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来信,说英国中国艺术史家迈珂·苏立文(一九一六至二○一三)的《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Symbols of Eternity: 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译本增订本(以下简称“增订本”)自去年八月上市,不到一年,目前正准备第三次印刷。这个来自读书市场的积极反馈,把我带回到三十年前第一次将这本书的英文原著介绍到国内的情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神州大地上发生的文化大启蒙,是对长期以来思想禁锢的一场叛逆。这个巨大的认识转换,对我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当时我从历史专业转到中国美术学院读美术史研究生,改革开放给学术界带来的活跃气氛让人至今难忘。美院负责《新美术》和《美术译丛》两套重要美术期刊的范景中老师,着力向中国学术界系统介绍西方艺术史学,也常和我谈论西方对中国艺术的研究。此前美院图书馆进口了一批欧美原著,苏立文的Symbols of Eternity: 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和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3)的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今译作《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就在其中。范老师常说:“我们以后一定要写一本书,要写中国艺术最精华的东西,这就是山水。”作为自然客体,山水为人类所共享,而作为主观表现对象,它又体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理念,在中国艺术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范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一边阅读苏立文的Symbols of Eternity,一边动手翻译。该书是苏立文在牛津大学所做斯立德讲座—英国学术体系中最高荣誉讲座—的结集,一九七九年出版。一九八五年,我把读书笔记《迈珂·苏立文〈山川悠长〉》寄给《读书》杂志,没想到很快就被采用,发在一九八五年第九期“海外书评”专栏中。
拿了《读书》上这篇书评,我毛遂自荐,给远在牛津大学的苏立文教授去信,请教翻译中的疑难问题,从此开始了我与他三十年的学术交往。一九八七年二月我和山水画家卓鹤君兄途经英国,拜晤了苏立文教授夫妇。在他们家里,吴寰女士提起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Ernst Gombrich, 1909-2001)所写的书评,即《西方人的眼光—评苏立文的〈永恒的象征—中国山水画艺术〉》。后来我把它收入《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作为“学术批评”部分的压轴之作(见增订本附录一)。感谢吴寰女士的建议,中译本书名选用《山川悠远》,而不是直译原书的《永恒的象征》,与我之前所用“山川悠长”亦有一字之差。
“永恒的象征”一词出自英国的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名篇《序曲》,获益于他的阿尔卑斯山之旅。对于苏著的书名,欧美艺术史家们在书评中曾给予正反两种评价。赞成的观点认为,它与斯立德讲座的宗旨非常吻合,可以让英国热爱艺术的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批评的观点则以贡布里希最具代表性,即认为“西方人的眼光”并不能完全用来概观中国山水画。基督教中一神教的创世力量可以作为“永恒的象征”,但与东方其他民族的泛神教,包括中国山水之“道”,并非同样概念。如在《浪漫主义的根源》(The Roots of Romanticism)一书中,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就曾对康德(一七二四至一八○四)看待“自然”的观点有如下评说:“在康德看来,自然最糟糕时,是人类之敌;而它的最佳状态,也无非是由人来塑造的中性物质。……自然不管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人的面前,都听人摆布,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它整体归属的对象。”那么,中国山水艺术,如果以湖畔诗人的眼光观之,又能如何来概括?
