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底要走多少步?—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范晓虹国际教育的本质,是“国内”与“国际”的双向循环。在这条教育路上,北外国际是一个独特的探索者。
2021年春天,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教学楼落成,名为“国内大厦”,与校内原有的“国际大厦”距离数十米,相互呼应。一时间,“国内大厦”的名称引发师生和校友的热 议。
有人戏称,国内大厦和国际大厦之间的便利店可以叫“免税店”,中间的道路可以叫“一带一路”,校医院的医生则可称为“无国界医生”。还有人说,“在北外,从国内到国际,只需要60步。”
就教育领域而言,从国内到国际,到底要走多少步?为推动这一跨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基础教育国际化探索,正确的方向究竟在哪里?怀揣着这些问题,《留学》记者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简称“北外国际”)总经理范晓虹。作为国际教育亲历者,范晓虹讲述了自己与国际教育结缘的人生故事,抒发了对于国际教育的见解与感悟,亦分享了北外国际独特的办学探索之 路。
梦回20世纪90年代
属于留学的“峥嵘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出国留学热潮汹涌,中国的国际教育以燎原之势发展。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范晓虹,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她的人生成长道路,亦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脉络相互交织。
范晓虹是工科出身。1994年,她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毕业,来到首都钢铁公司电机厂研究所,成为一名工程师。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速,国营大厂的角色发生改变,“铁饭碗”的工作已不再成为年轻人争相追逐的首选。
在首钢工作两年后,范晓虹选择了离开,追寻另一方新天地。据她回忆,在她离开的那一年以及之后的两三年内,与她同年到达首钢的大学生中,很多人都离开了。那时,离开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选择了考研,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以此改变人生道路。
1996年,范晓虹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始攻读MBA。在人民大学学习的岁月,给范晓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让她最为感慨的是,当时身边的同学大多是“奔着出国留学去的”。“我那时发现,我离开首钢,是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大学;而在这个更好的大学里,学生们的目标都是去往国外更好的大学深造。”
90年代,中国自费留学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留学开始牵动千家万户。来到人民大学后,范晓虹发现,出国深造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这也点燃了她心中出国留学的心愿。
自托福考试1981年进入中国,参考人数急速上升。数据显示,北京1981年参加托福的人数为285人,1985年上涨至8000人,1986年达到18000人。到了90年代,为报考托福,人们甚至需要通宵排长队。
1993年,新东方学校在北京中关村创立。1997年,新东方总部迁至中关村礼堂,“百人大课”的黄金时代开启。在300人的礼堂里,500余名学生一起听讲,这一度成为北京城的“奇观”。
范晓虹亲身经历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岁月。“印象很深的是,那是夏天的时候,我去上托福课,在中关村中科院自动化所的一个大礼堂里,有一个大舞台式的讲台,两侧是卫生间。每节大课后中间休息时,上洗手间排队都排不上。礼堂里非常热,大风扇吹着,都不管用。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
当年,二十来岁的范晓虹怀抱着对未来的憧憬,规划着自己出国留学的道路。然而,1998年,父亲忽然患疾,一切的计划因此全部取消。这段短暂的留学准备经历,成为了一份被珍藏的回忆。
即使那时与留学梦想擦肩而过,范晓虹和国际教育的缘分,才刚刚开始缔结。
结缘北外二十载
投身国际教育理想
1999年,范晓虹从人民大学毕业,就职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并主管,是大学下属的重要产业。自此,范晓虹正式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工作。谈及结缘的过程,她笑称其中充满了“巧遇”。“我那時没有想到,自己在公交一站地外就找到了一家工作单位。”
从人大到北外,距离不到2公里。从“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到“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教育的力量也在这短短的2公里中传递与延续。对范晓虹来说,在人大接受的教育,为她日后的工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而投身北外,则意味着外语与国际化教学的人生探索拉开了帷幕。
2001年,范晓虹担任外研社社长助理,正式进入社领导班子;2007年,她开始担任副社长。在外研社工作期间,她参与并领导众多创新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市场与管理经验。22年来,范晓虹见证了外研社的飞速发展与战略转型。“我刚到外研社的时候,全社员工加起来大概只有300人,而现在已经有将近4000人;当年外研社的图书发行码洋大概有3亿元,而如今已经有30亿~40亿元。”
如今,外研社大厦与北外国际大厦相互连接、浑然一体,同属北外西校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研社与北外国际,亦分享了“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这个相同的地址。从本质上讲,外研社与北外国际皆依托于北外丰沃的文化土壤,继承了同根同源的“北外DNA”。
北外国际最初的文化萌芽,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作为外研社副社长的范晓虹,结识了时任北外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曹文。这两位如今是北外国际的掌舵人,她们之间的合作正是在那时开启的。
2008年,外研社按照大学指示,全资回购了北京世纪盈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北外在线”。作为对北外网络教育学院提供技术支持的独家服务供应商,北外在线成为范晓虹和曹文搭档与协作的最初平 台。
