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盛举:郑和下西洋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10年前,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由郑和率领从中国江苏太仓刘家湾的港口启航。此后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是文明礼仪之师,在中国航海史和对外开放交往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驱性的意义。
  
  为何下西洋?
  环顾世界,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环游世界之壮举世人皆知。其实早在哥伦布环游世界70年前,中国人郑和就已率先环游世界,开启了一代伟人的海上戎马生涯。郑和,本姓马,俗名三保(宝),云南昆阳籍回回后裔。据明史学家吴晗考证,郑和大约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卒于宣德十年(1435年);亦有学者考证,据南京碧峰寺石刻铭文《非幻庵香火圣像记》所载,郑和应逝世于1433年,“郑和于宣德庚辰,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卒于古里国(印度古里)”。
  郑和先祖马氏缘自西域。马氏祖上名仕辈出,譬如金代尚书省译史马庆祥、元代河南省右丞马祖常等。马氏不仅是西域贵族,在中原亦居高官,皈依了花门教宗,又名聂斯脱里。入元后,郑和先祖随元军迁徙至云南,为元廷镇戍边关,世居滇池南岸昆阳。郑和父辈皆唤名“哈儿只”,循回教例,凡朝天方(圣城麦加)而归者称为哈儿只,犹言师尊,真名无稽可考。明太祖开国后,滇池尚为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盘踞,明军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兴兵鞑伐。元军败后,郑和被掳,阉养入营,俊秀聪慧的郑和被分至燕王朱棣藩邸效力。郑和父亲过世时,葬厝之事付诸其兄马文铭处置。郑和35岁时,请托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为父亲写墓志铭。此时正值郑和第一次奉命出使西洋前夕,因无法亲往,遂将铭文寄回家乡,托兄立碑树传,镌刻祭扫祖茔之语。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秉持太祖治国方略,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治愈“靖难之役”创伤,使得永乐时代“土地增辟,户口繁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承平时代,明成祖为何糜费巨帑,委令西洋?根据《明史》所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为遍访搜寻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原为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朱元璋称帝后,敕封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驾薨,大位空悬,为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思虑再三,将皇位传于皇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甚感难以制衡众皇叔,遂亲信齐泰、黄子澄等人意见议决削藩。长期戍守边关、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深为恐惧,遂密谋清君侧,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燕王军队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建文帝或蹈火自焚,或趁乱远逃,朱棣如坐针毡;况且攻占南京紫禁城后,一直未寻觅到“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民间传言,朱元璋驾崩前曾留给建文帝一个铁箱,箱内存有一张羊皮裹着的地图以及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时所穿的袈裟、草鞋、僧帽、度牒等;燕军攻入城内时,朱允炆借机逃窜出宫,沿南方直抵泉州。朱棣派人四处搜寻,怀疑波斯人携建文帝远走海外。为求真相,遂委派郑和秘密打探。
  当然上述仅为传言,确无实据稽考。事实上,明成祖委派郑和下西洋还有外交与经济层面的考虑。当时,明朝最大的边患一方面是雄踞漠北的鞑靼、瓦剌等蒙古残部;一方面是在中亚迅速崛起的帖木儿帝国,欲发兵20万来攻中国,明朝边疆局势骤然紧张。针对漠北的蒙古旧部,明朝在修固长城的同时,在长城沿线设立九镇,拱卫京师;针对中亚崛起的帖木儿帝国,则委派郑和下西洋联络南亚诸国,以御外敌。明成祖始终秉持 “锐意通四夷”的策略,希冀用朝贡贸易换来 “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树立真命天子的地位。
  郑和下西洋还有经济目的,因为郑和使团具有雄厚的物资储备,以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所至满剌加(今马六甲)、古里、忽鲁谟斯诸国皆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商业中心区,郑和使团在这些地方均设有贸易据点。宝船一到,倾国轰动,纷纷前往交易。明太祖与明成祖均执行朝贡贸易,但是明成祖执行的是开放的朝贡往来,郑和下西洋就是开放朝贡政策的产物和缩影。郑和下西洋为了实现明政府对外的总方针,自始至终对海外诸国都实行传统的怀柔政策。郑和使团每到一国,总是晓以大义,怀柔远人。
  为何要派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为何要保举郑和督师西洋呢?
  
