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李渔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所著的《闲情偶寄》可谓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中对剧本、导演、演员、观众等几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这在中国戏剧史上可谓是首屈一指的。《闲情偶寄》不仅具有戏剧学价值,更具有美学价值。从剧本创作及其原则这一个小点入手,来探索《闲情偶寄》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剧本创作;美学精神
一、李渔生平简介
李渔(1610-1680),字笠鸿、谪凡,号笠翁,别号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少年时家境相当富裕,无衣食之忧,生活得很是优越、舒适;到了青、中年时期,适逢战乱,在战火的摧残下,家道逐渐中落。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去不返,为了养家糊口,他搬家至杭州、南京,做起了“帮闲文人”,靠卖诗文、演戏来维持生活。
从现有的资料可以发现,李渔曾开设过“芥子园”书铺,自己编写小说、教科书、文集等出版赚钱;此外,他还组建家班,亲自编写剧本,亲自导演编排,并到达官贵人家里去表演,以此来赚取钱财。李渔的这些创作与演戏经历为他写《闲情偶寄》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可想而知,如果李渔没有如此广泛的演戏和创作经验,想要写《闲情偶寄》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渔为后世留下的《闲情偶寄》中蕴含着大量的戏剧美学思想,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要想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还需要后学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努力。在本文中,笔者仅从剧本创作及其原则这一个小点入手,来管窥《闲情偶寄》中的美学思想和精神。
二、《闲情偶寄》剧本创作中的美学精神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结合自身的创作和演出经验,写出了享誉盛名的《闲情偶寄》。在《闲情偶寄》中,他又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剧本的创编原则和技巧等,足以看出李渔对剧本的重视。
《闲情偶寄》的开篇便是《词曲部》,而《词曲部》把戏曲结构排在第一位,即“结构第一”。这里的结构并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意思是:组建结构,构思布局。他用造物赋形和工师建宅来比喻剧本结构的重要性:“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如果不先布局谋篇,想起什么写什么,就会导致结构散乱,剧本的情节也会凌乱不堪,“不得被管弦、副优孟”。
那么具体怎样构思布局呢?李渔提出了七个必须遵守的原则: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在这七个原则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精神。
(一)主旨鲜明、情节缜密的美学精神
在剧本创作中,李渔提出“立主脑”“密针线”的美学主张。他强调无论是作文还是写传奇,都必须要有立言的本意所在。一部戏当中必定会有主角和中心事件,例如《琵琶记》中蔡伯喈的“重婚牛府”;《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白马解围”。当然,在展开的同时还要注意“密针线”,“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在创作剧本时保证主旨鲜明、立意明确、情节缜密、环环相扣,就能保证所创之剧是成功的,能吸引观众的。
他指出在元杂剧中,情节设计最为疏忽、纰漏最多的要属《琵琶记》,无论大关节目还是小节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从而告诉世人不能事事效法古人,“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因此,剧本创作有剧本创作的原则和要求,无论是谁在原则面前都不能够打折扣。此外,笔者认为李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戏曲研究乃至其他学术研究中,要想有突破和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或唯前人的马首是瞻,必须要有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求新求异、不落俗套的美学精神
在“脱窠臼”一篇中,李渔痛斥了当时传奇创作的弊端,很多所谓的新剧只是更了名换了姓,利用已有的剧目拼接而成的,看样子像新的,其实却是换汤不换药、新瓶灌陈酒,犹如“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为此,他呼吁在创作剧本时,一定要脱窠臼,一定要在情节设计上求新求异。刚接触时,还觉新鲜、奇特,可是等相仿的节目充满荧屏时,就显得俗套了,再没有观看的兴致了。
与此同时,剧本创作中也不能为了“脱窠臼”而大量的设计各种情节,造成堆砌之嫌,让人一头雾水,分不清头緒。李渔说:“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观戏最厌恶的就是看不明白,让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而《荆》《刘》《拜》《杀》之所以能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因为它们的情节线索鲜明,并无太多旁逸斜出的无关情节,“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因此,作者在创作剧本时,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减头绪”,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设计最符合事理发展的情节,做到文情专一。
(三)合乎人情物理、追求艺术真实的美学精神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显然李渔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故而提出“戒讽刺”“戒荒唐”“审虚实”的美学主张。在“戒荒唐”中,他指出剧本创作要符合人情物理和生活实际,“王道本乎人情,凡作传奇,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无论曲词,古今文字皆然。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客观生活是创作剧本的重要来源,脱离生活实际的荒谬无理之事不能够进入剧本之中。笔者认为,现代的戏剧创作可以不必墨守这一陈规,在条件许可以及符合主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达到讽刺或者警醒世人的目的。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等都能够符合剧本所宣扬的主题思想即可。