2010年7月,在范晓虹和曹文的牵头下,“北外青少英语”(后更名为“E
2021年春天,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教学楼落成,名为“国内大厦”,与校内原有的“国际大厦”距离数十米,相互呼应。一时间,“国内大厦”的名称引发师生和校友的热 议。
有人戏称,国内大厦和国际大厦之间的便利店可以叫“免税店”,中间的道路可以叫“一带一路”,校医院的医生则可称为“无国界医生”。还有人说,“在北外,从国内到国际,只需要60步。”
就教育领域而言,从国内到国际,到底要走多少步?为推动这一跨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基础教育国际化探索,正确的方向究竟在哪里?怀揣着这些问题,《留学》记者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简称“北外国际”)总经理范晓虹。作为国际教育亲历者,范晓虹讲述了自己与国际教育结缘的人生故事,抒发了对于国际教育的见解与感悟,亦分享了北外国际独特的办学探索之 路。
梦回20世纪90年代
属于留学的“峥嵘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出国留学热潮汹涌,中国的国际教育以燎原之势发展。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范晓虹,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她的人生成长道路,亦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脉络相互交织。
范晓虹是工科出身。1994年,她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毕业,来到首都钢铁公司电机厂研究所,成为一名工程师。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速,国营大厂的角色发生改变,“铁饭碗”的工作已不再成为年轻人争相追逐的首选。
在首钢工作两年后,范晓虹选择了离开,追寻另一方新天地。据她回忆,在她离开的那一年以及之后的两三年内,与她同年到达首钢的大学生中,很多人都离开了。那时,离开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选择了考研,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以此改变人生道路。
1996年,范晓虹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始攻读MBA。在人民大学学习的岁月,给范晓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让她最为感慨的是,当时身边的同学大多是“奔着出国留学去的”。“我那时发现,我离开首钢,是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大学;而在这个更好的大学里,学生们的目标都是去往国外更好的大学深造。”
90年代,中国自费留学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留学开始牵动千家万户。来到人民大学后,范晓虹发现,出国深造在年轻人中蔚然成风,这也点燃了她心中出国留学的心愿。
自托福考试1981年进入中国,参考人数急速上升。数据显示,北京1981年参加托福的人数为285人,1985年上涨至8000人,1986年达到18000人。到了90年代,为报考托福,人们甚至需要通宵排长队。
1993年,新东方学校在北京中关村创立。1997年,新东方总部迁至中关村礼堂,“百人大课”的黄金时代开启。在300人的礼堂里,500余名学生一起听讲,这一度成为北京城的“奇观”。
范晓虹亲身经历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岁月。“印象很深的是,那是夏天的时候,我去上托福课,在中关村中科院自动化所的一个大礼堂里,有一个大舞台式的讲台,两侧是卫生间。每节大课后中间休息时,上洗手间排队都排不上。礼堂里非常热,大风扇吹着,都不管用。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
当年,二十来岁的范晓虹怀抱着对未来的憧憬,规划着自己出国留学的道路。然而,1998年,父亲忽然患疾,一切的计划因此全部取消。这段短暂的留学准备经历,成为了一份被珍藏的回忆。
即使那时与留学梦想擦肩而过,范晓虹和国际教育的缘分,才刚刚开始缔结。
结缘北外二十载
投身国际教育理想
1999年,范晓虹从人民大学毕业,就职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并主管,是大学下属的重要产业。自此,范晓虹正式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工作。谈及结缘的过程,她笑称其中充满了“巧遇”。“我那時没有想到,自己在公交一站地外就找到了一家工作单位。”
从人大到北外,距离不到2公里。从“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到“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教育的力量也在这短短的2公里中传递与延续。对范晓虹来说,在人大接受的教育,为她日后的工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而投身北外,则意味着外语与国际化教学的人生探索拉开了帷幕。
2001年,范晓虹担任外研社社长助理,正式进入社领导班子;2007年,她开始担任副社长。在外研社工作期间,她参与并领导众多创新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市场与管理经验。22年来,范晓虹见证了外研社的飞速发展与战略转型。“我刚到外研社的时候,全社员工加起来大概只有300人,而现在已经有将近4000人;当年外研社的图书发行码洋大概有3亿元,而如今已经有30亿~40亿元。”
如今,外研社大厦与北外国际大厦相互连接、浑然一体,同属北外西校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研社与北外国际,亦分享了“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这个相同的地址。从本质上讲,外研社与北外国际皆依托于北外丰沃的文化土壤,继承了同根同源的“北外DNA”。
北外国际最初的文化萌芽,要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作为外研社副社长的范晓虹,结识了时任北外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曹文。这两位如今是北外国际的掌舵人,她们之间的合作正是在那时开启的。
2008年,外研社按照大学指示,全资回购了北京世纪盈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北外在线”。作为对北外网络教育学院提供技术支持的独家服务供应商,北外在线成为范晓虹和曹文搭档与协作的最初平 台。
2010年7月,在范晓虹和曹文的牵头下,“北外青少英语”(后更名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