  郑和天赋聪颖,少有大志,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自从被明军掳去后,辗转千里,从征塞外,成为燕王亲侍;缘其智略,知病习战,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被赐姓郑,擢升为内官太监;且本人丰躯伟貌,博辩机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勚,缙绅称誉。
  郑和的能力从明代相术家袁珙之子袁宗彻与明成祖的对奏中,也可窥测一二。当时,明成祖欲通东南夷,向袁宗彻征询派何人前往。袁宗彻应答,“三保(郑和)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事实上,郑和确实颇具才能。永乐十年(1412年),监工内官郑和与汪福等人协助工部侍郎张信、永康侯徐忠修葺南京大报恩寺及琉璃塔。郑和下西洋后,此项工程一度虚费粮赏,迁延年久。回国后,郑和将下西洋所剩款百余万,资助工部侍郎黄立恭继续修筑。
  
  此外,郑和还有突出的军事管理才能,一度领衔官军守备南京数载。当然,明成祖保举郑和还基于一个重要因素的考虑,那就是因为郑和祖父辈皆为穆斯林,且均去圣城麦加朝觐过,是当地著名的哈儿只,郑和自幼受伊斯兰教熏陶,笃信安拉。隋唐以来,来自波斯及中亚的胡商、藩客等久居中土,后与汉、蒙等民族杂处,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郑和为回族,不仅信奉伊斯兰教,精通阿拉伯语,而且对佛教也多有研究,同时熟稔掌握航海知识,是远赴西洋的不二人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哪些呢?一是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二是足迹遍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东岸,自郑和始,南洋诸国纷纷出使并向明王朝朝贡(诸国来华献礼);三是贡市贸易的发展,中外物资互市。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有各色丝织品、瓷器、珍珠、麝香、樟脑、金、银、铜、铁等,进口物资为各种香料、皮革、木材、绢纱、珠宝等;四是引发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由中国通往南洋诸国的海上交通完全被打通,进一步推动了华侨向南洋移动;五是郑和本人深受东南亚人民爱戴,在东南亚的神庙里供奉有“马公公”“三保太监”等神像。
  因为郑和是太监,鉴于历朝宦官弄权危国的教训,明清两代学者对郑和的评价持消极态度。明史中对郑和史迹的记录十分简单,因而早在明清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广为搜集有关材料,对郑和下西洋史事进行搜索,但一鳞半爪,较为零星。对郑和史迹进行比较完整的研究是近代时的事了。梁启超在1904年于《新民丛报》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肯定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提出了郑和是“伟大航海家”的观点。
  
  郑和魂归何处?
  目前,史学界对郑和卒于何时何地、葬于何地,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南京,葬在牛首山。据《明史·郑和传》载:“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据此推测郑和去世的地点大概是在南京。至于葬地,据清代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载:“牛首山郑太监坟,即郑和埋骨处也。”可知郑和是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风景区。对于郑和的卒年,朱泚在《郑和》一书中提出是宣德九年(1434年),理由是这一年跟随郑和出洋的王景弘单独奉使苏门答腊国,因此郑和可能已经去世。对此看法,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伯希和在《郑和下西洋考》一书中也提及,并认为当时国外流行郑和逝于1431年的看法是一种误会。历史学家郑鹤声在《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一书中认为郑和卒于宣德十年(1435年)。根据是宣德九年十二月,命罢采买营造诸使只敕南京守备李降、太监王景弘而无郑和。宣德十年正月,南京守备乏人,以黄福参赞南京机务;九月司礼监出缺,以王振为司礼监太监。这时因郑和已卒,才由王景弘等人继任。对此卒年,郑鹤声是以情势推测,根据并不充足,近来学者已提出新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赐葬牛首山。据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发现了南京《郑和家谱首序》载:“(郑和)又□□三十余国,亡于王事,归葬牛首山,赐祭田万顷。”据此可知,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卒于古里,葬在牛首山。但卒于去途还是归途,没有明确记载。
  也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葬在南洋三宝垅。1983年,学者郑一钧在《郑和死于一四三三年》一文中考证:明代天顺元年《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载,郑和于“宣德庚戌(五年),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八年),卒于古里国”。又据《前闻记》载:这次航行,船队是于宣德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到达古里,宣德八年二月十八日,由忽鲁谟斯回国,三月十一日又到达古里,三月二十日由古里大船回航,六月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回到南京。所以明确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死在古里的;应是葬在爪哇之三宝垅。今印尼爪哇三宝垅有三宝洞,供有郑和像,三宝洞旁有三宝墩,相传为郑和墓。三宝垅因纪念郑和而著名。但南洋学者认为郑和葬三宝垅之说是传说附会,不足为信。
  还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海上,葬在海洋。据康熙《江宁县志》载:“三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对此,南京郑和后裔曾谈及,回族之风俗,人死后三日内要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即行水葬;并听祖辈人讲“三保下西洋,自身难保”。郑和死在海外,遗体是不可能运回安葬的,故极有可能是在海上水葬了。当时有其随从称“黑大人”者,带回郑和的发辫和靴子,赐葬牛首山,故牛首山墓是衣冠冢。
  
