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各专业普及计算机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掌握本专业知识更同时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操作技术能力过硬的中等技术型应用人才。要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了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改革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和学科的要求。笔者长期在职中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革的项目有更深的了解,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当前,相当一部分中等专业学校都以“五年制压缩型”或“综合高中类”“培训类”的模式办职业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中职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的学历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很多理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面对计算机却手足无措。有的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很不起眼的配角。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死板教条,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不是优秀教育,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缺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计算机专业非专业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教学目标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a.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b.网页制作和维护: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制作的人才。
c.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d.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的人才。
e.平面图像处理(装饰设计):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人才。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应更加灵活,只要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本专业够用就行。
(2)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類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成绩,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ATA考试以外,还必须拿到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
(3)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教学计划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已毕业就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回炉”——回学校进行新课程的短期学习,使知识及时更新。
2.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的需要,促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以计算机操作室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实施以计算机操作室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我校就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用计算机教“计算机”。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实训中采用多种方式,强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践行这一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3)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再次,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最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改革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和学科的要求。笔者长期在职中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革的项目有更深的了解,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当前,相当一部分中等专业学校都以“五年制压缩型”或“综合高中类”“培训类”的模式办职业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中职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的学历教育。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很多理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面对计算机却手足无措。有的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很不起眼的配角。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死板教条,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不是优秀教育,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缺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计算机专业非专业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教学目标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a.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b.网页制作和维护: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制作的人才。
c.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d.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的人才。
e.平面图像处理(装饰设计):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人才。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应更加灵活,只要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本专业够用就行。
(2)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類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成绩,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在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ATA考试以外,还必须拿到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
(3)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教学计划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已毕业就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回炉”——回学校进行新课程的短期学习,使知识及时更新。
2.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的需要,促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以计算机操作室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实施以计算机操作室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我校就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用计算机教“计算机”。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实训中采用多种方式,强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践行这一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3)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再次,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最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