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角抵是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角抵”一称始于秦代,之后朝代更替,名称亦随朝代更替而变化,先后出现了角力、相搏、相扑、争交、布库、摔跤等诸多称谓,直至今时的中国式摔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角抵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角抵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角抵 演变 发展
一、角抵的起源
研究角抵的起源是研究角抵演变与发展的基础,只有找到角抵的根,才能更好地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南朝人任昉在《述异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带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司马迁在《史记·皇帝本纪》中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皇帝斗,以角抵人,今翼州为角抵戏。”这种“以角抵人”的作战方式是角抵最早的活动形式。
二、角抵的演变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角抵
商周时期,角力和搏斗是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礼记》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1]这说明,周代挑选士兵武士时,要考查勇力与武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各国士兵都加强训练,尤其是角力的训练。角力是掌握其他兵器的基础,通过相搏的比赛形式衡量水平的高低。相搏时,拳打脚踢,连摔带拿,用巧斗力制服对方就算胜。
(二)秦汉三国时期的角抵
秦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2]“罢讲武之礼为角抵戏”,使两两相搏、技击性强的角抵向娱乐表演方向发展。秦时民间和宫廷都开展角抵活动,以较力为主,只限于摔法,主要用于娱乐与表演。秦二世喜爱角抵,喜爱至荒废政事。因此,角抵在禁武的秦代,不仅未禁止,反而广泛流传。
汉初,刘邦提倡简朴,为恢复民力,也是为了不重蹈秦二世“作俳优之戏”而灭亡的覆辙,而禁止角抵之戏。至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酷爱角抵戏,在元封三年春和元封六年夏举办了大规模的角抵表演活动。元帝时,因自然灾害,为节省开支而“罢角抵”。东汉时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音乐、武术、杂技、幻术等娱乐形式,从而形成了诸艺荟萃的“百戏”。在“百戏”中角抵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故“百戏”又被称为“角抵戏”。
三国时,角抵衍生除出新的活动形式,出现了女子摔角,用“相扑”命名。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角抵
两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将武术表演列为宫廷娱乐项目。北魏初年,有“五兵角抵”,这里的“角抵”有两个意思,一义为“角抵戏”,即“百戏”,包括多种武艺、杂技项目;另一义为“角力”或称为“相搏”、“相扑”,指二人徒手相较;或二人相抱,摔倒对方者为胜;或徒手搏斗,拳打脚踢,擒拿摔跌。在这一时期,无论南北、民间都流行相扑活动。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角抵
隋唐时期,角抵亦称相扑,民间和宫廷都开展的很普遍,大多是在节日中的一项喜庆观赏活动。隋文帝时期,大臣柳彧上书称:”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靡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4]文帝同意了柳彧的奏请,禁止杂技百戏活动。隋文帝禁角抵,一因角抵戏铺张奢华;二因颁布的禁武令。隋炀帝时期,因个人喜好,角抵重新盛行。
唐代的大多数统治者对角抵浓厚的兴趣。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等在宴请群臣、宫廷娱乐时常观角抵之戏,甚者,每隔三天就要观看一次角抵。五代十国时也有诸多统治者喜爱角抵,吴越武肃王钱镠不仅喜爱相扑,还喜爱相扑人才。南唐李升、李璟、李煜“皆好此戏”。后唐庄宗李存勖更是沉迷于角抵。《册府元龟·帝王部·晏享》载,同光二年,李存勖曾与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手搏,“存贤不尽其技。帝曰:‘汝能胜我,当授藩镇。’存贤乃奉诏,仅仆帝而止”。十天之后,李存贤果然被被授予节度使。李存勖还说:“手搏之约,吾不食言矣。”这虽荒唐,但由之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对角抵的喜好程度。[5]
