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案导学要求教师要从素质教育出发,全面结合新课标要求,且根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学生个体特点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阐述了研究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探讨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环节,以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应用
G633.6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即“学案”和“导学”的结合体。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依据,包括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师生互动设计、梯度练习训练等;导学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学习,自主建构知识。学案导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传统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讲授为主体
现如今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还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这样还担心学生不能够吸收运用好,而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去接受,并不会去做过多的思考,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学生也不会有剩余的时间去完成自我学习。所以每堂数学课下来不仅时间会显得拥挤,学生也并没有领悟几个知识点,最主要的因为所有的时间只有老师自己的讲授,而缺少了同学之间讨论的环节,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少。慢慢的,学生就会对数学失去足够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数学的学习。
(二)教师教学不注重差异性
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且并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只根据教学目标为根据,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同学都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就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在一个班级中,有着不同的学生,每个人的基础也不一样,相同的进度,相同的方法教学,不同的学生的掌握情况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依然延续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因人教学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够做出相对应得到辅导,就会导致了问题的积压,使学生不懂的问题日渐增多,渐渐的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渐渐的就会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所以现如今的数学教学模式并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数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
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不论是在何种中学,学校和家长都特别注重数学成绩的好坏,认为成绩好的一定是好学生,以成绩的好坏来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為了能够在每一次的考试中考一个更好成绩,学生每天都是学习考试要点,做题巩固知识点就是教师推行的数学题海战术,学生只会机械的去做题,并不能够理解性的去掌握知识点,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就需要再次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点,这样不仅不能够学好数学,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渐渐的就会使很多同学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最后放弃数学的学习。
二、研究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
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来进行学案编写,并且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依赖性与被动性的学习模式,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转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案导学不仅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而且还以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的,注重对基本技能、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新知识,有助于初中数学课程教育良好地发展。
三、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的策略
“学案导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以学案作为教学载体,配合教师的课上引导,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此来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学案导学”可以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的完美统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并能够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
(一)学案载体式的教学策略
学案就是一种教学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之间集体研究讨论或者个人教学备案制定出的教案,其编写围绕着数学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规律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等能力展开,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便于有效掌控教学进度。编写学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是教学前备案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课后完善总结等环节必须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确保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客观、科学的联系,确保初中数学教学顺利开展。
(二)“教”“学”并重
基于学案导学的思想理念,课堂教学的重心已由单方的“教”转变为“教”“学”互动,教学中教师运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发现知识、研究规律、解决问题。通过双方在课堂中的主动“教”与“学”,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从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
(三)课前导学,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将精心编写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午晚自习时间,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案,这期间要求学生不讲话、不走动、做到安静、专注、独立思考。学生依据预习案进行自学,带着问题认真预习新课,大胆尝试自主解决“预习案”中的设计的题目,提前完成“尝试练习”。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对将要所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并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做好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质疑的准备,让学生在学中有思、思中生疑。
可见,学案导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学案导学模式务必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但要监督而且还要指导。
(四)当堂达标,巩固提升
巩固部分为当堂反馈练习和拓展提升两个部分。当堂反馈练习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对中学数学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案导学”是最适合 21 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它发挥出了教师的教学价值,同时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数学,能够通过激烈的同学讨论和教师指导来加深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达到实质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应用
G633.6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即“学案”和“导学”的结合体。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依据,包括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师生互动设计、梯度练习训练等;导学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学习,自主建构知识。学案导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传统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讲授为主体
现如今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还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这样还担心学生不能够吸收运用好,而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去接受,并不会去做过多的思考,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学生也不会有剩余的时间去完成自我学习。所以每堂数学课下来不仅时间会显得拥挤,学生也并没有领悟几个知识点,最主要的因为所有的时间只有老师自己的讲授,而缺少了同学之间讨论的环节,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少。慢慢的,学生就会对数学失去足够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数学的学习。
(二)教师教学不注重差异性
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且并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只根据教学目标为根据,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同学都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就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在一个班级中,有着不同的学生,每个人的基础也不一样,相同的进度,相同的方法教学,不同的学生的掌握情况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依然延续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因人教学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够做出相对应得到辅导,就会导致了问题的积压,使学生不懂的问题日渐增多,渐渐的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渐渐的就会有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所以现如今的数学教学模式并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数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
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不论是在何种中学,学校和家长都特别注重数学成绩的好坏,认为成绩好的一定是好学生,以成绩的好坏来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為了能够在每一次的考试中考一个更好成绩,学生每天都是学习考试要点,做题巩固知识点就是教师推行的数学题海战术,学生只会机械的去做题,并不能够理解性的去掌握知识点,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就需要再次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点,这样不仅不能够学好数学,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渐渐的就会使很多同学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最后放弃数学的学习。
二、研究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
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来进行学案编写,并且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依赖性与被动性的学习模式,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转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案导学不仅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而且还以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目的,注重对基本技能、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新知识,有助于初中数学课程教育良好地发展。
三、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的策略
“学案导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以学案作为教学载体,配合教师的课上引导,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此来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学案导学”可以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的完美统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并能够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
(一)学案载体式的教学策略
学案就是一种教学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之间集体研究讨论或者个人教学备案制定出的教案,其编写围绕着数学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规律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等能力展开,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便于有效掌控教学进度。编写学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是教学前备案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课后完善总结等环节必须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确保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客观、科学的联系,确保初中数学教学顺利开展。
(二)“教”“学”并重
基于学案导学的思想理念,课堂教学的重心已由单方的“教”转变为“教”“学”互动,教学中教师运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发现知识、研究规律、解决问题。通过双方在课堂中的主动“教”与“学”,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从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
(三)课前导学,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将精心编写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午晚自习时间,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案,这期间要求学生不讲话、不走动、做到安静、专注、独立思考。学生依据预习案进行自学,带着问题认真预习新课,大胆尝试自主解决“预习案”中的设计的题目,提前完成“尝试练习”。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对将要所学内容有了较明确的了解,并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出来,做好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质疑的准备,让学生在学中有思、思中生疑。
可见,学案导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学案导学模式务必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但要监督而且还要指导。
(四)当堂达标,巩固提升
巩固部分为当堂反馈练习和拓展提升两个部分。当堂反馈练习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对中学数学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案导学”是最适合 21 世纪的数学教学理念,它发挥出了教师的教学价值,同时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数学,能够通过激烈的同学讨论和教师指导来加深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达到实质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