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理一相关论文
儒学以“圣人”为最高理想人格,以培养“圣人”为讲学目的,以修身养性“成圣”为为学目标,儒学为“超凡入圣”之学。为了应对佛学......
朱子和宋明理学的核心是本体论的人学 ,其主旨是为解决人生境界或人格理想提供本体和工夫的答案。在朱熹的人格理论里 ,人格境界有......
朱熹人生哲学是以学圣"心法"即"涵养德性本原"为核心而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的:"心与理一"的境界观,"内圣"而开"外王"的价值观,"道心......
贺麟是现代新儒家“新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在一篇长文中相对系统地探讨了“新心学”与时空、超时空的关系。时空是主体的认识功能......
在现代社会,生存主题具有一个吊诡的现状:一方面,人们对生存主题变得比以往都更加敏感;另一方面,生存主题又处在被人们逐渐遗忘的......
为了构建"心与理一"的圣人之乐境界,朱子重新阐释了"孔颜之乐"与"曾点气象"。朱子明确区分孔子之乐与颜子之乐,孔子之乐是自然而然的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