(五)两宋时期的角抵
宋朝的角抵也称为“相扑”、“争交”,《梦梁录》载:“角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 [6]说明,宫廷中表演相扑的武士应该是从左右军中挑选出来的“虎贲朗将”,具体称谓为“内等子”。宋代角抵活动兴盛,不仅是宋廷宴会上的表演节目,也是城市瓦舍中极受百姓欢迎的项目。宋代相扑除男子相扑外,还有女子相扑、小儿相扑、乔相扑。小儿相扑是儿童模仿成年相扑手的相扑动作,是一种娱乐表演。乔相扑是指一个人扮成两个人的相扑表演。宋代相扑的服饰沿袭汉唐旧制。比赛双方赤裸上身,下身着短裤,光腿赤足,有时脚穿靴式鞋,梳髻不戴冠。女子相扑亦是赤膊上身,女相扑手身穿无领、短袖的比赛服装,进行相扑表演。这使得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奏请皇帝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女子相扑。但女子相扑并未绝迹,仍流行于瓦舍之中,瓦舍相扑表演者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宋代相扑活动有两类,一类是用于宫廷娱乐表演或者在“瓦肆”等平民游艺场所市井卖艺,突出其娱乐性。一类是作为正式比赛,有“打擂决胜”性质。参加比赛的相扑手,不分重量等级以巧智、勇力决胜负,注重方法和技巧。比赛有正式的规则,叫“社条”,“社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保证双方公平地竞争,执行“社条”的裁判叫“部署”。可见,宋代相扑活动已经形成较完备的比赛体系,这种以打擂台出现的比武形式,已经形成。
(六)辽、金、西夏及元代角抵
宋代袭汉唐遗风,将角抵百戏列为宴乐庆典时的重要娱乐项目,辽、金效仿宋朝礼仪,也将角抵列为宫廷礼乐项目。契丹族和女真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角力摔跤是民间宫廷最受欢迎的活动项目。角抵是蒙古族的传统项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后,效仿唐宋时期宫廷制度。据《元史·仁宗本纪》载:“延右六年六月戊申,置勇校署,以角抵者隶之。”[7]设立“勇校署”统一管理职业摔跤手“角抵者”。金、元时期,为了加强民族统治,曾禁止汉人习武,包括角抵。但作为军体武艺的角抵,金、元统治者十分喜爱并鼓励提倡其内部习练,金国贵族子弟自幼习武,角抵是必练项目。《元史·英宗本纪》载有:“赐角抵勇士百二十人,钞各千贯。”[8]一次奖赏一百二十名角抵勇士,可见当时角抵活动的盛行及活动规模巨大。 (七)明代的角抵
明代的摔跤活动虽然不如宋、元时期兴盛。但在民间、宫廷、军队中仍有相当程度的开展。明武宗朱厚照喜爱武戏,宦官刘瑾便“日进鹰犬、歌舞、角抵之戏,导帝微行”。于是“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9]角抵是明代的练兵手段之一,据《明史纪事本末·江彬奸佞》记载,南兵、北兵中都有相扑好手,北兵以力见长,而南兵则以灵巧取胜。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扬州每逢清明节时,民间有郊游的习俗,郊游时,则开展诸如放鹰、走马、浪子相扑等活动。
(八)清代的角抵
清代时,角抵多称“布库”。满人入关后,将满族的摔跤活动与中原历史悠久的角抵相融合。在康熙八年,康熙用“布库”之术在南书房擒杀权臣鳌拜后,清政府设立“善扑营”统一管理“布库”,用官方摔跤手称为“布库”,并付薪酬。由此,将摔跤竞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民间摔跤活动称为“私跤”,目的是游艺、娱乐。
(九)民国的角抵
辛亥革命以后,“善扑营”解体。1918年,由马良等创编《中华新武术》问世,《中华新武术》分率角(摔跤)、拳脚、棍术、剑术四科。其中的“率角”就指民国前的角抵。然而,马良发起创编和推广《中华新武术》时,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旧两种思潮斗争激烈,《中华新武术》逐渐被新旧之争的浪潮淹没,以致最终的夭折。
三、结语
从角抵的名称变化折射其历史发展,《中国武术史》、《中国摔跤史》等书梳理了由先秦时期的“蚩尤戏”到秦朝“角抵”,从汉朝“角抵”“角抵戏”“百戏”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角力”“相搏”“相扑”,从宋朝“相扑”“争交”到元朝“角抵”“摔跤”,从明朝“相扑”到清朝“布库”,中国古老的体育活动项目——角抵,历经风雨,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摔跤。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撰.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 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吴自牧.梦梁录·角抵[M].文渊阁四库全书.
