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素养提升的基础在知识的学习,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课堂,课堂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研究影响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参与度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罗列出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参与度的策略,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习参与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从学生的能力出发,界定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场所,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能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参与度的重要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总结出中国的学生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学生教育教学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落实在课程的学习中,在课堂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因此课堂的学习是基础,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品质与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是落实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战地,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提高自己学科教研水平,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学习参与度是学生学习效率的体现,是课堂高效的直接表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主动建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个体不断地成长与发展。学习参与度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体验,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从中感受知识力量的同时体验其中的情感,从知识与情感、能力方面共同提升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参与度越高,学习的效率越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越低,学习的效率随之降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入手,促进课堂的高效,促成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二、教学中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参与度的因素
(一)从教师方面探究影响语文学习参与度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
“互联网 ”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学生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更喜欢使用新鲜技术。教师还一味地停留在传统教学“自说自唱”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中,对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学生而言,这样一堂毫无生气、百无聊赖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就不能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学习的参与度,或者较低的学习参与度,不能称之为一堂高效的课堂。
2.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
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动,不仅仅推动着活动的进展,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小学生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语文课堂又是情感培养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情感交流缺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漠不关心、消极懈怠的心理,学习的参与度自然就低下。
3.教师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能力欠缺,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
课堂学习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情感等心理交融的复杂的综合表现,它与课堂的教学效率密不可分,能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知识吸收与能力培养更高效。部分教师不善于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也没有能力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参与度自然就低。
(二)从学生方面探究影响语文学习参与度的因素
1.学生个性特点,影响语文学习的参与度
小学生个性具有差异性,有的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有的内敛,性格不易外露。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学生就愿意参与到学习中,这类学生机敏,善于表达,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为了争取表现的机会,这类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积极地探讨、思考、回答学习问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较高;而内敛的学生,需要教师、同学的积极鼓励才会参与进来,他们反应迟缓,不爱表现,学习参与度低,即使参与进来,给人的感觉也是冷漠消极。
2.学生学习能力不一样,影响学习的参与度
由于前期没有建立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导致部分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暂时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状态会恶性循坏,导致一系列的恶果,学生的学习行为机械,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自信心丧失,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低下,学习效率随之低下,对学习出现排斥甚至抵触情绪,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自然就影响到课堂的学习参与度。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参与度的的策略分析
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从教师自身以及學生两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提升。
(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实现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组织教学的各种方式与手段。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黑格尔说:“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教学中方法的使用是决定教学高效的关键。
由于小学生年幼、贪玩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高效,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借助网络丰富学习内容,借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断给学生新鲜感与未知感,提高他们的好奇心,用好奇心驱使其探究心理的形成,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课堂互动的程度能决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程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互动环节,增加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促进他们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体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投入精力与情感,参与了学习,并能从中收获能力与情感,实现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理的契合和理性的深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其学习的参与度。
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小学生天性贪玩,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互动方式促进其参与学习。教师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游戏教学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的方式,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长时间、多次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三)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能融入学习氛围中,与同学一起共学习、共体验、共同参与学习。
教师是教学氛围营造的主要因素,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能力。教师饱含教育激情的教学就是教学氛围营造的方式,教师的教学心情、教学神情、教学体态动作都能展示该教师在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情感具有传递性,学生受到教师情感的渲染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与语文课本相适应的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由境而生情感,随着情感的递进,进入学习内容,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内容的意境,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营造学习氛围的方式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
(四)教师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督促学生提高学习参与度
学生是决定学习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践行者,学习互动没有学生的参与就称不上是教学活动。语文课程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所有课程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学生对语文有天然的感知能力与驾驭能力,语文教师要鼓励性格各异的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肯定他们的参与,表扬他们的努力,并对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激励他们大胆、自主、毫无顾忌地体验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悟语文交流的快乐。同时采用一些鞭策的政策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比如语文诵读比赛来推动学生的诵读水平,比如考试的方式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吸收,督促他们参与学习,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压根不愿意参与学习,要让参与学习的学生实现有效参与。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勇敢大胆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也是教育教学一直贯彻的思想。“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倡导所有教师要做“仁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于自己的学生要有爱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平等,只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课堂,学生才会有轻松、愉快的學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中,语言的交流,情感的抒发,不同见解的分析,学生才会勇敢大胆地说他敢说,想他敢想,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是学习参与度高的环境,才有高效课堂的产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教学的实施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推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成为高效学习的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人,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苏丽莉.语文互动式教学应用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6(1):93.
[2]王秀英,徐新影.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6(12):99.
[3]李晏秋.以参与度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程设计[J].新课程(上),2016(5):103.
