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闻朋友说张飞枪法有传人,并有于志钧先生的《桓侯八枪》(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版)大作问世,急购之以先睹为快,拜读之下有诸处不能苟同,在此一吐垒堵,并兼向于先生讨教。
众所周知,苌家拳和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系以及不同的理论作品,于先生书名曰《桓侯八枪——苌氏太极枪》,一看之下,倒犯起了糊涂,苌家枪乎?太极枪乎?于先生之师胡复生先生为苌家拳的第六代传人,于为第七代,可见,于先生所习的枪为苌家枪。那么,为什么改名叫太极枪呢?书中说桓侯八枪“理本太极”,故又称太极枪。枪法理本太极就称太极枪,拳法理本太极就称太极拳,试问中国武术有几家不是理本太极的?所谓太极,即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太极分两仪,动静无始,循环无端。“太极”本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世间万物莫不遵循太极之理,莫不包容太极之中,同样的,各家武术莫不讲动静、虚实、刚柔、进退、阴阳变换,难道所有的拳种都要叫做太极拳吗?“苌氏太极枪”本身就是一种谬论,牵强附会,淆乱视听,这是胡复生前辈的意思吗?枪术在中国历史上是充分发达、高度完善的一种传统冷兵,因为历来战争莫不以长枪为主要兵械,其他刀、叉、耙、盾等等兵种都是以克枪为理想。明·唐顺之《武编选·枪》中已经论述到动静、斜正、虚实、沉浮、阴阳变换等理论,这本是通论,怎能只视为是太极枪的特征,最早的武术论著《越女论剑》中所说也不过是阴阳道理——“呼吸往来,纵横顺逆;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凡符合太极拳原理的都冠以太极之名,中国千百家武术也就完成了统一大业,向世界推广也就消弥了门派之争,于先生是不是也是这种意思。
苌乃周,河南泗水(今荥阳县)人,是清朝乾嘉年间的一代武术大师,枪法尤为盛名,被誉为“苌三宅枪扎黄河两岸”。《苌氏武技书》中枪法的“四大纲领”、“八大条目”、“十二变通”等篇正是苌氏枪法高超的见证。那么,苌乃周的枪法从谁人学得?所谓苌氏技“学于禹让”或说得“虎牢张八”之枪全都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并没有一点学术价值。苌氏在其《二十四拳谱序》中仅仅一提“虎牢张八”,并说“其神拳二十九势,世无知者”,苌乃周从小受其传说的影响,迷恋武技,但并没有从其学艺,否则便不会感慨“传授无门”、“劳而罔功”云云了。苌乃周学技于禹让也属于捕风捉影之事,苌乃周自述曰:“明季虎牢张氏,善枪,……五世至禹门,余幼慕之,冀学一二,即可满志,及长而访问,罕见其踪。”可见,苌乃周只在小时听说过禹让,等到长大了去学时,并没有找到其人,所谓“学于禹让”仅是道听途说的一个误会而已。那么,苌乃周的功夫是从谁学得来呢?这个问题在以往还真是一个悬案,不过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了,苌乃周的拳是从博爱唐村太极拳大师李鹤林学得,苌乃周的枪是从博爱王堡村王安民学得,苌乃周和王安民曾同学于李鹤林,此事记载于清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所修编的《王堡枪谱·王堡枪源流序》中。王堡枪在明清之际已经闻名于世,陈家沟的枪法即源于王堡村,此在陈家沟文修堂本《拳械汇编》中有明确记载,曰:“以上枪棍谱系河北王堡村得来。”所谓的“张飞神枪”不过是一个神话,在民间俚俗中尊张飞是使枪的祖宗,所以,凡枪法好者都被盛誉为“张飞枪”,这仅是一个文化现象,一种比喻说法,把这种俗话村语当作历史事实,岂是作为学者的作为。陈家沟的枪法不仅来自于王堡枪,其中还有杨家枪的内容,陈家沟的“二十四枪”即是。杨家枪在明代中期被名将戚继光收录入《纪效新书》中,陈家沟的二十四枪有不明和抄误之处可以拿《纪效新书》来核正。陈家沟的“二十四枪”之“闯鸿门势”中有“此枪系泗水县禹家枪,系张飞传之禹家。”此语不见于《纪效新书》等其他早期著作,可知此句当为流入陈家沟后后人所加,不足为凭。在此句后还有注曰“系张飞外甥,禹家当系禹让家,苌乃周曾学技于禹让”,这就更是不足为凭,若有人凭此得到“张飞传外甥禹某,禹让传苌乃周,苌氏枪法就是张飞神枪”这样的结论,岂不是笑掉人的牙么?
