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只有不断地研究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精心设置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直接提供给学生的,一般的学生不容易感受到“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价值或意义?”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只要对号入座,不费脑力就可以迅速地进行解答,对学生而言很少有疑难,当然也就无所谓探索。正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解题中想起的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知识,而对解题起重要作用的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情感、坚强的意志,这些隐性因素不能有效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之中。所以,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设计“好”问题。比如教学“年月日”一课,为了解决本课的难点知识(闰年),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了,老师今年四十几岁了,那你们今年几岁了呢?过了几次生日?老师年龄比你们大,可是生日过得却没有你们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设计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了本课难点——闰年的知识后,问题就解决了。而这个课堂初的问题则成为了整堂课的一个悬疑,抓住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一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宽松环境,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探索问题的动机。因而需要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三、培养知识技能,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说现在有一块蛋糕,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蛋糕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蛋糕,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激活数学思维能力,强化问题训练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示范课“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猜、量、折、算”等方法,求出了队旗的面积。通过这一环节,让我欣慰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多种多样,看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五、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六、反思概括,增强学生数学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学生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策略进行适当的评价,如:“我提取的解决问题的信息是关键的吗?是有效的吗?”“我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否是唯一的?还有更好的吗?”“我应用规则解决问题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简捷?”“在按设计的程序解决问题时产生新问题怎么办?”等等。另外,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采取相应策略的,所运用的策略受具体情境的制约,只有对它们进行提炼、概括,才能使之产生迁移。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精心设置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直接提供给学生的,一般的学生不容易感受到“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价值或意义?”而且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只要对号入座,不费脑力就可以迅速地进行解答,对学生而言很少有疑难,当然也就无所谓探索。正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解题中想起的仅仅是一种表面的知识,而对解题起重要作用的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情感、坚强的意志,这些隐性因素不能有效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之中。所以,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设计“好”问题。比如教学“年月日”一课,为了解决本课的难点知识(闰年),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了,老师今年四十几岁了,那你们今年几岁了呢?过了几次生日?老师年龄比你们大,可是生日过得却没有你们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设计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了本课难点——闰年的知识后,问题就解决了。而这个课堂初的问题则成为了整堂课的一个悬疑,抓住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一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宽松环境,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探索问题的动机。因而需要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三、培养知识技能,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说现在有一块蛋糕,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蛋糕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蛋糕,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激活数学思维能力,强化问题训练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示范课“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猜、量、折、算”等方法,求出了队旗的面积。通过这一环节,让我欣慰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多种多样,看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五、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六、反思概括,增强学生数学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学生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策略进行适当的评价,如:“我提取的解决问题的信息是关键的吗?是有效的吗?”“我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否是唯一的?还有更好的吗?”“我应用规则解决问题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简捷?”“在按设计的程序解决问题时产生新问题怎么办?”等等。另外,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采取相应策略的,所运用的策略受具体情境的制约,只有对它们进行提炼、概括,才能使之产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