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思考逐渐冷静,语文教学逐渐回归到理性,朝着务实、高效、求真的方向发展。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拭目以待的。但伴随课程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小的缺失,这引起了笔者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学生意识缺失,丢失语文教学的根本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个体,是向学生传输传统文化的精髓,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个性的跋涉过程。教师对学生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备课与上课环节上。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备课要充分,但这种充分,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而准备的。时下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想的可能还是自己该怎样来教这篇课文,而不是想着学生面对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认知状态和情感态度,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达到的理想目标是什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
在上课的环节中,有的教师还是把预设好的教案滴水不漏地讲一遍,照本宣科,毫无自己的创新和教学机智。虽然教师也会让学生参与进来,但这种参与基本上属于陪衬和点缀,教师往往会把一至两个问题抛给“观众”,还未等“观众”顿悟过来,就匆匆请学生起来回答。当发现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甚至比教参更精彩,教师就是不敢往黑板上写,生怕学生日后考试所写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导致考试“全军覆没”。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使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都必须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来参与。”①可以想象,语文课堂如果丧失了学生的参与,语文教师如果丧失了学生意识,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而丧失语文教学的根本。
思考二:过于强调“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
近年来,语文教学紧跟《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相关要旨,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应当说,新的考试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文章,而且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学会同文本和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学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事与愿违,正是由于过度张扬“个性化阅读”,许多阅读课不是按照阅读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在课堂上学生连文章都没有完全读懂,就匆匆忙忙地进入“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的程序,“学生站起来就说”、“小组合作探究”,发言此起彼伏,热热闹闹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把握文本的语言文字,根本没有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怎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文化精神的涵养呢?
黄厚江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应该是教学进入一定情境和一定境界后很自然的呈现,而不是任务式的要求和刻意的安排所能实现的。勉为其难,只能牵强附会。”②看来“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多元解读的空间和情境。
思考三:急于拓展和迁移,脱离文本学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例子”的教材不再是“圣经”,课外拓展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都出现了较大的突破,但也出现了不少隐忧。许多教师上课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共同特点,上课伊始总是让学生匆匆读完一遍课文,接着就是“探究”和“延伸”,学生还没来得及细细咀嚼品味,语文课转眼间就变成了历史课、地理课、自然科学课,拓展偏移或歪曲了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这样的课外拓展好像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种牵强附会的阅读文本、课外拓展迁移必然会使学生远离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停留于自我认识水平。
文本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创作的语言文字,是作者生命历程中一次刻骨铭心的震撼,希望读者生发出同样的爱、恨、情、仇。文本的魅力在于其表面现象之下必有某种深层意义,这种深层意义甚至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话语源泉。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紧扣文本,同文本对话,同作者对话。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反思、批判前期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弊病的同时,又在积极思考、合理建构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语文教学一定会革除弊端,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蓬勃发展。
注释:
①保罗·弗莱雷,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②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教学逻辑》,《中学语文教学》 2007 年第6期。
(作者单位:海安县双楼初中)
思考一:学生意识缺失,丢失语文教学的根本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个体,是向学生传输传统文化的精髓,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个性的跋涉过程。教师对学生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备课与上课环节上。传统教学强调教师备课要充分,但这种充分,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而准备的。时下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想的可能还是自己该怎样来教这篇课文,而不是想着学生面对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认知状态和情感态度,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达到的理想目标是什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
在上课的环节中,有的教师还是把预设好的教案滴水不漏地讲一遍,照本宣科,毫无自己的创新和教学机智。虽然教师也会让学生参与进来,但这种参与基本上属于陪衬和点缀,教师往往会把一至两个问题抛给“观众”,还未等“观众”顿悟过来,就匆匆请学生起来回答。当发现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甚至比教参更精彩,教师就是不敢往黑板上写,生怕学生日后考试所写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导致考试“全军覆没”。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使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都必须作为平等者和学习者来参与。”①可以想象,语文课堂如果丧失了学生的参与,语文教师如果丧失了学生意识,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而丧失语文教学的根本。
思考二:过于强调“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
近年来,语文教学紧跟《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相关要旨,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应当说,新的考试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懂文章,而且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学会同文本和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学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事与愿违,正是由于过度张扬“个性化阅读”,许多阅读课不是按照阅读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在课堂上学生连文章都没有完全读懂,就匆匆忙忙地进入“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的程序,“学生站起来就说”、“小组合作探究”,发言此起彼伏,热热闹闹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把握文本的语言文字,根本没有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怎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文化精神的涵养呢?
黄厚江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应该是教学进入一定情境和一定境界后很自然的呈现,而不是任务式的要求和刻意的安排所能实现的。勉为其难,只能牵强附会。”②看来“个性化阅读”和“多元化解读”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多元解读的空间和情境。
思考三:急于拓展和迁移,脱离文本学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例子”的教材不再是“圣经”,课外拓展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都出现了较大的突破,但也出现了不少隐忧。许多教师上课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共同特点,上课伊始总是让学生匆匆读完一遍课文,接着就是“探究”和“延伸”,学生还没来得及细细咀嚼品味,语文课转眼间就变成了历史课、地理课、自然科学课,拓展偏移或歪曲了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这样的课外拓展好像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种牵强附会的阅读文本、课外拓展迁移必然会使学生远离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停留于自我认识水平。
文本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创作的语言文字,是作者生命历程中一次刻骨铭心的震撼,希望读者生发出同样的爱、恨、情、仇。文本的魅力在于其表面现象之下必有某种深层意义,这种深层意义甚至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话语源泉。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必须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紧扣文本,同文本对话,同作者对话。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反思、批判前期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弊病的同时,又在积极思考、合理建构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语文教学一定会革除弊端,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蓬勃发展。
注释:
①保罗·弗莱雷,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②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教学逻辑》,《中学语文教学》 2007 年第6期。
(作者单位:海安县双楼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