那么,所谓的“桓侯八枪”是什么样呢?我们从源头上捋起。
苌乃周枪法学自于王堡枪,王堡枪又称“六合神枪”,即王堡枪其实是六合枪的一个变种,王堡枪源于明末之际王堡村王仲锦,王仲锦学艺于博爱千载寺董秉乾道人,董秉乾道人拳习“十三势软手”,枪棍习“六合枪棍”。六合枪是“杨、高、沙、马、罗、刘六家枪之正宗”(《杨家枪谱》)。在明代及以前,六合枪在中原地带流传十分广泛,明·俞大猷《剑经》中记载“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可见在明代时期六合枪是多么的普及。杨家枪法包括“八母枪”、“六合枪”、“二十四势枪”等,明清以来的各家武术(如心意拳、太极拳、八极拳、六合拳、梅花拳、螳螂拳等等)莫不受到六合枪的影响。枪法以什么为重?以基础为重。清代枪术大家吴殳在《手臂录》中记载了其师石敬岩从刘德长学枪的故事:其师石敬岩起先随少林僧洪纪学枪棍,石敬岩与洪纪后来遇到刘德长,仅一个照面,刘将洪手中枪击落,石和洪共同拜刘为师,刘让石、洪二人苦练基本功二年,二年后,二人去找刘德长,刘说:“吾教二子枪法已竟,无多求也。”即是说二年的基本功训练你们已经出师了,我不用再教你们什么了。石、洪二人再与以前的对手较技,无不轻易取胜。那么,枪法的基本是什么呢?就是八母枪。“枪以八名者何?盖以圈里枪、圈外枪、圈里低枪、圈外低枪、圈里高枪、圈外高枪、吃枪、还枪八着故也。”(程宗猷《长枪法图说》)“八”之数正好包揽了上中下内外进退枪法的全部内容。“而又名母者何?盖枪变幻虽多,然皆不外此八着之相生。如习书家先习'永'字之说,亦以'永'字八法皆备,而余字不外此八法之笔耳。”(同上)之所以称为“八枪母”,就是因为这八枪可以包含枪法的所有技术,练好这八枪,其他的枪法都可以通融,一点就破,这个道理和练习书法的“永字八法”相同。意析“桓侯八枪”,即是说神奇的八着枪法,也就是八母枪也!胡复生前辈曾说这八枪“当地人称'老八枪'”(见于志钧1973年抄谱),何谓“老八枪”?岂非是“八枪母”吗?至于把桓侯八枪定势成某招某式,其实正是不理解枪法的内涵之故也。于先生书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杨家枪法”、“吴殳枪法”、“二十四势枪”、“杨家八母枪”等古人名作,但仍然把自己所习的苌家枪与之对立起来,未能悟通枪法一理,甚为遗憾。
于先生的桓侯八枪为:一、刺面,二、降手,三、扎膀,四、刺喉,五、扬手扎裆,六、摇膀扎胯,七、揭膀扎耳,八、刺喉。在我所习的心意枪术中有“枪眼”七个:一、眼枪,二、肩枪,三、心枪,四、虎口枪,五、胯枪,六、膝枪,七、足枪。所谓枪眼,就是枪所要扎的部位,包含了上中下三盘的要害。于先生的桓侯八枪也是按枪眼来说的,但是少了“心枪”、“膝枪”、“足枪”三个,“刺喉”出现两次,“扎膀”两次,“扎裆”、“扎胯”分开来。扎头面的就是眼枪;扎膀、刺喉属于肩枪;扎裆、扎胯即是胯枪;降手就是虎口枪,虎口枪又分为两种,一曰穿指,一曰吞袖,仰手一伏称为穿指,俯手一翻称做吞袖,降手是苌家枪的术语,意和穿指相同。心枪也称作“肋枪”,“左右两肋奔中心”之谓;膝枪扎膝,常用技法为“拨草寻蛇”;足枪即扎脚,常用技法为“铁扫帚”。