[4]黄勇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热情激发策略[J].学周刊,2017(30):61-62.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习参与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从学生的能力出发,界定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场所,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能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参与度的重要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总结出中国的学生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学生教育教学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落实在课程的学习中,在课堂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因此课堂的学习是基础,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品质与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是落实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战地,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提高自己学科教研水平,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学习参与度是学生学习效率的体现,是课堂高效的直接表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主动建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个体不断地成长与发展。学习参与度重在学生参与学习的体验,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从中感受知识力量的同时体验其中的情感,从知识与情感、能力方面共同提升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参与度越高,学习的效率越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越低,学习的效率随之降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入手,促进课堂的高效,促成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二、教学中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参与度的因素
(一)从教师方面探究影响语文学习参与度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
“互联网 ”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学生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更喜欢使用新鲜技术。教师还一味地停留在传统教学“自说自唱”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中,对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小学生而言,这样一堂毫无生气、百无聊赖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就不能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学习的参与度,或者较低的学习参与度,不能称之为一堂高效的课堂。
2.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
互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动,不仅仅推动着活动的进展,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小学生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语文课堂又是情感培养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情感交流缺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漠不关心、消极懈怠的心理,学习的参与度自然就低下。
3.教师营造课堂学习氛围能力欠缺,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参与度
课堂学习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情感等心理交融的复杂的综合表现,它与课堂的教学效率密不可分,能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知识吸收与能力培养更高效。部分教师不善于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也没有能力促进班级学习氛围的形成,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参与度自然就低。
(二)从学生方面探究影响语文学习参与度的因素
1.学生个性特点,影响语文学习的参与度
小学生个性具有差异性,有的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有的内敛,性格不易外露。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学生就愿意参与到学习中,这类学生机敏,善于表达,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为了争取表现的机会,这类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积极地探讨、思考、回答学习问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较高;而内敛的学生,需要教师、同学的积极鼓励才会参与进来,他们反应迟缓,不爱表现,学习参与度低,即使参与进来,给人的感觉也是冷漠消极。
2.学生学习能力不一样,影响学习的参与度
由于前期没有建立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导致部分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暂时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状态会恶性循坏,导致一系列的恶果,学生的学习行为机械,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自信心丧失,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低下,学习效率随之低下,对学习出现排斥甚至抵触情绪,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自然就影响到课堂的学习参与度。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习参与度的的策略分析
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从教师自身以及學生两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提升。
(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实现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组织教学的各种方式与手段。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黑格尔说:“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教学中方法的使用是决定教学高效的关键。
由于小学生年幼、贪玩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高效,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借助网络丰富学习内容,借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断给学生新鲜感与未知感,提高他们的好奇心,用好奇心驱使其探究心理的形成,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课堂互动的程度能决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程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互动环节,增加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促进他们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体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投入精力与情感,参与了学习,并能从中收获能力与情感,实现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理的契合和理性的深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其学习的参与度。
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小学生天性贪玩,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互动方式促进其参与学习。教师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游戏教学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的方式,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长时间、多次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三)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能融入学习氛围中,与同学一起共学习、共体验、共同参与学习。
教师是教学氛围营造的主要因素,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能力。教师饱含教育激情的教学就是教学氛围营造的方式,教师的教学心情、教学神情、教学体态动作都能展示该教师在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情感具有传递性,学生受到教师情感的渲染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与语文课本相适应的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由境而生情感,随着情感的递进,进入学习内容,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内容的意境,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营造学习氛围的方式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
(四)教师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督促学生提高学习参与度
学生是决定学习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践行者,学习互动没有学生的参与就称不上是教学活动。语文课程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所有课程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学生对语文有天然的感知能力与驾驭能力,语文教师要鼓励性格各异的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肯定他们的参与,表扬他们的努力,并对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激励他们大胆、自主、毫无顾忌地体验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悟语文交流的快乐。同时采用一些鞭策的政策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比如语文诵读比赛来推动学生的诵读水平,比如考试的方式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吸收,督促他们参与学习,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或者压根不愿意参与学习,要让参与学习的学生实现有效参与。
(五)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勇敢大胆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也是教育教学一直贯彻的思想。“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倡导所有教师要做“仁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于自己的学生要有爱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平等,只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课堂,学生才会有轻松、愉快的學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中,语言的交流,情感的抒发,不同见解的分析,学生才会勇敢大胆地说他敢说,想他敢想,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是学习参与度高的环境,才有高效课堂的产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教学的实施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推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成为高效学习的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人,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苏丽莉.语文互动式教学应用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6(1):93.
[2]王秀英,徐新影.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6(12):99.
[3]李晏秋.以参与度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程设计[J].新课程(上),2016(5):103.
[4]黄勇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热情激发策略[J].学周刊,2017(30):61-6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