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返乡农民巧“转型”
春日的暖阳下,任仕猛望着眼前一大片绿油油的八月瓜秧苗,眼里充满期待。
“今年上半年我准备种5亩地、栽3000棵秧苗。”他算起一笔账来,3年后,一株秧苗一般挂果80个左右,5亩地每年最低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任仕猛已经作好打算,今后的市场重点,将放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在沿海打工学习多年,有以前的销售经验垫底,他对开拓市场充满信心。
金融危機爆发后,任仕猛和许多老乡一起,被迫提前回到家乡——巫山县抱龙镇黄池村。在大城市生活了多年,他学会了以另外一种眼光来审视目前的情势和已疏离多年的家乡。
“国际金融危机如此严重,返回城市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而家乡的土地,却几十年如一日种植红薯、玉米等,根本没有发挥其价值。”他想起了在外打工期间接触到的八月瓜,“这是一种富含糖、维生素C的野生果品,其果实可以制作饮料、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春节后,任仕猛没有像往常一样涌进南下的人流,而是在那一片祖祖辈辈刨了几千年的土地上,开始了点土成金的尝试。
谌基华的想法与任仕猛不谋而合,这位巫山县福田镇凉水村的农民,去年返乡后,立即投入100多万元开始养猪。到目前,已出栏生猪200多头。
初尝甜头的他决定扩大规模:“我最终的目标是存栏3000—10000头,一头猪赚200元,一年下来就有将近100万元毛利。”新的圈舍正在加紧建设。按照规划,他还将兴建沼气池和绿色蔬菜种植园,猪的粪便产生沼气,沼液种植蔬菜,蔬菜喂猪,形成一条以养猪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重庆,像任仕猛和谌基华一样,不再外出打工,而是扎根农村发展种养殖业的“新型农民”还不少。
沉寂了多年的乡村,又开始有了生机和活力。只不过,田还是那些田,山还是那些山,农民已不再是传统的农民。
■ “凤还巢”填补了农村人才“缺口”
巫山县只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据市政府3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仅重庆,今年春节后没有外出的农民工就达35.9万人,这些人绝大部分将留在农村。
更多的农民回归农业,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重点之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体现在3个方面: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这样一来,长期困扰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从体制上得到根本解决,农民回归土地是必然。只不过,金融危机,将这一进程提前了。
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农村安居工程的建设,还是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广,以及购买农机补贴政策的延续,都说明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农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有政策保障,有资金支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已水到渠成。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人才。
巧的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回流农村。他们中许多人,有资金,有技术,有眼界,有文化,懂管理。
他们在农村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凤还巢”,正好填补了农村人才的“缺口”。
■ “新型农民”前途广阔
要让返乡农民工实现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应该由地方政府和返乡农民工共同搭建一个舞台。
就政府而言,要吸引这些返乡农民工留下来安心创业,首先应该在用好现有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前提下,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出台一系列扶持性、鼓励性和激励性的政策措施。比如,继续落实好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发放进度和发放量,等等。
就返乡农民工而言,通过多年在外打工,各方面都有一定积累,返回家乡积极创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一条捷径。目前,规模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方兴未艾,这不仅是农村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供需矛盾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为“新型农民”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长远看,只有当“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仅仅是一种职业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爱乡爱土的农村青年主动留在家乡或者返乡创业,才会有更多热爱农业的城市青年主动下乡到农村发展。而遍及全国的农民工返乡潮,已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民”,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