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我国当前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它倡导要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缺憾,其中之一就是强调学生自主体验和探究的同时,弱化甚至放弃了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对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精心的指导。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师作用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0-02
  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目标
  1.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来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一种策略。显然,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个层面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概念。就人的个性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之所以在我国新的基础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我们过去过多地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视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1.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它所强调的是:(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从谁那儿“获得”,由谁来“培养”,向谁“学会”,不言而喻,当然是教师了。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教师的作用。
  2.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出现了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只要教师发表意见,就认为这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束缚了我们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无法迅速、正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忽视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参与合作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三是忽视了探究主题的难易度。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度,都采用探究的方式,使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根本就不值得探究的问题充斥其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四是教师对探究成果评价不到位。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教师有关,主要在于教师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准、对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起的作用不甚明了。
  3.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的探究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也是它的课程价值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完全不闻不问。
  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决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师应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扮演研究者、组织者、监控者、评价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宰者,老师的定位应是“平等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学习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指导而不指令”的“三不”原则。
  4.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4.1教师应优化组合研究性学习小组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把学习小组的建设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去开发。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水平差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之间的竞争。其次,小组内各成员之间要进行合理分工,有了明确分工及明确各自的任务,合作起来就井然有序。通过合理搭配组建起来的学习小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正当的竞争意识,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效。
  4.2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课题的选择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研究性学习虽然特别强调学生要独立自主地探究和积极主动地参与,但并不排斥教师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及时的点拨。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最初实施的阶段即选题阶段,更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因为学生在选题阶段最容易出现研究问题不明确、研究内容过于抽象、研究方案缺乏可行性等一系列问题。课题选得怎样,关系到研究有无价值,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巴尔丁博士曾说:“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一点就是看他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因此,教师要尽力帮助和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合理可行的研究课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从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的学习需要出发来寻找课题,发现课题;(2)课题内容要与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紧密联系;(2)课题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4.3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模式,它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复杂的信息。在此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来的一连串问题,教师不可能也不需要“全知全能”、事事都懂,所要做的是指点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答案。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检索查阅书刊杂志、上网、访谈、问卷等形式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识别对研究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得出相应的结论;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信、电话、email等向专家请教,使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使他们学会思考。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探究出现困惑或进入迷途时,教师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促使探究进一步向前发展。总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勇于探究的进取精神。
  4.4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将自己研究学习的体会、所得所悟及时总结、记录下来,写出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让同学分享研究成果。此外,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水平。由于研究报告主要是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是以把事情表述清楚为目的,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教师在指导时要让学生了解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撰写格式;指导学生拟定论文的写作提纲、组织论文的结构;明确科研论文的特点,让学生简练、严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5.教师应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激励性评价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对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良好行为要及时表扬。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并依据综合表现对全班情况进行总评。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其发挥更大的潜能和合作的积极性、有效性。
  研究性学习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尝试阶段,经验不足,还有许多可探讨的问题。我相信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研究性学习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萧菲.修义.《研究性学习百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管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04.
  [2]石中英.《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课程.教材.教法》.2002,08.
  [3]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2000.01.
  [4]朱立蜂.《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5.
  [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4-0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而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教学对象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思维方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是,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把大小问题,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7-01  合作探究是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应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确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好途径和好方法。但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老师对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认识有偏差,应用时出现很多误区,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形式化。有的教师只注重这种教学形式,追求一种场面上的活跃和热
【摘要】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日趋广泛,但在使用中也出现了“机器满堂灌”、“学生参与度不够”、“课件制作重形不重质”、“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中,教师必须树立“双向交流是关键”、“时刻不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件制作突出实用性”、“坚持因材施教”、“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等理念,方能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当,从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的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是新课改下需要改进的重点课程之一,新课程改革下主要是提倡了学生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和能力。以下就根据在新课改的理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放新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数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学 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活力的注入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学语文 语文教学 创新活力 注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新世纪的高职教育任务是培养思维活跃、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职人才。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融入音乐元素实施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性、探索性、自主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音乐元素 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不断完善的必要手段。文学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现阶段,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其发展现状亟待改善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二者内在一致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6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进步会不断地促使我们的思想活跃起来。素质教育是当前讨论的热点,教育的实质即是思想政治水平的整体提升。因此,素质教育便是我们国家振兴民族的必经之路。我们都知道如今高校的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他们的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素质和勤劳俭朴的作风,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且,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