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的新要求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型教师的教育是单一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传统性教育,而智能型教师则是以智能再生产,实现知识增长及智
  能养成为目的的创造性教育。因此,教师“丰富的知识含量”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如何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育功能的实现,即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机化”,成为了推动高教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要素
  
  教师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知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即教师所教科目的内容及其组织。也就是学科知识及其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条件性知识涉及教师 “如何教”的问题和如何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的问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由三部分组成: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应用化的知识体系。现代教育中实践性知识不再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或是将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科研实践及社会实践能力也不再只是考察教师的一个标准,而其本身就是教学活动和内容的一部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背景知识不同于以往研究成果中提到的文化性知识。背景性知识提供了教师一个广阔而深邃的知识管道。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本身的确定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动态性的,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氛围,其结构要素的内涵是不断的变化的,但如何使之不断变化丰富的内涵发挥最大的、整体的、稳定的结构性能——即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结构内涵研究,是面对教师知识结构组成要素研究以臻完善的情况下,而更有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研究工作。
  
  二、教师“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结构内涵
  
  1.“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模型”的建立
  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知识层面——基础层、辅助层、中心层和实践层。知识要素就是根据层次结构进行固化建构,以形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组成内涵不同。教师有机化的知识结构就是将知识要素进行结构性整合,其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见表1)。
  


  2.“有机化知识结构”的“相互作用论”
  教师在长期的学习、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基础层的背景知识,它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随时从其中汲取信息丰富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促进知识的实践化。
  辅助层的条件性知识是保障及优化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论的知识,同时也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方向。
  中心层的本体性知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理论依据,是背景知识、条件性知识实现知识再生产过程的根本渠道。
  实践层知识是对所有知识的效验与转化,也是实现智能的传递与再生产,并将产生的新知识补充入其他三个层面的过程。
  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机化是知识层次间要素循环更新,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形成的一个线形增长,部分反馈,平面丰富的运动结构整体。以此实现学生智能结构的固化、优化,实现教、学双方智能的双向发展与流动。
  
  三、构建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
  
  1.正本清源,群策群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机化不但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而是教育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都应当充分重视的问题。教育决策部门应当进行相应的研究,建立量化的培养和测评机制;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注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的监察和培养;促使教师主动的合理化整合知识结构,实现自身素质的均衡、有机的发展。
  2.多管齐下,师生互动
  教师良好的授课也不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测评成绩,而是要构建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在课堂之外,应当在积极主动建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有机化整合,使自身的智能系统能够发挥整体性的教育功能。
  教师应当注重他学科的知识积累,就是要在丰富本体性知识(即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之上,也要丰富背景知识,并且升华条件性知识。只有良好的背景知识才能使本体性知识有更好和更加合理的优化空间,同时借助条件性知识(即教育专业知识)发挥良好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同要素的各自丰富为其整体性的丰富和整合提供了依据和动力。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中不断的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就是发挥其知识结构的教育功能,其本身就是知识加工和有机化的过程。所以优质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促进教师知识结构有机化的根本途径。
  3.注重应用,不断创新
  教育是传递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知识不断的提炼升华,在知识的浓缩中灵感的不断碰撞又产生新的知识,所以教育不但是知识的组合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过程。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创造是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是人类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的最高级社会活动。因此创造是知识体系有机化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知识结构进一步整合的必要途径。
  因此高等教师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其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无论从教育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都应当清楚的认识到,高校虽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但是教育才是学校的首要职责,所以教育决策部门和校方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进行正确合理的鼓励和引导,切不可本末倒置,顾此失彼。
  4.合理测评,优化考核
  教育改革提倡,对学生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而对教师我们却依然是重成果不重教学,就很难给教师提高广阔而公平的发展空间,致使教师“重研”不“重教”,使得学校教育出现“功能性缺失”,其根本原因不在教师,而在教育的决策者和学校。
  故此应当建立公正合理的测评机制,由单一化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由一维化向多维化过渡,也就是说由单一的过程评价向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由学校评价向学校、教师、学生多维结合评价过渡。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有机化环境,为教师构建教育教师智能化能力有机结构平台提供保证。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理论来源于西方,归属于教育学范畴,主要就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它改变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关系,呈现出一种更为积极而活跃的情势,整个系统更加开放、灵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病。乍看起来,建构主义与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我们抛开它的理论范畴,单从其理论内核和主旨出发,便会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大学生已步入成年,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认识有一定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自制力,班导师(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班导师的指导工作可分为“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针对一个班级学生的共性和每个学生的个性,本科班导师应采用分层指导的方法,即“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工作的目标是,不仅使全班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而且使每个学
从解释学角度看,儿童评价活动就是对学生及其发展的价值进行衡量和判定时不同评价主体建构评价话语以及对评价话语进行解释、运用的过程.若将儿童评价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目的:探讨电子感应巡视器在心血管病区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本科室使用电子感应巡视器前后对比,观察护理巡视质量.结果:相对于2013年,2014年使用电子感应巡视器,医疗安全事件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传承原“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无论体系编排还是内容设置上,更注重了传统文化、生活实际、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方面教育.因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从“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在临床诊断疾病时运用十分广泛,普及到各乡、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自然,心电图教学也是“诊断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同学们普遍反映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创新,也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动力。高校作为造就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是指高校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