显而易见,中西之间对于山水一题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从六朝到清代,中国关于山水艺术的专题论著,汗牛充栋。其中,清初个性派画家石涛的《画语录》共十八章,以“一画论”贯穿始终,对山水做高度的理论概括,其中有“兼字章”,突出了“一画”中的书写或“表现”的特征。大约在一八九五年,“美术”这个西方的概念通过日文进入中国的词语,基本把书法排除在外。二十世纪中期以前,除了黄宾虹《古画微》《画谈》等一系列文字继续强调中国山水艺术的表现性,中文对这一特性的著述渐次式微,而西方的美术史中,由风景这个自然的表象指代“山水”,呈现了新的气象。英国著名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在一九四九年所做的斯立德讲座就以风景画为题,其书《风景进入艺术》(Landscape into Art)也成为一部经典。该书对于风景题材做了清楚的概述。欧洲艺术史从古典时代壁画中的背景场面、中世纪抽象的宇宙图形模式,进入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十七世纪法国古典派风景和荷兰绘画,风景成为一个独立的母题,体现出艺术家逐渐征服视错觉的巨大努力和惊人成就。在此之后,风景的母题又充当了十九世纪西方绘画革命的载体,一步步超越其自身的局限,走向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极端。
几乎和克拉克同时,西方学者开始专题介绍中国的山水画。其中美国学者李雪曼(Sherman Lee,1908-2008)写过通论性质的《中国山水画》(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德国学者孟士伯(Hugo Munsterberg,1917-1995)也曾将中国和日本山水艺术并置讨论。苏立文则最先从断代专题入手,根据其博士论文,出版了《中国山水画的诞生》。一九七四年他做斯立德讲座时,高居翰关于后期中国画断代史的《隔江山色—元代绘画》等著作尚未问世,所以,用“永恒的象征”点出“西方人的眼光”,算是神来之笔。
在同样的语境中,不难发现,原来“山川悠远”的出典以再现性描述见长。该句出自《诗经·小雅·渐渐之石》一诗,诗中显示出先秦人对自然环境(包括天象)的了解。要重现这些描述性的画面,必须借助一些历史知识,如南宋宫廷画家马和之以《诗经》为题的一系列画卷,基本上采用写实的手法。因此,山川悠远,与后人的浪漫想象,实在有很大差异。以我个人的翻译过程而言,且不说从“永恒的象征”到“山川悠远”,仅以“悠长”改为“悠远”这一字之易,就包含了多重寓意。问题是,这一字之易所侧重的中国山水画的再现性,对认识它的前期发展比较合适,但与后期山水画注重艺术家自我“表现”的特点则有很大不同。只是现在人们读《山川悠远》时,已经脱离了《诗经》的文脉,很自然地站到西方艺术史立场来考虑中国的山水。有很多早期的文献资料帮我们来如此认识山水,也就是回到苏立文做斯立德讲座的出发点,让英国(西方)所有爱好艺术的人都能理解中国山水画。这种侧重再现特征普世性的潜台词,直到一九九九年之后,才由另一本书,被转化为学术界一个极富争议的命题,关系到认识中国山水画史的话语权。换言之,原本是译文推敲的“长/远”之见,此刻成了重新思考世界艺术史宏大叙述的“长远之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神州大地上发生的文化大启蒙,是对长期以来思想禁锢的一场叛逆。这个巨大的认识转换,对我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当时我从历史专业转到中国美术学院读美术史研究生,改革开放给学术界带来的活跃气氛让人至今难忘。美院负责《新美术》和《美术译丛》两套重要美术期刊的范景中老师,着力向中国学术界系统介绍西方艺术史学,也常和我谈论西方对中国艺术的研究。此前美院图书馆进口了一批欧美原著,苏立文的Symbols of Eternity: The Art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和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3)的The Compelling Image: Nature and Styl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今译作《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就在其中。范老师常说:“我们以后一定要写一本书,要写中国艺术最精华的东西,这就是山水。”作为自然客体,山水为人类所共享,而作为主观表现对象,它又体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理念,在中国艺术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范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一边阅读苏立文的Symbols of Eternity,一边动手翻译。该书是苏立文在牛津大学所做斯立德讲座—英国学术体系中最高荣誉讲座—的结集,一九七九年出版。一九八五年,我把读书笔记《迈珂·苏立文〈山川悠长〉》寄给《读书》杂志,没想到很快就被采用,发在一九八五年第九期“海外书评”专栏中。
拿了《读书》上这篇书评,我毛遂自荐,给远在牛津大学的苏立文教授去信,请教翻译中的疑难问题,从此开始了我与他三十年的学术交往。一九八七年二月我和山水画家卓鹤君兄途经英国,拜晤了苏立文教授夫妇。在他们家里,吴寰女士提起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Ernst Gombrich, 1909-2001)所写的书评,即《西方人的眼光—评苏立文的〈永恒的象征—中国山水画艺术〉》。后来我把它收入《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作为“学术批评”部分的压轴之作(见增订本附录一)。感谢吴寰女士的建议,中译本书名选用《山川悠远》,而不是直译原书的《永恒的象征》,与我之前所用“山川悠长”亦有一字之差。
“永恒的象征”一词出自英国的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名篇《序曲》,获益于他的阿尔卑斯山之旅。对于苏著的书名,欧美艺术史家们在书评中曾给予正反两种评价。赞成的观点认为,它与斯立德讲座的宗旨非常吻合,可以让英国热爱艺术的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艺术。批评的观点则以贡布里希最具代表性,即认为“西方人的眼光”并不能完全用来概观中国山水画。基督教中一神教的创世力量可以作为“永恒的象征”,但与东方其他民族的泛神教,包括中国山水之“道”,并非同样概念。如在《浪漫主义的根源》(The Roots of Romanticism)一书中,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就曾对康德(一七二四至一八○四)看待“自然”的观点有如下评说:“在康德看来,自然最糟糕时,是人类之敌;而它的最佳状态,也无非是由人来塑造的中性物质。……自然不管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人的面前,都听人摆布,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它整体归属的对象。”那么,中国山水艺术,如果以湖畔诗人的眼光观之,又能如何来概括?
