定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条件将学生分成数个学习小组。不论是实验课还是理论课的教学,教师都为每个小组提供药材标本、显微镜和简单的理化实验所用的试剂。如不能提供给每个小组电脑和上网条件或课时有限,可提前将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给学生,方便他们课前查找相关材料。这是学习活动前期组织和准备,为学生创造了必要的学习条件。例如在西洋参的教学中,可提出市场有以生晒园参代替西洋参或以次充好的现象,如何辨别?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文化的建设和学生心态的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鼓励,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
3.建构新知,归纳梳理总结
学习情境完备,学习目标明确后,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如西洋参的鉴别教学中,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是如何鉴别西洋参的真伪优劣。在学习小组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老师的点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材料,分别用找出了西洋参的形态学特征,显微特征,找到了所含化学成分的特殊鉴别反应,想到用特异基因序列来鉴别等。这些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查得的资料和实验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和学习中得出了一些结论,解决了部分问题,获得了相关知识。之后,还应组织他们对这些收获进行总结,课堂发表,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学生对新构建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系统归纳,找出内在联系和规律 。
4.学习效果评价
建构理论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怎样构建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重要。
在“中药鉴定学”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中,自我评价的指标为学生自身是否认为通过学习有了知识的扩展和能力的提高。首先让学生撰写“中药鉴定学”的学习体会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可给出自我评分表,让学生自己打分。自我评分表项目可涉及如显微鉴别方法的掌握、利用生物鉴别法可解决的问题等等。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指标为个人对于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否完成;是否能和其他组员和谐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参与和细心观察,给出每个学生的评价,评价指标为:组内讨论积极程度;小组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指标为:笔试 考试 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此种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在中药鉴定学的第二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对建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鉴定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中药鉴定的理论、实验和第二课堂的教学中进行了部分实践,获得了一定经验和体会。但由于中药市场的复杂多变,中药鉴定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不同地区教学条件的差异,我们的教学观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建构学习理论仍在不断发展完善,不同学科的教学也有各自特点。如何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适当运用教育理论,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