[6] 宋濂等.元史·仁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 宋濂等.元史·英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摘 要 角抵是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角抵”一称始于秦代,之后朝代更替,名称亦随朝代更替而变化,先后出现了角力、相搏、相扑、争交、布库、摔跤等诸多称谓,直至今时的中国式摔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角抵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角抵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角抵 演变 发展
一、角抵的起源
研究角抵的起源是研究角抵演变与发展的基础,只有找到角抵的根,才能更好地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南朝人任昉在《述异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带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司马迁在《史记·皇帝本纪》中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皇帝斗,以角抵人,今翼州为角抵戏。”这种“以角抵人”的作战方式是角抵最早的活动形式。
二、角抵的演变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角抵
商周时期,角力和搏斗是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礼记》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1]这说明,周代挑选士兵武士时,要考查勇力与武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各国士兵都加强训练,尤其是角力的训练。角力是掌握其他兵器的基础,通过相搏的比赛形式衡量水平的高低。相搏时,拳打脚踢,连摔带拿,用巧斗力制服对方就算胜。
(二)秦汉三国时期的角抵
秦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2]“罢讲武之礼为角抵戏”,使两两相搏、技击性强的角抵向娱乐表演方向发展。秦时民间和宫廷都开展角抵活动,以较力为主,只限于摔法,主要用于娱乐与表演。秦二世喜爱角抵,喜爱至荒废政事。因此,角抵在禁武的秦代,不仅未禁止,反而广泛流传。
汉初,刘邦提倡简朴,为恢复民力,也是为了不重蹈秦二世“作俳优之戏”而灭亡的覆辙,而禁止角抵之戏。至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酷爱角抵戏,在元封三年春和元封六年夏举办了大规模的角抵表演活动。元帝时,因自然灾害,为节省开支而“罢角抵”。东汉时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音乐、武术、杂技、幻术等娱乐形式,从而形成了诸艺荟萃的“百戏”。在“百戏”中角抵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故“百戏”又被称为“角抵戏”。
三国时,角抵衍生除出新的活动形式,出现了女子摔角,用“相扑”命名。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角抵
两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将武术表演列为宫廷娱乐项目。北魏初年,有“五兵角抵”,这里的“角抵”有两个意思,一义为“角抵戏”,即“百戏”,包括多种武艺、杂技项目;另一义为“角力”或称为“相搏”、“相扑”,指二人徒手相较;或二人相抱,摔倒对方者为胜;或徒手搏斗,拳打脚踢,擒拿摔跌。在这一时期,无论南北、民间都流行相扑活动。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角抵
隋唐时期,角抵亦称相扑,民间和宫廷都开展的很普遍,大多是在节日中的一项喜庆观赏活动。隋文帝时期,大臣柳彧上书称:”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靡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4]文帝同意了柳彧的奏请,禁止杂技百戏活动。隋文帝禁角抵,一因角抵戏铺张奢华;二因颁布的禁武令。隋炀帝时期,因个人喜好,角抵重新盛行。
唐代的大多数统治者对角抵浓厚的兴趣。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等在宴请群臣、宫廷娱乐时常观角抵之戏,甚者,每隔三天就要观看一次角抵。五代十国时也有诸多统治者喜爱角抵,吴越武肃王钱镠不仅喜爱相扑,还喜爱相扑人才。南唐李升、李璟、李煜“皆好此戏”。后唐庄宗李存勖更是沉迷于角抵。《册府元龟·帝王部·晏享》载,同光二年,李存勖曾与右武卫上将军李存贤手搏,“存贤不尽其技。帝曰:‘汝能胜我,当授藩镇。’存贤乃奉诏,仅仆帝而止”。十天之后,李存贤果然被被授予节度使。李存勖还说:“手搏之约,吾不食言矣。”这虽荒唐,但由之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对角抵的喜好程度。[5]
