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外结合:课内课外,相得益彰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与其他学科不同。熟练运用工具的技能训练仅靠课内是不够的。刘国正说:“语文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去学习。课内,主要从书本上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课外,带着课堂上学习所得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的实际运用;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只要课内不要课外,或者重视课内忽视课外,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是跛脚的,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特别是失掉这一头,就失掉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契机。”
课内与课外,如同车之轱辘、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视角必须触及课外。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往往只盯住课堂。学生指望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们学好语文的法宝,老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好语文的诀窍,其结果不难想象。叶圣陶先生曾经叮嘱过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其意了然:教材所选取的文章无非是一粒粒的芝麻,比芝麻大的西瓜之类的精神食粮还很多很多。在课内,教师无疑不是要教学生如何捡起芝麻和怎样吃下芝麻,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课外会品尝西瓜。但到了实际教学中,却常常是拾起了芝麻,丢掉了西瓜。
要扭转这一倾向,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课内课外结合的意识,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课内“点”向课外“面”延伸,从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的语文教学网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还要求教师要切实把握好结合点,不失时机地扩充信息量,促成由课内知识向课外能力的转化。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在重视课内学习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课外学习的潜力,树立“大语文”的理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语文”就是对“大语文”理念的最好诠释。因为语文姓语,有语言的地方即是学语文的地方。世界如此浩瀚,讲台如此狭小;语言如此丰富,课堂输出如此有限。如何真正落实“学习在课内,功效在课外”,存在的矛盾本身就指明了解决的办法:课内与课外严重脱节,无异于唇亡齿寒,语文教学之路就难以走远;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则会相得益彰,语文教学之路便会越走越宽。
二、死活结合:不死不活,死去活来
教学上的“死”与“活”,我认为较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死”的知识积累与“活”的教学设计;二是“死”的常规思维与“活”的创新思维。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不在“死”中求“活”,都难以达到激活思维、培养素质的目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一样,每篇课文也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材的个性特色,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活”还体现在教师通过新颖的切合时代特色的教学设计来完成知识积累。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也是如此,许多文学形象也要求灵活处理,如果用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观念去审视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就会有全新的理解。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过去的文学批评总是习惯于为人物贴上阶级的标签,似乎只有资产阶级才有虚荣心,无产阶级个个都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其实,只有把她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来解读,她的命运才能给人以更深刻的启迪,小说才能有超越时代和超越国界的深远意义。这类问题值得学生认真探究与讨论,因为对这类问题的探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三、收放结合:一张一弛,张弛有度
教育现代化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教学当然不例外,它不应该把学生变成戴着枷锁跳舞的奴隶,而要把他们变成在语言的海洋里自在遨游的健将和天使,让他们在遨游中去感受语文的苦甜、深浅、喜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收放自如,该收时收,该放时放。
课堂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精心、细致的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像我们平常说的钻研教材,剖析教材,精妙挖掘,努力去追求一种新鲜别致的美;而且要备学生,尤其是中职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要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点,要投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只有投其所好、精心部署,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兴味索然的脱节现象,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教学境界。只有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到点子上,才能叩响学生的心灵之弦。这好比招待客人吃饭,只有按照客人的口味来做菜,客人才能吃得津津有味。
采用收与放的结合,一定要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利于学生联想和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引发想象的诱因,留有一定的教学空白,让学生自己去着色。
在教学《风景谈》时,我就大胆收放,尝试用“示范——模拟——创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拿起“课文TV”为“沙漠驼铃”拍摄,那昂然高步的骆驼,在色调沉寂的沙漠背景下,显得分外富有活力。而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人的活动可以使大自然改观。然后,淡化教师和学生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这种有目的的收放,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迅速转变为主动地自主性地学习,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教学中的收与放,学问深奥。我们既不可收得太死,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又不能放得太活,离奇离谱。要收放自如,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真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脑。
四、结语
