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全球化使得货币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各国银行必须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的进程。我国银行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迎接挑战,稳住国内市场份额,还要走出去,走向国际市场与外资银行展开正面交锋。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国际化战略 金融改革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银行业起步时间不长,正处于粗放式经营时期,基本未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体系,更多的是一种非企业经营行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步增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之路开始加快进行。
2004年至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海外扩张之路进入全新阶段。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国际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相比起这些老牌的国际化大银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过去长期与外界隔绝,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有银行才开始陆续走出国门,实行国际化之路。海外并购发展积极稳妥谨慎为重,内外联动以发挥整体优势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国际化发展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由政府绝对控股,政府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大所有者,政府对银行企业的战略发展、业务开拓和人事安排等往往具有绝对的控制力,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发起者和主导力量。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面临的问题
整体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有所上升,但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竞争力依然较弱,资本实力不强、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不高、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强,在金融创新方面与国外大型银行的差距更是十分明显,金融市场的完善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海外分支机构发展不尽如人意,地区分布不合理、组织形式单一、海外机构收入贡献率低、机构国际化发展与我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相脱节。内部管理水平制约国际化发展,面对较为陌生的外部环境,在管理的国际化水平方面同世界上领先的大型跨国银行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在现在的银行制度体制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银行管理体制的束缚性,突出表现在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层面。是造成其国际竞争力弱、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缓慢的本土化进程的制约,难以融入到当地环境中,是我国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外部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在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地区,银行业是其经济体系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寡头垄断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商业银行要想进入该市场接受锻炼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内部管理提升策略
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增强激励和风险机制,首先要加快产权制度变革,建立银行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其次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再次实现从功能型到以客户为主主导型的部门转变,加强面对客户的结构设置,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完善银行相关体制,强化海外机构管理,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运作原则,来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银行集团制运营体制,不断整合各战略业务单元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集团竞争力。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强化对海外机构的管理。
(二)人才国际化策略
推行多样化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造精神,首先改革的应当是薪酬制,其次在员工当中,要建立激进的薪酬文化,倡导员工之间突出的收入差距、很好的薪酬波动性。
建立专业化队伍,加强金融创新力,专业化本土化员工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地金融人才的录用已成为各国银行快捷有效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途径。
(三)业务国际化策略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开拓市场 ,最近几年,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大力开拓新业务,在中间业务、资金业务领域和负债业务领域都做了诸多尝试,特别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现代化电子银行信息技术或通讯手段开发新的业务。
业务综合化经营,建立有效业务协调机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并购那些客户资源丰富、业务品种繁多的大型金融机构的方式来开展综合化经营,扩大自己的经营空间,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国际化进程的发展。
(四)机构国际化策略
强化跨国经营理念,制定区位发展战略,首先,第一战略进攻点应放在亚洲地区。其次,进入欧美市场的战略重点应放在追求技术进步上。第三,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应有助于形成局部垄断优势。建立一些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世界一流跨国银行,确立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经营主体地位。
探索灵活经营模式,积极开拓海外业务,不断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实现更大的收益。利用自身某项业务的优势,发展深度业务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做好促进国家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楠,张岩.我国商业银行业国际化现状透视[J].经济视角,2010(14).
(责任编辑:刘影)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国际化战略 金融改革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银行业起步时间不长,正处于粗放式经营时期,基本未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体系,更多的是一种非企业经营行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步增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之路开始加快进行。
2004年至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海外扩张之路进入全新阶段。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国际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相比起这些老牌的国际化大银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过去长期与外界隔绝,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有银行才开始陆续走出国门,实行国际化之路。海外并购发展积极稳妥谨慎为重,内外联动以发挥整体优势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国际化发展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由政府绝对控股,政府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大所有者,政府对银行企业的战略发展、业务开拓和人事安排等往往具有绝对的控制力,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发起者和主导力量。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面临的问题
整体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有所上升,但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竞争力依然较弱,资本实力不强、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不高、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强,在金融创新方面与国外大型银行的差距更是十分明显,金融市场的完善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海外分支机构发展不尽如人意,地区分布不合理、组织形式单一、海外机构收入贡献率低、机构国际化发展与我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相脱节。内部管理水平制约国际化发展,面对较为陌生的外部环境,在管理的国际化水平方面同世界上领先的大型跨国银行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在现在的银行制度体制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银行管理体制的束缚性,突出表现在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层面。是造成其国际竞争力弱、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缓慢的本土化进程的制约,难以融入到当地环境中,是我国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外部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在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地区,银行业是其经济体系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寡头垄断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商业银行要想进入该市场接受锻炼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内部管理提升策略
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增强激励和风险机制,首先要加快产权制度变革,建立银行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其次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再次实现从功能型到以客户为主主导型的部门转变,加强面对客户的结构设置,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完善银行相关体制,强化海外机构管理,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运作原则,来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银行集团制运营体制,不断整合各战略业务单元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集团竞争力。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强化对海外机构的管理。
(二)人才国际化策略
推行多样化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造精神,首先改革的应当是薪酬制,其次在员工当中,要建立激进的薪酬文化,倡导员工之间突出的收入差距、很好的薪酬波动性。
建立专业化队伍,加强金融创新力,专业化本土化员工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地金融人才的录用已成为各国银行快捷有效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途径。
(三)业务国际化策略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开拓市场 ,最近几年,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大力开拓新业务,在中间业务、资金业务领域和负债业务领域都做了诸多尝试,特别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现代化电子银行信息技术或通讯手段开发新的业务。
业务综合化经营,建立有效业务协调机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并购那些客户资源丰富、业务品种繁多的大型金融机构的方式来开展综合化经营,扩大自己的经营空间,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国际化进程的发展。
(四)机构国际化策略
强化跨国经营理念,制定区位发展战略,首先,第一战略进攻点应放在亚洲地区。其次,进入欧美市场的战略重点应放在追求技术进步上。第三,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应有助于形成局部垄断优势。建立一些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世界一流跨国银行,确立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经营主体地位。
探索灵活经营模式,积极开拓海外业务,不断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实现更大的收益。利用自身某项业务的优势,发展深度业务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做好促进国家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楠,张岩.我国商业银行业国际化现状透视[J].经济视角,2010(14).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