陈家沟古谱中记有八枪对扎法以及四枪对扎法,其实,这就是八母枪的训练。现解析如下。
八枪对扎法:
彼方用枪从大门来扎我心,我面披彼一枪。——(圈里枪)
彼从小门来扎我左肋,我背缠彼一枪。——(圈外枪)
彼从大门来扎我左腿,我接住彼枪,连绞带缠一枪。——(圈外低枪)
彼又从大门来扎我咽喉,我面披彼一枪。--(圈里高枪)
彼从小门来扎我左膀,我背缠彼一枪。——(圈外高枪)
彼从大门来扎我腹,我面披彼一枪。——(圈里低枪)
彼从小门来扎我肋,我背崩彼一枪,即拖枪回走,眼神回注彼枪。——(吃枪)
彼追及迎面扎来,我面披彼一枪,要持枪不离中门,即以上平枪扎彼咽喉。——(还枪)
“八枪对扎法”完全是八母枪组合训练的设计。其中第五枪多作“左肋”,今依义改作“左膀”,“左肋”再三出现,疑为抄误。在“八枪对扎法”中出现的枪眼有:肩枪、心枪、膝枪、胯枪、眼枪,只缺少了扎手和扎脚。
“八枪对扎法”完美呈现了八母枪的练习,然而,这八枪还是可分侧重点的,一般枪法中以扎上盘为多,其中尤为多见的是扎面和扎膀。如笔者所习练的水氏心意六合枪中,常以第一合为对扎的重点,被称为“六枪头”,这六枪为:
圈枪为母,分劈捉拿,圈拦护膝,反枪进扎,速手退步,哄进百拿。
“圈枪为母”即应对眼枪,为圈里高枪;“分劈捉拿”即应对肩枪,为圈外高枪;“圈拦护膝”即应对膝枪,是低枪,可内圈也可外圈;“速手退步”即是吃枪;“哄进百拿”即是还枪。两人对练中可以扎完六枪,也可以只扎前四枪,即扎到“反枪进扎”时二人攻防换位,守方变攻方,攻方变守方,循环练习。
无独有偶,在太极拳中有“四枪对扎法”和“六枪头”异曲同工。解析如下。
四枪对扎法:
彼用上平枪扎我门面,我进步从大门回引一枪。——(眼枪,圈里高枪,“圈枪为母”)
彼又用上平枪扎我左肋,我从小门背引一枪。——(肩枪,圈外枪,“分劈捉拿”)
彼从大门下扎我左腿,我下面披引一枪。——(膝枪,圈外低枪,“圈拦护膝”)
彼又起枪望我咽喉扎来,我从大门引一枪。——(攻防换位,“反枪进扎”)
“四枪对扎法”的前三枪正是“六枪头”的前三枪,第四枪彼又来扎我咽喉,我起枪截住,正好与“反枪进扎”暗合,二人攻防转换。可以看出,四枪对扎法其实就是八枪对扎法的一个简化,是学习八枪母的具体而微的套路对练。四枪对扎法不是八枪对扎法的一部分,而是互为独立的存在,所谓八枪丢了四枪剩下四枪实在是浅薄之见,只见数字不见实质也。
在《武氏太极拳拳谱》中有“四枪”:
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
这四枪实乃是“四枪对扎法”的另一种写法。这四枪可以说是太极枪法的精华所在,可惜英雄埋没,无人识得。这四枪是太极拳枪法的原传,武氏得到了太极门的原本拳谱,所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在陈家沟也有类似的四枪记录,两仪堂本、文修堂本等旧谱记作:
上平枪(面扎),右肋一枪(背扎),下部一枪(丹田气海),锁咽喉枪(面扎)。
陈家沟的拳谱大都失传,多是后人口传笔记,错讹杂陈,这四枪写法可见一斑,尤其是括号内容为后人解注,愈加离题。笔者不揣浅陋改正如下:
中平枪(扎心)。左膀一枪(扎膀)。下部一枪(扎脚)。锁咽喉枪(扎项)。
太极拳所传的四枪简洁实用,深为前贤古人看好,所以此四枪在陈家沟又被誉为“桓侯四枪”,前已论述,所谓桓侯枪,即非桓侯枪,仅盛誉耳,仅比喻耳。这四枪在武氏拳谱中也并未与张飞关联,可知是陈家沟的后人所为。
于君所谓的“桓侯八枪”一定比“太极四枪”高明吗?真能出“八枪对扎”之右吗?于先生的“桓侯八枪”内容并无稀奇,当今习练杨家枪者、习练六合枪者、习练太极枪者都有传习,怎么能说中国已失传?苌乃周学枪于王堡,哪里有学枪于禹让?王堡枪有明确的枪法来源,哪里有禹让传王堡之说?王堡枪直到现在还很盛行,谈何“另外两支传系已经失传”呢?于先生甚至连王堡在哪里尚且不知道,就坐在家里给人纂编师承渊源岂不可笑?于书中又说桓侯八枪几乎“人去艺绝”,自己是当今世上唯一传人云云,无非耸人听闻,这是经济学中奸商居奇以自抬身价的惯用手法,以此鬻技沽名尚可,做学问就有失品位了。(文中图示由丁新忠、侯效民演练)
(责编:高生)
众所周知,苌家拳和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系以及不同的理论作品,于先生书名曰《桓侯八枪——苌氏太极枪》,一看之下,倒犯起了糊涂,苌家枪乎?太极枪乎?于先生之师胡复生先生为苌家拳的第六代传人,于为第七代,可见,于先生所习的枪为苌家枪。那么,为什么改名叫太极枪呢?书中说桓侯八枪“理本太极”,故又称太极枪。枪法理本太极就称太极枪,拳法理本太极就称太极拳,试问中国武术有几家不是理本太极的?所谓太极,即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太极分两仪,动静无始,循环无端。“太极”本是中国哲学的基础,世间万物莫不遵循太极之理,莫不包容太极之中,同样的,各家武术莫不讲动静、虚实、刚柔、进退、阴阳变换,难道所有的拳种都要叫做太极拳吗?“苌氏太极枪”本身就是一种谬论,牵强附会,淆乱视听,这是胡复生前辈的意思吗?枪术在中国历史上是充分发达、高度完善的一种传统冷兵,因为历来战争莫不以长枪为主要兵械,其他刀、叉、耙、盾等等兵种都是以克枪为理想。明·唐顺之《武编选·枪》中已经论述到动静、斜正、虚实、沉浮、阴阳变换等理论,这本是通论,怎能只视为是太极枪的特征,最早的武术论著《越女论剑》中所说也不过是阴阳道理——“呼吸往来,纵横顺逆;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凡符合太极拳原理的都冠以太极之名,中国千百家武术也就完成了统一大业,向世界推广也就消弥了门派之争,于先生是不是也是这种意思。
