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心与理一"的人格理想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lytek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子和宋明理学的核心是本体论的人学 ,其主旨是为解决人生境界或人格理想提供本体和工夫的答案。在朱熹的人格理论里 ,人格境界有等级之分 ,最高的人格境界则是“心与理一”或曰天人合一 At the heart of Neo-Confucianism and Neo-Confucianism is the ontology of humanism, whos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ontology and time to solve the realm of life or the ideal of personality. In Zhu Xi’s personality theory, the personality realm has a hierarchy of points, and the highest personality realm is the “oneness of mind and oneness” or the oneness of man and nature
其他文献
经济特区的实践也是文化与道德的探索。中国当代伦理道德的重建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实现由家庭关系出发演绎社会伦理到由个体出发演绎社会伦理的基点的转变,确立个体
目前许多音乐理念要让音乐表达精神理念、承载德育重任是偏颇和错误的.音乐不能承担唤醒人们的良知或阻止罪恶的重任.音乐在美学本质上不具备概念性,所以它不能提供属于社会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政治理论的比较研究试图说明:存在着特质不同的两种政治理论,即结论性理论与非结论性理论.具有结论性特质的理论是答案型的、指示型的、封闭
该文认为,把辩证逻辑定位在辩证思维上是一种进步,并认为有多少种哲学就有多少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和一种思维方式是有原则界限的.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学最发达的国家 ,这种独特的历史现象 ,与中国在殷周时代已经形成的对历史的理性认识有重要关系。这种理性认识应当概括为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开启了历史家的
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成为17世纪以 来三教一体的名言,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 体范畴“禅”(心)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
是继汉代五经合集、唐代五经正义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儒家单经的群集.朱熹有适别地运用章句和集注两种诠释书体对、和、通加注释,内在地建构起了以四书本文为诠释对象、章句集注
美学长期隶属于哲学 ,在费希纳之后 ,美学逐渐由哲学走向科学 (主要是心理学 ) ,但这一转向并没有给美学带来整体上的突破。现象学美学和语言学美学企图超越哲学的美学和科学
美岱召壁画说明烟草在 14世纪末已传入中国 ,并且塞北吸烟风气已渐。烟草传入中国要早于朝鲜。明末女真社会中的大量烟草 ,并非来自朝鲜。烟草被大量赏赐于蒙古首领。烟草是
在中国道教史上,彭耜或许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然而,他通过佐助白玉蟾以完善道教南宗,编纂以纠正其时老学研究之弊端,对发展中国道教尤其是中国老学作出杰出的贡献.为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