(五)两宋时期的角抵
宋朝的角抵也称为“相扑”、“争交”,《梦梁录》载:“角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曰‘内等子’。” [6]说明,宫廷中表演相扑的武士应该是从左右军中挑选出来的“虎贲朗将”,具体称谓为“内等子”。宋代角抵活动兴盛,不仅是宋廷宴会上的表演节目,也是城市瓦舍中极受百姓欢迎的项目。宋代相扑除男子相扑外,还有女子相扑、小儿相扑、乔相扑。小儿相扑是儿童模仿成年相扑手的相扑动作,是一种娱乐表演。乔相扑是指一个人扮成两个人的相扑表演。宋代相扑的服饰沿袭汉唐旧制。比赛双方赤裸上身,下身着短裤,光腿赤足,有时脚穿靴式鞋,梳髻不戴冠。女子相扑亦是赤膊上身,女相扑手身穿无领、短袖的比赛服装,进行相扑表演。这使得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奏请皇帝禁止“使妇人裸戏于前”的女子相扑。但女子相扑并未绝迹,仍流行于瓦舍之中,瓦舍相扑表演者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宋代相扑活动有两类,一类是用于宫廷娱乐表演或者在“瓦肆”等平民游艺场所市井卖艺,突出其娱乐性。一类是作为正式比赛,有“打擂决胜”性质。参加比赛的相扑手,不分重量等级以巧智、勇力决胜负,注重方法和技巧。比赛有正式的规则,叫“社条”,“社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保证双方公平地竞争,执行“社条”的裁判叫“部署”。可见,宋代相扑活动已经形成较完备的比赛体系,这种以打擂台出现的比武形式,已经形成。
(六)辽、金、西夏及元代角抵
宋代袭汉唐遗风,将角抵百戏列为宴乐庆典时的重要娱乐项目,辽、金效仿宋朝礼仪,也将角抵列为宫廷礼乐项目。契丹族和女真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角力摔跤是民间宫廷最受欢迎的活动项目。角抵是蒙古族的传统项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后,效仿唐宋时期宫廷制度。据《元史·仁宗本纪》载:“延右六年六月戊申,置勇校署,以角抵者隶之。”[7]设立“勇校署”统一管理职业摔跤手“角抵者”。金、元时期,为了加强民族统治,曾禁止汉人习武,包括角抵。但作为军体武艺的角抵,金、元统治者十分喜爱并鼓励提倡其内部习练,金国贵族子弟自幼习武,角抵是必练项目。《元史·英宗本纪》载有:“赐角抵勇士百二十人,钞各千贯。”[8]一次奖赏一百二十名角抵勇士,可见当时角抵活动的盛行及活动规模巨大。 (七)明代的角抵
明代的摔跤活动虽然不如宋、元时期兴盛。但在民间、宫廷、军队中仍有相当程度的开展。明武宗朱厚照喜爱武戏,宦官刘瑾便“日进鹰犬、歌舞、角抵之戏,导帝微行”。于是“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9]角抵是明代的练兵手段之一,据《明史纪事本末·江彬奸佞》记载,南兵、北兵中都有相扑好手,北兵以力见长,而南兵则以灵巧取胜。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扬州每逢清明节时,民间有郊游的习俗,郊游时,则开展诸如放鹰、走马、浪子相扑等活动。
(八)清代的角抵
清代时,角抵多称“布库”。满人入关后,将满族的摔跤活动与中原历史悠久的角抵相融合。在康熙八年,康熙用“布库”之术在南书房擒杀权臣鳌拜后,清政府设立“善扑营”统一管理“布库”,用官方摔跤手称为“布库”,并付薪酬。由此,将摔跤竞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民间摔跤活动称为“私跤”,目的是游艺、娱乐。
(九)民国的角抵
辛亥革命以后,“善扑营”解体。1918年,由马良等创编《中华新武术》问世,《中华新武术》分率角(摔跤)、拳脚、棍术、剑术四科。其中的“率角”就指民国前的角抵。然而,马良发起创编和推广《中华新武术》时,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旧两种思潮斗争激烈,《中华新武术》逐渐被新旧之争的浪潮淹没,以致最终的夭折。
三、结语
从角抵的名称变化折射其历史发展,《中国武术史》、《中国摔跤史》等书梳理了由先秦时期的“蚩尤戏”到秦朝“角抵”,从汉朝“角抵”“角抵戏”“百戏”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角力”“相搏”“相扑”,从宋朝“相扑”“争交”到元朝“角抵”“摔跤”,从明朝“相扑”到清朝“布库”,中国古老的体育活动项目——角抵,历经风雨,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摔跤。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撰.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 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吴自牧.梦梁录·角抵[M].文渊阁四库全书.
[6] 宋濂等.元史·仁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 宋濂等.元史·英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