苌乃周,河南泗水(今荥阳县)人,是清朝乾嘉年间的一代武术大师,枪法尤为盛名,被誉为“苌三宅枪扎黄河两岸”。《苌氏武技书》中枪法的“四大纲领”、“八大条目”、“十二变通”等篇正是苌氏枪法高超的见证。那么,苌乃周的枪法从谁人学得?所谓苌氏技“学于禹让”或说得“虎牢张八”之枪全都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并没有一点学术价值。苌氏在其《二十四拳谱序》中仅仅一提“虎牢张八”,并说“其神拳二十九势,世无知者”,苌乃周从小受其传说的影响,迷恋武技,但并没有从其学艺,否则便不会感慨“传授无门”、“劳而罔功”云云了。苌乃周学技于禹让也属于捕风捉影之事,苌乃周自述曰:“明季虎牢张氏,善枪,……五世至禹门,余幼慕之,冀学一二,即可满志,及长而访问,罕见其踪。”可见,苌乃周只在小时听说过禹让,等到长大了去学时,并没有找到其人,所谓“学于禹让”仅是道听途说的一个误会而已。那么,苌乃周的功夫是从谁学得来呢?这个问题在以往还真是一个悬案,不过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了,苌乃周的拳是从博爱唐村太极拳大师李鹤林学得,苌乃周的枪是从博爱王堡村王安民学得,苌乃周和王安民曾同学于李鹤林,此事记载于清乾隆五十二年王安民所修编的《王堡枪谱·王堡枪源流序》中。王堡枪在明清之际已经闻名于世,陈家沟的枪法即源于王堡村,此在陈家沟文修堂本《拳械汇编》中有明确记载,曰:“以上枪棍谱系河北王堡村得来。”所谓的“张飞神枪”不过是一个神话,在民间俚俗中尊张飞是使枪的祖宗,所以,凡枪法好者都被盛誉为“张飞枪”,这仅是一个文化现象,一种比喻说法,把这种俗话村语当作历史事实,岂是作为学者的作为。陈家沟的枪法不仅来自于王堡枪,其中还有杨家枪的内容,陈家沟的“二十四枪”即是。杨家枪在明代中期被名将戚继光收录入《纪效新书》中,陈家沟的二十四枪有不明和抄误之处可以拿《纪效新书》来核正。陈家沟的“二十四枪”之“闯鸿门势”中有“此枪系泗水县禹家枪,系张飞传之禹家。”此语不见于《纪效新书》等其他早期著作,可知此句当为流入陈家沟后后人所加,不足为凭。在此句后还有注曰“系张飞外甥,禹家当系禹让家,苌乃周曾学技于禹让”,这就更是不足为凭,若有人凭此得到“张飞传外甥禹某,禹让传苌乃周,苌氏枪法就是张飞神枪”这样的结论,岂不是笑掉人的牙么?
那么,所谓的“桓侯八枪”是什么样呢?我们从源头上捋起。
苌乃周枪法学自于王堡枪,王堡枪又称“六合神枪”,即王堡枪其实是六合枪的一个变种,王堡枪源于明末之际王堡村王仲锦,王仲锦学艺于博爱千载寺董秉乾道人,董秉乾道人拳习“十三势软手”,枪棍习“六合枪棍”。六合枪是“杨、高、沙、马、罗、刘六家枪之正宗”(《杨家枪谱》)。在明代及以前,六合枪在中原地带流传十分广泛,明·俞大猷《剑经》中记载“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可见在明代时期六合枪是多么的普及。杨家枪法包括“八母枪”、“六合枪”、“二十四势枪”等,明清以来的各家武术(如心意拳、太极拳、八极拳、六合拳、梅花拳、螳螂拳等等)莫不受到六合枪的影响。枪法以什么为重?以基础为重。清代枪术大家吴殳在《手臂录》中记载了其师石敬岩从刘德长学枪的故事:其师石敬岩起先随少林僧洪纪学枪棍,石敬岩与洪纪后来遇到刘德长,仅一个照面,刘将洪手中枪击落,石和洪共同拜刘为师,刘让石、洪二人苦练基本功二年,二年后,二人去找刘德长,刘说:“吾教二子枪法已竟,无多求也。”即是说二年的基本功训练你们已经出师了,我不用再教你们什么了。