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园地视作这“半亩方塘”,那么,“源头活水”便来自语文课外活动。“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不变的追求,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而处理好内与外、死与活、收与放的关系,又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与其他学科不同。熟练运用工具的技能训练仅靠课内是不够的。刘国正说:“语文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去学习。课内,主要从书本上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课外,带着课堂上学习所得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的实际运用;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只要课内不要课外,或者重视课内忽视课外,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是跛脚的,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特别是失掉这一头,就失掉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契机。”
课内与课外,如同车之轱辘、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视角必须触及课外。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往往只盯住课堂。学生指望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们学好语文的法宝,老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好语文的诀窍,其结果不难想象。叶圣陶先生曾经叮嘱过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其意了然:教材所选取的文章无非是一粒粒的芝麻,比芝麻大的西瓜之类的精神食粮还很多很多。在课内,教师无疑不是要教学生如何捡起芝麻和怎样吃下芝麻,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课外会品尝西瓜。但到了实际教学中,却常常是拾起了芝麻,丢掉了西瓜。
要扭转这一倾向,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课内课外结合的意识,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课内“点”向课外“面”延伸,从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的语文教学网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还要求教师要切实把握好结合点,不失时机地扩充信息量,促成由课内知识向课外能力的转化。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在重视课内学习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课外学习的潜力,树立“大语文”的理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语文”就是对“大语文”理念的最好诠释。因为语文姓语,有语言的地方即是学语文的地方。世界如此浩瀚,讲台如此狭小;语言如此丰富,课堂输出如此有限。如何真正落实“学习在课内,功效在课外”,存在的矛盾本身就指明了解决的办法:课内与课外严重脱节,无异于唇亡齿寒,语文教学之路就难以走远;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则会相得益彰,语文教学之路便会越走越宽。
二、死活结合:不死不活,死去活来
教学上的“死”与“活”,我认为较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死”的知识积累与“活”的教学设计;二是“死”的常规思维与“活”的创新思维。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不在“死”中求“活”,都难以达到激活思维、培养素质的目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一样,每篇课文也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材的个性特色,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活”还体现在教师通过新颖的切合时代特色的教学设计来完成知识积累。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也是如此,许多文学形象也要求灵活处理,如果用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观念去审视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就会有全新的理解。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过去的文学批评总是习惯于为人物贴上阶级的标签,似乎只有资产阶级才有虚荣心,无产阶级个个都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其实,只有把她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常人来解读,她的命运才能给人以更深刻的启迪,小说才能有超越时代和超越国界的深远意义。这类问题值得学生认真探究与讨论,因为对这类问题的探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三、收放结合:一张一弛,张弛有度
教育现代化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教学当然不例外,它不应该把学生变成戴着枷锁跳舞的奴隶,而要把他们变成在语言的海洋里自在遨游的健将和天使,让他们在遨游中去感受语文的苦甜、深浅、喜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收放自如,该收时收,该放时放。
课堂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精心、细致的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像我们平常说的钻研教材,剖析教材,精妙挖掘,努力去追求一种新鲜别致的美;而且要备学生,尤其是中职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要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点,要投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只有投其所好、精心部署,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兴味索然的脱节现象,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教学境界。只有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到点子上,才能叩响学生的心灵之弦。这好比招待客人吃饭,只有按照客人的口味来做菜,客人才能吃得津津有味。
采用收与放的结合,一定要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利于学生联想和想象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引发想象的诱因,留有一定的教学空白,让学生自己去着色。
在教学《风景谈》时,我就大胆收放,尝试用“示范——模拟——创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拿起“课文TV”为“沙漠驼铃”拍摄,那昂然高步的骆驼,在色调沉寂的沙漠背景下,显得分外富有活力。而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人的活动可以使大自然改观。然后,淡化教师和学生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这种有目的的收放,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迅速转变为主动地自主性地学习,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教学中的收与放,学问深奥。我们既不可收得太死,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又不能放得太活,离奇离谱。要收放自如,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真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脑。
四、结语
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园地视作这“半亩方塘”,那么,“源头活水”便来自语文课外活动。“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不变的追求,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而处理好内与外、死与活、收与放的关系,又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