显而易见,中西之间对于山水一题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从六朝到清代,中国关于山水艺术的专题论著,汗牛充栋。其中,清初个性派画家石涛的《画语录》共十八章,以“一画论”贯穿始终,对山水做高度的理论概括,其中有“兼字章”,突出了“一画”中的书写或“表现”的特征。大约在一八九五年,“美术”这个西方的概念通过日文进入中国的词语,基本把书法排除在外。二十世纪中期以前,除了黄宾虹《古画微》《画谈》等一系列文字继续强调中国山水艺术的表现性,中文对这一特性的著述渐次式微,而西方的美术史中,由风景这个自然的表象指代“山水”,呈现了新的气象。英国著名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在一九四九年所做的斯立德讲座就以风景画为题,其书《风景进入艺术》(Landscape into Art)也成为一部经典。该书对于风景题材做了清楚的概述。欧洲艺术史从古典时代壁画中的背景场面、中世纪抽象的宇宙图形模式,进入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十七世纪法国古典派风景和荷兰绘画,风景成为一个独立的母题,体现出艺术家逐渐征服视错觉的巨大努力和惊人成就。在此之后,风景的母题又充当了十九世纪西方绘画革命的载体,一步步超越其自身的局限,走向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极端。
几乎和克拉克同时,西方学者开始专题介绍中国的山水画。其中美国学者李雪曼(Sherman Lee,1908-2008)写过通论性质的《中国山水画》(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德国学者孟士伯(Hugo Munsterberg,1917-1995)也曾将中国和日本山水艺术并置讨论。苏立文则最先从断代专题入手,根据其博士论文,出版了《中国山水画的诞生》。一九七四年他做斯立德讲座时,高居翰关于后期中国画断代史的《隔江山色—元代绘画》等著作尚未问世,所以,用“永恒的象征”点出“西方人的眼光”,算是神来之笔。
在同样的语境中,不难发现,原来“山川悠远”的出典以再现性描述见长。该句出自《诗经·小雅·渐渐之石》一诗,诗中显示出先秦人对自然环境(包括天象)的了解。要重现这些描述性的画面,必须借助一些历史知识,如南宋宫廷画家马和之以《诗经》为题的一系列画卷,基本上采用写实的手法。因此,山川悠远,与后人的浪漫想象,实在有很大差异。以我个人的翻译过程而言,且不说从“永恒的象征”到“山川悠远”,仅以“悠长”改为“悠远”这一字之易,就包含了多重寓意。问题是,这一字之易所侧重的中国山水画的再现性,对认识它的前期发展比较合适,但与后期山水画注重艺术家自我“表现”的特点则有很大不同。只是现在人们读《山川悠远》时,已经脱离了《诗经》的文脉,很自然地站到西方艺术史立场来考虑中国的山水。有很多早期的文献资料帮我们来如此认识山水,也就是回到苏立文做斯立德讲座的出发点,让英国(西方)所有爱好艺术的人都能理解中国山水画。这种侧重再现特征普世性的潜台词,直到一九九九年之后,才由另一本书,被转化为学术界一个极富争议的命题,关系到认识中国山水画史的话语权。换言之,原本是译文推敲的“长/远”之见,此刻成了重新思考世界艺术史宏大叙述的“长远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