石、洪二人再与以前的对手较技,无不轻易取胜。那么,枪法的基本是什么呢?就是八母枪。“枪以八名者何?盖以圈里枪、圈外枪、圈里低枪、圈外低枪、圈里高枪、圈外高枪、吃枪、还枪八着故也。”(程宗猷《长枪法图说》)“八”之数正好包揽了上中下内外进退枪法的全部内容。“而又名母者何?盖枪变幻虽多,然皆不外此八着之相生。如习书家先习'永'字之说,亦以'永'字八法皆备,而余字不外此八法之笔耳。”(同上)之所以称为“八枪母”,就是因为这八枪可以包含枪法的所有技术,练好这八枪,其他的枪法都可以通融,一点就破,这个道理和练习书法的“永字八法”相同。意析“桓侯八枪”,即是说神奇的八着枪法,也就是八母枪也!胡复生前辈曾说这八枪“当地人称'老八枪'”(见于志钧1973年抄谱),何谓“老八枪”?岂非是“八枪母”吗?至于把桓侯八枪定势成某招某式,其实正是不理解枪法的内涵之故也。于先生书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杨家枪法”、“吴殳枪法”、“二十四势枪”、“杨家八母枪”等古人名作,但仍然把自己所习的苌家枪与之对立起来,未能悟通枪法一理,甚为遗憾。
于先生的桓侯八枪为:一、刺面,二、降手,三、扎膀,四、刺喉,五、扬手扎裆,六、摇膀扎胯,七、揭膀扎耳,八、刺喉。在我所习的心意枪术中有“枪眼”七个:一、眼枪,二、肩枪,三、心枪,四、虎口枪,五、胯枪,六、膝枪,七、足枪。所谓枪眼,就是枪所要扎的部位,包含了上中下三盘的要害。于先生的桓侯八枪也是按枪眼来说的,但是少了“心枪”、“膝枪”、“足枪”三个,“刺喉”出现两次,“扎膀”两次,“扎裆”、“扎胯”分开来。扎头面的就是眼枪;扎膀、刺喉属于肩枪;扎裆、扎胯即是胯枪;降手就是虎口枪,虎口枪又分为两种,一曰穿指,一曰吞袖,仰手一伏称为穿指,俯手一翻称做吞袖,降手是苌家枪的术语,意和穿指相同。心枪也称作“肋枪”,“左右两肋奔中心”之谓;膝枪扎膝,常用技法为“拨草寻蛇”;足枪即扎脚,常用技法为“铁扫帚”。
陈家沟古谱中记有八枪对扎法以及四枪对扎法,其实,这就是八母枪的训练。现解析如下。
八枪对扎法:
彼方用枪从大门来扎我心,我面披彼一枪。——(圈里枪)
彼从小门来扎我左肋,我背缠彼一枪。——(圈外枪)
彼从大门来扎我左腿,我接住彼枪,连绞带缠一枪。——(圈外低枪)
彼又从大门来扎我咽喉,我面披彼一枪。--(圈里高枪)
彼从小门来扎我左膀,我背缠彼一枪。——(圈外高枪)
彼从大门来扎我腹,我面披彼一枪。——(圈里低枪)
彼从小门来扎我肋,我背崩彼一枪,即拖枪回走,眼神回注彼枪。——(吃枪)
彼追及迎面扎来,我面披彼一枪,要持枪不离中门,即以上平枪扎彼咽喉。——(还枪)
“八枪对扎法”完全是八母枪组合训练的设计。其中第五枪多作“左肋”,今依义改作“左膀”,“左肋”再三出现,疑为抄误。在“八枪对扎法”中出现的枪眼有:肩枪、心枪、膝枪、胯枪、眼枪,只缺少了扎手和扎脚。
“八枪对扎法”完美呈现了八母枪的练习,然而,这八枪还是可分侧重点的,一般枪法中以扎上盘为多,其中尤为多见的是扎面和扎膀。如笔者所习练的水氏心意六合枪中,常以第一合为对扎的重点,被称为“六枪头”,这六枪为:
圈枪为母,分劈捉拿,圈拦护膝,反枪进扎,速手退步,哄进百拿。
“圈枪为母”即应对眼枪,为圈里高枪;“分劈捉拿”即应对肩枪,为圈外高枪;“圈拦护膝”即应对膝枪,是低枪,可内圈也可外圈;“速手退步”即是吃枪;“哄进百拿”即是还枪。两人对练中可以扎完六枪,也可以只扎前四枪,即扎到“反枪进扎”时二人攻防换位,守方变攻方,攻方变守方,循环练习。
无独有偶,在太极拳中有“四枪对扎法”和“六枪头”异曲同工。解析如下。
四枪对扎法:
彼用上平枪扎我门面,我进步从大门回引一枪。——(眼枪,圈里高枪,“圈枪为母”)
彼又用上平枪扎我左肋,我从小门背引一枪。——(肩枪,圈外枪,“分劈捉拿”)
彼从大门下扎我左腿,我下面披引一枪。——(膝枪,圈外低枪,“圈拦护膝”)
彼又起枪望我咽喉扎来,我从大门引一枪。——(攻防换位,“反枪进扎”)
“四枪对扎法”的前三枪正是“六枪头”的前三枪,第四枪彼又来扎我咽喉,我起枪截住,正好与“反枪进扎”暗合,二人攻防转换。可以看出,四枪对扎法其实就是八枪对扎法的一个简化,是学习八枪母的具体而微的套路对练。四枪对扎法不是八枪对扎法的一部分,而是互为独立的存在,所谓八枪丢了四枪剩下四枪实在是浅薄之见,只见数字不见实质也。
在《武氏太极拳拳谱》中有“四枪”:
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
这四枪实乃是“四枪对扎法”的另一种写法。这四枪可以说是太极枪法的精华所在,可惜英雄埋没,无人识得。这四枪是太极拳枪法的原传,武氏得到了太极门的原本拳谱,所以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在陈家沟也有类似的四枪记录,两仪堂本、文修堂本等旧谱记作:
上平枪(面扎),右肋一枪(背扎),下部一枪(丹田气海),锁咽喉枪(面扎)。
陈家沟的拳谱大都失传,多是后人口传笔记,错讹杂陈,这四枪写法可见一斑,尤其是括号内容为后人解注,愈加离题。笔者不揣浅陋改正如下:
中平枪(扎心)。左膀一枪(扎膀)。下部一枪(扎脚)。锁咽喉枪(扎项)。
太极拳所传的四枪简洁实用,深为前贤古人看好,所以此四枪在陈家沟又被誉为“桓侯四枪”,前已论述,所谓桓侯枪,即非桓侯枪,仅盛誉耳,仅比喻耳。这四枪在武氏拳谱中也并未与张飞关联,可知是陈家沟的后人所为。
于君所谓的“桓侯八枪”一定比“太极四枪”高明吗?真能出“八枪对扎”之右吗?于先生的“桓侯八枪”内容并无稀奇,当今习练杨家枪者、习练六合枪者、习练太极枪者都有传习,怎么能说中国已失传?苌乃周学枪于王堡,哪里有学枪于禹让?王堡枪有明确的枪法来源,哪里有禹让传王堡之说?王堡枪直到现在还很盛行,谈何“另外两支传系已经失传”呢?于先生甚至连王堡在哪里尚且不知道,就坐在家里给人纂编师承渊源岂不可笑?于书中又说桓侯八枪几乎“人去艺绝”,自己是当今世上唯一传人云云,无非耸人听闻,这是经济学中奸商居奇以自抬身价的惯用手法,以此鬻技沽名尚可,做学问就有失品位了。(文中图示由丁新忠、侯效民演练)
(责编: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