总之,剧本剧本乃是一剧之本。笔者认为,剧本的文学性是根是本,没有优秀的剧本是难以编演出最好的舞台效果的。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剧本美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2][3][4][5][6][7][8]李渔,李笠翁曲话[M].陈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李渔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所著的《闲情偶寄》可谓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中对剧本、导演、演员、观众等几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这在中国戏剧史上可谓是首屈一指的。《闲情偶寄》不仅具有戏剧学价值,更具有美学价值。从剧本创作及其原则这一个小点入手,来探索《闲情偶寄》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剧本创作;美学精神
一、李渔生平简介
李渔(1610-1680),字笠鸿、谪凡,号笠翁,别号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少年时家境相当富裕,无衣食之忧,生活得很是优越、舒适;到了青、中年时期,适逢战乱,在战火的摧残下,家道逐渐中落。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去不返,为了养家糊口,他搬家至杭州、南京,做起了“帮闲文人”,靠卖诗文、演戏来维持生活。
从现有的资料可以发现,李渔曾开设过“芥子园”书铺,自己编写小说、教科书、文集等出版赚钱;此外,他还组建家班,亲自编写剧本,亲自导演编排,并到达官贵人家里去表演,以此来赚取钱财。李渔的这些创作与演戏经历为他写《闲情偶寄》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可想而知,如果李渔没有如此广泛的演戏和创作经验,想要写《闲情偶寄》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渔为后世留下的《闲情偶寄》中蕴含着大量的戏剧美学思想,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要想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还需要后学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努力。在本文中,笔者仅从剧本创作及其原则这一个小点入手,来管窥《闲情偶寄》中的美学思想和精神。
二、《闲情偶寄》剧本创作中的美学精神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结合自身的创作和演出经验,写出了享誉盛名的《闲情偶寄》。在《闲情偶寄》中,他又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剧本的创编原则和技巧等,足以看出李渔对剧本的重视。
《闲情偶寄》的开篇便是《词曲部》,而《词曲部》把戏曲结构排在第一位,即“结构第一”。这里的结构并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意思是:组建结构,构思布局。他用造物赋形和工师建宅来比喻剧本结构的重要性:“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如果不先布局谋篇,想起什么写什么,就会导致结构散乱,剧本的情节也会凌乱不堪,“不得被管弦、副优孟”。
那么具体怎样构思布局呢?李渔提出了七个必须遵守的原则: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在这七个原则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精神。
(一)主旨鲜明、情节缜密的美学精神
在剧本创作中,李渔提出“立主脑”“密针线”的美学主张。他强调无论是作文还是写传奇,都必须要有立言的本意所在。一部戏当中必定会有主角和中心事件,例如《琵琶记》中蔡伯喈的“重婚牛府”;《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白马解围”。当然,在展开的同时还要注意“密针线”,“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做到以上两点,就能在创作剧本时保证主旨鲜明、立意明确、情节缜密、环环相扣,就能保证所创之剧是成功的,能吸引观众的。
他指出在元杂剧中,情节设计最为疏忽、纰漏最多的要属《琵琶记》,无论大关节目还是小节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从而告诉世人不能事事效法古人,“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因此,剧本创作有剧本创作的原则和要求,无论是谁在原则面前都不能够打折扣。此外,笔者认为李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戏曲研究乃至其他学术研究中,要想有突破和发展,就不能固步自封或唯前人的马首是瞻,必须要有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求新求异、不落俗套的美学精神
在“脱窠臼”一篇中,李渔痛斥了当时传奇创作的弊端,很多所谓的新剧只是更了名换了姓,利用已有的剧目拼接而成的,看样子像新的,其实却是换汤不换药、新瓶灌陈酒,犹如“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为此,他呼吁在创作剧本时,一定要脱窠臼,一定要在情节设计上求新求异。刚接触时,还觉新鲜、奇特,可是等相仿的节目充满荧屏时,就显得俗套了,再没有观看的兴致了。
与此同时,剧本创作中也不能为了“脱窠臼”而大量的设计各种情节,造成堆砌之嫌,让人一头雾水,分不清头緒。李渔说:“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观戏最厌恶的就是看不明白,让人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而《荆》《刘》《拜》《杀》之所以能受到大众的喜爱,是因为它们的情节线索鲜明,并无太多旁逸斜出的无关情节,“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因此,作者在创作剧本时,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减头绪”,围绕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设计最符合事理发展的情节,做到文情专一。
(三)合乎人情物理、追求艺术真实的美学精神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显然李渔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故而提出“戒讽刺”“戒荒唐”“审虚实”的美学主张。在“戒荒唐”中,他指出剧本创作要符合人情物理和生活实际,“王道本乎人情,凡作传奇,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无论曲词,古今文字皆然。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客观生活是创作剧本的重要来源,脱离生活实际的荒谬无理之事不能够进入剧本之中。笔者认为,现代的戏剧创作可以不必墨守这一陈规,在条件许可以及符合主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达到讽刺或者警醒世人的目的。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计等都能够符合剧本所宣扬的主题思想即可。
总之,剧本剧本乃是一剧之本。笔者认为,剧本的文学性是根是本,没有优秀的剧本是难以编演出最好的舞台效果的。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剧本美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2][3][4][5][6][7][8]李渔,李笠翁曲话[M].陈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