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对民间美术的借鉴与运用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其中蕴含着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当代油画立足于传统文化,借鉴和运用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探寻创作的灵感。本文将结合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分析民间美术对中国油画的重要性,浅谈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对民间美术的借鉴与运用。
  关键词:中国当代油画;民间美术;借鉴;运用
  民间美术作品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一种重要体现。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在吸收和融合中不断发展,在世界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当代油画想要继续平稳上升的态势发展,就要结合民族特色,注入文化内涵,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作品。
  一、中国油画创造的发展历史
  中国油画发展起源于清朝初年,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当代中国油画独具中国韵味。清初一些擅长油画的传教士来到我国,著名的宫廷画师王致诚、郎世宁、潘廷璋创作了一些中国题材的画作,例如:《十骏图》、《乾隆大阅图》、《瑞谷图》等。那一阶段人们对油画的评价是过于逼真,缺少画作的灵气。辛亥革命后出现一批优秀的油画家,徐悲鸿、王悦之,李叔同等人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进程。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油画与当时的政治、建国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地道战》、《开国大典》、《毛泽东在井冈山》、《金色的季节》等。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油画发展呈现大好局面,汲取西方优秀精髓,融合民族特色和个人情感,创造出大量优秀作品。例如《红烛颂》、《西藏组画》、《春华秋实》等,这些作品中彰显着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共鸣[1]。
  二、民间美术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民间美术是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直观反映,是人民集体艺术思维的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间美术的创作源泉,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礼,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创作体系。中国民间美术注重情感和态度的表达,将伦理道德价值观、理性、内心感受融于画作之中。油画艺术创作受民间美术的美学影响,中国油画学习和吸收其精髓,将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合到现代油画,融入中华文化元素,让中国当代油画进入了新阶段。
  三、油画创作对民间美术的借鉴与运用
  (一)木版年画元素的借鉴与应用
  木版画表现的主题主要传达了人寿福顺、吉祥平安、幸福、吉祥等美好蕴意,传递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木版画画风简单、质朴,色彩对比明显,具有装饰性、趣味性和象征性等特点。油画《保安》在木板年画理念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保安的生活状态。
  (二)民间剪纸艺术的借鉴与应用
  中国的剪纸艺术具有简单、轻快、豁达的特点,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用简洁的表现手法追求艺术的夸张,油画《包饺子》借助红色和黑色的线条,来表现出春节期间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情境,运用写实的表现主义传达喜庆的节日气氛。
  (三)装饰性在油画创作中的借鉴与应用
  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用民间美术作品来装饰房间、办公室,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我国著名的油画家董文希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民间美术装饰性,表现出浓厚的写实主义,他在色彩的运用上方面,舍弃了西方画家常用的复色,而是突出民间色彩的装饰性这一特点,体现出浓烈的民族韵味,他将当代油画创作色彩进行合理的调整,把西方油画色彩鲜明的对比调整为渐变色,把红黄蓝确定为油画主要基调,绿棕紫色作为过渡色彩,渲染艺术的感染力,增强油画的渐变成层次,让油画更传神。
  (四)民间美术美学的借鉴与应用
  民间美术的创作遵循美学规律,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发展中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民间美术以实用性为出发点,经过画家艺术性创作赋予其新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童、葫芦、鱼等事物代表多子的含义;乌龟、松树、桃子代表了健康长寿;百合、并蒂莲代表了夫妻百年好合、恩爱和睦。多元的社会发展,让文化的发展更加包容并蓄,民间美术的借鉴和应用怎样能顺应当代油画的发展需求,民间美术体现着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简单的创作手法将客观事物呈现出来,对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进行组合、分切,融入主观色彩重现,摆脱固有的创作思维模式,将油画创作融入画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会体现出作品的灵动,赋予画作生命气息。油画家吴大羽将中国油画融入民间美术的美学造型,并逐渐扩宽这种艺术创作的思路,结合中国的审美标准和西方创作理念,展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当代油画艺术风采[2]。
  (五)民间美术非写实性的借鉴与应用
  民间美术通过多种造型形式来实现人们视觉审美的享受,它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它在造型上追求非写实性和夸张性,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想象,联合头脑中的构想和意识观念,抛弃西方油画透视和比例的条件限制,将艺术用美术符号形象地转化出来,融合民间美术的非写实性,运用艺术形式进行油画创作。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鉴于我国民间美术是文化沉淀的集中表現,中国现代油画家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色,汲取民间美术的丰厚文化内涵,勇于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发展之路,融合民族之精髓,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油画作品,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鲁三妹.论当代中国油画创新发展的文化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03).
