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小学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培育与养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不仅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也是民族素质的体现。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培育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是学校、家长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行动。所以,开展农村中学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养成方式
【课题】六盘水基础教育教学课题成果《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16305。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00-01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学习成绩的上升。而中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随口说说就可以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达成的,他需要学校结合学生特色,与家长密切的联系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才能够实行。为本文在研究了我校学生特点及现实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来培育农村中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一、加強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
学生的各种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在各项规定都要遵守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学校要按照学生情况制定学生守则,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要将学生守则的要求严格掌握,学生要牢记学生守则内容,并在实际的活动中践行并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具体需要做到: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4.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5.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缺课。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1]学生不仅要践行这些学生手册标准,更是要将他们牢记心中,让其渗透在生活与学习的每一处,让我们不断地纠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老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工作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是学生学习的标准。中学生对老师总是有种崇拜的心理,认为老师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中学生会将老师的行为当作是自己行为的标榜,所以,老师必须有良好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要对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想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老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者,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场地,自然也是德育的主要教学场地,老师要将课程教学与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行为模式。发挥好每一节课的作用,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德育。[2]
三、完善校园文化氛围
中学生多数的时光都是在校园度过,校园的学习氛围以及整个文化氛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走廊教师的名人警语激励着学生不断学习与进步,校园操场上的标识牌督促着学生爱护花草树木,食堂桌面上贴着的提示语提醒着学生不要浪费粮食,厕所墙面上的指示语提醒着学生注意个人卫生。这些醒目的指示词让学生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犯错误后能及时的纠正自己,学生的言行进步了,学校的氛围也更好了,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会不断地培育着学生养成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3]
总而言之,农村孩子自身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农村中学生在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发展上先天不足。但是我们知道,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起到带领作用,家长配合着老师的教育,社会给予支持。我们相信,对学生用一颗理解的心,宽容的心,对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关注与了解,并且帮助他们改变纠正自己的问题,都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国庆,李君平.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下旬),2014,(1):70.
[2]韩秀银.重视农村体育教学中中学生行为习惯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20):151.
[3]舒洪沫.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J].中外交流,2016,(2):141.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养成方式
【课题】六盘水基础教育教学课题成果《农村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16305。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00-01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学习成绩的上升。而中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随口说说就可以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达成的,他需要学校结合学生特色,与家长密切的联系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才能够实行。为本文在研究了我校学生特点及现实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来培育农村中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一、加強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
学生的各种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在各项规定都要遵守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学校要按照学生情况制定学生守则,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要将学生守则的要求严格掌握,学生要牢记学生守则内容,并在实际的活动中践行并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具体需要做到: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4.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5.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缺课。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1]学生不仅要践行这些学生手册标准,更是要将他们牢记心中,让其渗透在生活与学习的每一处,让我们不断地纠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老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工作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是学生学习的标准。中学生对老师总是有种崇拜的心理,认为老师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中学生会将老师的行为当作是自己行为的标榜,所以,老师必须有良好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学习标准,要对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想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老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者,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场地,自然也是德育的主要教学场地,老师要将课程教学与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行为模式。发挥好每一节课的作用,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德育。[2]
三、完善校园文化氛围
中学生多数的时光都是在校园度过,校园的学习氛围以及整个文化氛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走廊教师的名人警语激励着学生不断学习与进步,校园操场上的标识牌督促着学生爱护花草树木,食堂桌面上贴着的提示语提醒着学生不要浪费粮食,厕所墙面上的指示语提醒着学生注意个人卫生。这些醒目的指示词让学生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犯错误后能及时的纠正自己,学生的言行进步了,学校的氛围也更好了,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会不断地培育着学生养成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3]
总而言之,农村孩子自身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农村中学生在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发展上先天不足。但是我们知道,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起到带领作用,家长配合着老师的教育,社会给予支持。我们相信,对学生用一颗理解的心,宽容的心,对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关注与了解,并且帮助他们改变纠正自己的问题,都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国庆,李君平.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下旬),2014,(1):70.
[2]韩秀银.重视农村体育教学中中学生行为习惯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20):151.
[3]舒洪沫.浅谈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J].中外交流,2016,(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