  关于牛首山郑和墓的具体地点,由于史载也不明确,长期以来不为人们确知,20世纪30年代曾有学者专为寻访。学者罗香林在《牛首山之行》中说“郑和墓在牛首山西南三里狮子山乌石村”;朱泚著《金陵古迹图考》,谈他曾在南京南郊遍访郑和墓而不得。
  1956年7月,南京几个青年人游览金陵胜迹牛首山,在弘觉寺舍利塔基发现一处地宫。南京博物院得知后,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工作人员在塔底中央发现有一圆洞,洞盖已被掀开。盖的反面镌刻有圆形花纹,上圆下方,有砖砌拱券,地宫内出土有铜器、瓷器、玉器若干,以及人齿一颗和牛牙一颗。一个青釉罐内发现少许骨灰,以及陪葬品数十件。最为精美绝伦的是一座通体鎏金喇嘛塔,塔上一尊铜鎏金释迦涅槃像,呈侧卧式,栩栩如生,像外有金棺银椁。如此罕世文物,出于何处?一段尘封记忆就此公诸于世。
  相关链接:
  在牛首山南麓有一处墓地,位于谷里乡周昉村,西邻郑家村,原住守坟户,至解放前仍有守坟田三四十亩,当地群众称此为“马回回坟”。墓坐北朝南,北对牛首山顶古塔,南望开阔坡地和长江,并有马鞍形山冈为屏障,是一处背有靠、前有照、周有抱的“风水宝地”。这种依山建坟的葬地,只有封建王族贵戚才能享有。据传当年墓区原有神道石刻、巨石碑座、单拱小桥,可惜现在已见不到任何可证的标志。因此,这是否是郑和墓?如果是,那是真墓还是衣冠冢?仍是个耐人寻味的谜团。
  【责任编辑】王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and aims: There are conflicting reports on the role of azathioprine (AZA) thioguanine nucleotide (TGN) metabolites in optimising therapy for inflamma
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需要参考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东西。但国内有些同志所了解的西方经济学是滞后的,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基本上未摆脱新古典学派的理
尚可喜,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风云人物。他原本是明朝官员,后来却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另一股新兴政治力量——后金(清朝);他居功自醒,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历史的紧要关口作出了
《永乐大典》是我国卷帙最大的类书,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部类似百科全书的大书。这部书是明成祖下令编纂的。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十九日,明成祖朱棣饬谕翰林侍读学士解缙和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劉光祖是宋代蜀學的重要人物,歷仕南宋孝、光、寧三朝,與朱熹、葉適等人多有來往。其仕途坎坷,曾入慶元黨籍。有《後溪集》十卷行世,惜不傳。其生平事蹟,主要見於眞德秀《劉
一、关于“汉承秦制”之探讨秦亡于残暴不仁,史已论定。然其制度并非一无是处,太史公谓“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①。
晋武帝感喟说,饮酒都如此有度,做事可想而知了,山涛办事我放心。山涛,字巨源。尽管山涛并非西晋“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但无论是从年纪还是从官职来说,山涛都是当之无愧的老
评《市场理论及其应用》一书任仲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新旧体制碰撞和摩擦。这不仅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观
通辽市开鲁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