  [2]王卓.影像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以黑龙江省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6(07):115-11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旨在选取《牡丹亭》的第一出《标目》的英译本,对汪榕培英译本和许渊冲和许明英译本进行翻译批评与赏析,一次来探讨戏曲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牡丹亭》;《标目》;翻译批评与赏析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牡丹亭》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该戏曲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
期刊
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常常会出现用“透视”一词解释的。“透视”是西方绘画的概念,西学东渐,几十年来常用西方绘画概念解释中国画。但是“透视”是无法确切解释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处理的。中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就有本质的差异,西方是二分思维,中国是综合思维。西方的艺术概念多数只可以用来分析中国艺术而解释不了中国艺术。  “透视”是用眼睛看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在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中国山水画家不仅需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
期刊
摘 要:本论文从《元嵩墓志》的形制、志文的内容及书法风格入手,结合北魏时期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史料对该墓志进行专项研究。此碑结体形态方健浑朴。圆朗恣肆,笔饱意浓,柔和含蓄,笔致刀法和谐一致,仿若墨迹原稿的再现。通过对该墓志的创作实践以及书风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墓志书法、研究北魏楷书、开阔楷书技法创作视野,同时也为今后的楷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北魏;元嵩;墓志;书法风格  
期刊
摘 要:《李济墓志并盖》是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出土的一方墓志,石现藏西安市长安区文物管理处,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藏拓。本论文从《李济墓志并盖》的形制、题铭、志文及书法风格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历史文化、丧葬礼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李济家族世系、生平的研究;墓志的形制、纹饰及墓志文体的分析;墓志书法风格的分析。此碑楷法成熟,章法俊逸疏朗,用笔笔潇洒飘逸,笔画方润整齐,结体扁方含动势,笔势舒展。通过创作实践以及
期刊
摘 要:文化艺术展馆这一高级艺术形态,必须有强劲的硬件设备进行支撑,另外更需要有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展示地域性文化。苏州地区经济发达,但是其文化艺术展馆却无法与当地优秀的文化资源相匹配,更满足不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严重缺乏地域性的特色。本文探讨了苏州文化艺术展馆空间设计的地域性要素以及设计手法,可以为未来文化艺术展馆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文化艺术展馆;空间设计;地域性  引言  苏州是一
期刊
摘 要:在荒诞意识的关照下,略萨采用变形的方式来表现社会困境,用文学作武器去揭露和批判现实中的丑陋现像,同小说的内容相辅相成,进一步展现了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略萨;荒诞意识;变形  略萨的小说创作多以近现代拉丁美洲的秘鲁为故事背景,他用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笔触,为读者再现了一个专制腐朽、荒谬怪诞的非理性世界。为了多角度的表现荒诞主题,略萨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挖掘现实背后更深刻的东西。其中变形手
期刊
摘 要:李冰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任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主持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治水,创建奇功,随着时间推移也产生了许多李冰治水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了蜀地先民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及其发展变化。本文将通过几个李冰治水的神话传说分析其体现的蜀地先民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冰;神话传说;蜀地;都江堰  李冰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据《华阳国
期刊
摘 要:色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合理的使用可以给空间增添很多活力和生命力,而北欧风格软装设计中的色彩更完美的印证了这一句话,北欧风格软装设计中明快的色彩,带给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温和又不失自然。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北欧风格的软装设计。  关键词:北欧风格;软装设计;色彩应用  在现在的室内装修行业,北欧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受大众追捧的装修风格,简洁的设计,明快的色彩,舒适的家居氛围,木色
期刊
[教学目标]  1.交流《朝花夕拾》的相关故事和人物。  2.结合具体文段分析“阿长”的“母爱”和“藤野先生”的“父爱”般的温暖。  3.体悟《朝花夕拾》的写作目的:在精神家园里取暖。  [教学过程]  一、阅读反馈  师:一首歌中唱道: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生命中的那些花儿,聊一聊《朝花夕拾》。  读完《朝花夕拾》,你从书中读出了……  
期刊
摘 要:从古至今人就是群居动物,不是孤立的个体,他是家庭的一员、社会的一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员,家庭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单位,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这也是中国人家庭观念较重的原因之一。但随着人类进步,一些激进的年轻人提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社会毒瘤、对“门当户对”的爱情更是嗤之以鼻,但是抛开现实的理想化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关键词:门当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